文/淵淵
一
司馬遷的《史記》之所以偉大,不僅在於他直筆寫史,不虛美不隱惡,更在於司馬遷不輕視,不忽略任何一個曾影響過歷史的小人物。這些小人物在司馬遷的筆下都栩栩如生,有血有肉,讀起來的痛快感甚至超過讀一些大人物的列傳。今天要解讀的這三個小人物雖然都是平民,但是他們在太史公和淵淵心中都是英雄,他們的事跡名垂青史,可歌可泣。如果沒有這三個小人物,秦國統一天下可能提前三十年。但就是這三人,影響了當時的歷史的走向與格局。今天淵淵用此文,再次向這三位小人物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二
公元前258年傍晚,夕陽西下,趙國邯鄲城一片血色,血映長空,更讓殘陽如血。秦國趁長平之戰餘威,這已經是第三次圍攻邯鄲城了。第一次用反間計拿下了白起巧退秦軍,第二次靠死扛僥倖打退了王陵統帥的秦軍,但這次王齕帶領秦國大軍又捲土重來了,圍攻邯鄲已經數月,有不破邯鄲不罷休的勢頭。而現在的趙國的已經精疲力竭,城破、亡國、滅族即將發生在每個趙人的眼前。趙孝成王已經連續失眠一個月了,傍晚的燭光照在他蒼白的臉上,更顯得毫無血色。趙孝成王毫無血色的蒼白之臉與如血的殘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趙孝成王像葛優一樣斜趟在碩大的王座上,雙眼空洞,目光呆滯,好像三魂丟了兩魂,七魄丟了六魄。趙王連續承受多次滅國亡族的精神打擊,人的精神已經頻臨崩潰,但好在還沒有心如死灰。因為他還有最後的一絲希望,人只要有希望,就有活下去的理由。他在等,等魏國與楚國的援軍。魏國的大軍應該出發了吧?平原君趙勝也應該和楚國歃血為盟了吧?寡人和趙國就全靠你們了!
三
大梁城魏王宮殿,信陵君魏無忌匍匐在魏王腳下痛哭流涕。已經連續好幾天了,魏國大將晉鄙統帥十萬魏軍一直駐紮在鄴城作壁上觀。魏王臉上的肌肉抽搐著,想一腳把自己兄弟踢開,但好像又不太忍心。他現在對眼前這個男人煩透了,自大軍駐紮不前後,這個男人已經出動手下無數門客、辯士來說服自己繼續出兵,耳朵已經聽出了老繭。你以為老子不想救趙國嗎?秦國方面來人發狠話了,那個敢救趙國,秦國立馬從趙國撤兵來打救援國。寡人雖不想損人利己,但也不想捨己為人呀!你作為王室貴族,咋就想不明白!
次日,一百多輛戰車,三千餘勇士出大梁城夷門。信陵君站在最高大的戰車上,抬頭望天,眼睛已經再流不出眼淚。魏王不出兵,只能自己東拼西湊一百多輛戰車,帶上三千門客前去救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於國,趙滅唇亡齒寒;於私,不能有負姐夫平原君的囑託。路過夷門時,信陵君碰見了看守夷門的老朋友侯贏。人之赴死其情難抑,信陵君握住侯贏的手慷慨激昂的講了自己的計劃和決心。侯贏聽完後微微一笑,雙手抱拳回敬道:「我老了,幫不上什麼忙,公子請自己保重,青山不改,綠水長流。若有能再見日,我們再一醉方休!」信陵君的車馬出了夷門行了幾里地,但心裡卻越發的不痛快。你侯贏一個看門的平民,我對你一直禮敬有加,奉為上賓。你坐車,我執鞭;你入席,我奉酒。現在我要去赴死了,你不陪我去戰鬥就算了,還說這些沒用的客套話,也不貢獻一些計謀良策,不能這樣做人呀!勒馬,回頭,揮鞭,直奔夷門,再問侯贏!
