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越南處處以中國自居,歷代均學習北方中原王朝。在建築上也不例外,在越南順化有座高仿版的紫禁城,這就是是越南皇帝居住的順化皇城。
順化皇城,又名「大內」,是阮氏王朝皇宮,也是越南現存最大且較為完整的古建築群。1687年奠定雛形,1805年開始修建,歷時數十年時間才建成現存規模。其建築的樣式,模仿北京的故宮,總