侯贏看著風程僕僕,滿頭大汗的信陵君哈哈大笑。士為知己者死的道理,我侯贏怎麼會不知道,只是不想公子你白白送死!像公子你這樣的人,要死也必須死得有價值。門客有門客的價值,怎能像當士兵一樣使用。我已經年過七十,垂垂老矣,不能與公子一起策馬揚鞭了,但是我有良計可幫公子接管晉鄙大軍救援趙國,以報公子的知遇之恩!公子到晉鄙軍營之時,老朽必定向北自刎,以我之鮮血為公子大軍踐行!信陵君緊握侯贏雙手:「君不用以命相送,待我回來痛飲!」侯贏的手微微顫抖,有點哽咽的說道:「公子如此戰不勝,老朽不苟活!公子如此戰大捷,老朽也自慚不能與您同生共死。唯有一死,用鮮血成就名節以報公子大恩,望公子成全!」
信陵君依侯贏之計通過魏王愛妾如姬盜得魏王兵符,又任用大力士朱亥一錘敲死晉鄙,奪得十萬大軍軍權。整頓大軍後,信陵君親自帶領大軍開往邯鄲,與大秦鐵軍決一死戰!魏國大梁城下,滿頭白髮且有點駝背的侯贏舉起寒光閃閃的利劍,臉朝北方,嘴角微揚,一腔熱血噴向空中!後人李白有詩云:「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四
楚王宮殿,平原君正口乾舌燥,七竅生煙。楚王宮殿外的日晷顯示現在已是正午時分了。宮殿大堂外的平原門客們也焦躁不安,有人蹲著,有人來回踱步,有人把劍擦了一遍又一遍。平原君已經和楚王論戰一上午了,但是楚王就是不出兵。平原君快急火攻心了,門客們也抓耳撓腮不知所措。門客毛遂手握利劍,從大殿外走進大殿內,疾步走到主公平原君身邊問到:「公子,合縱抗秦的道理淺顯易懂,那需要說一上午。現在秦國大軍正在圍攻我們邯鄲,每拖一分鐘都有滅國亡族的危險呀!現在問題出在那裡?」楚王一看有人步入正殿與平原君說話,以為是趙國要臣,問道:「來者何人?」平原君作揖道:「是小人的家臣。」楚王一聽立馬臉色大變,厲聲呵斥到:「寡人和你們老大談事情,你一個馬仔哪有資格站在這裡插嘴,給老子滾下去!」楚王吼完這句話後很快就後悔了。因為他沒有看到習以為常的磕頭饒命與屁滾尿流,而是看見了兇狠的目光和感受到了一股殺氣。說時遲,那時快,只見毛遂手握利劍,幾步就走到楚王面前,惡狠狠的說到:「羊駝,你吼啥子吼,你不要以為你地盤大,小弟多。地盤大,被秦國拿去了這麼多居然都不敢還手。小弟多,但我現在分分鐘就可以讓你見血,看你小弟快還是我劍快。我跟我主公說話,我主公都沒訓斥我,那輪到你在我主公面前大呼小叫。老子就問你一句話,簽不簽約,出不出兵?」楚王慫了,因為他看到了毛遂左青龍右白虎的紋身,知道這是一個真正的趙國古惑仔。「哥,別激動,寡人簽,寡人出兵,君無戲言!」楚國宮殿上,草民毛遂與楚王、平原君歃血為盟,我想那個時刻,如果有攝影機或者照相機,毛遂應該有個特寫!如果有音響,應該響起雄壯的背景音樂。
毛遂,平原君的門客。在出發去楚國前還被平原君所不待見。一路上更是受其他門客的冷嘲熱諷。但就是在楚國的宮殿上,平原君束手無策,其他十九個門客變成了「甘十九妹」時,唯有毛遂像男人一樣去戰鬥!對了,毛遂是死纏爛打跟著平原君出使楚國,史稱「毛遂自薦」。我相信當楚王答應鍤血為盟的時候,平原君再仔細看毛遂時,一定會覺得他是一個身披金甲聖衣、腳踩七彩祥雲的蓋世英雄。
五
魏國大軍在信陵君的帶領下正日夜兼程的趕往邯鄲,楚國大軍也在春申君的率領下踏上了征程,平原君也回到了趙國同全城軍民固守待援。但太小看秦國了,秦國早以得知魏楚派出援軍的消息,也加緊了對邯鄲城的瘋狂攻擊。邯鄲城內已經困苦到用死人的骨頭當柴火,百姓之間易子而食。軍人所用的鐵制兵器已經磨損得差不多了,木頭做的長矛和弓箭已經成為了趙軍使用的主要武器。平原君深刻感受到,邯鄲城可能等不到魏楚大軍的到來就即將被秦軍破城了。更可怕的是,邯鄲城內從高層到底層已經傳出想要投降的聲音,如果此風一旦蔓延,邯鄲城與趙國真的就完了!
平原君就在也要葛優躺的時候,一個叫李同的人來見他。李同為何人?根據史書記載乃是邯鄲官方旅館負責人的兒子,其實也就是一個平民。李同一見平原君就痛批了他一頓。現在國家都這樣了,您和您的夫人們還照常鐘鳴鼎食與穿著綾羅綢緞。如果趙國沒有了,你喝西北風吧!你的夫人們不是被秦軍蹂躪就是被充為軍妓。你現在應該散盡家財犒勞士兵,激勵軍隊鬥志。把家裡的人都分別安排到第一線的各個崗位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作表率!如果趙國僥倖能保全,你現在損失的這些東西都不是一個事兒!李同一講完,平原君恍然大悟!哎,平原君這智商,真讓人捉急!讓我想起了以前學過的一篇課文《曹劌論戰》裡面的一句話:「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李同,不僅點醒了平原君,還身體力行!他與平原君組織了三千死士,自己親自帶領三千死士向秦軍發起了反衝鋒!這又讓我想起了《亮劍》裡面的李雲龍,老子要突圍,就朝你最強的地方打。李同這三千死士與秦軍的戰鬥十分壯烈,《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裡面寫到:「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秦軍為之卻三十里」。只有三千人,把虎狼之師的秦軍打得退卻三十里,這是何等英勇!何等壯烈!秦軍是什麼人,《韓非子·初見秦》中寫到:「今秦出號令而行賞罰,有功無功相事也。出其父母懷衽之中,生未嘗見寇耳,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爐炭,斷死於前者皆是也。夫斷死與斷生者不同,而民為之者,是貴奮死也。」秦國軍民上下只要聽見打仗就興奮,怎麼個興奮法?韓非子描述的狀態是興奮得立刻跺腳赤膊,迎刃而上,踏著火紅的爐炭火,迎著敵人就衝上去了。秦國軍民 為了軍功,信奉死戰,為了搶敵人的人頭爭軍功連自己人都要砍,這是何等虎狼之師呀!但就是這樣的虎狼之師,被李同率領的三千死士逼退了三十里。李同戰死了,但是死得重於泰山,死得其所。因為他為援軍的到來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就在秦軍被逼退三十里的時候,魏楚大軍殺到邯鄲城下,三國大軍里外夾攻,秦軍大敗,邯鄲城與趙國存活了下來。
六
如果沒有侯贏,信陵君調不動魏國大軍;如果沒有毛遂,平原君求不到楚國援軍;如果沒有李同,邯鄲城等不到魏楚大軍的到來。如果沒有魏楚援軍,如果沒有逼退秦軍三十里,請問邯鄲城和趙國能活過公元前257年嗎?如果沒有山東六國中最強的趙國與秦國抗衡,如果趙國被納入了秦國版圖,請問秦國統一天下還需等到公元前221年嗎?三個小人物,勝似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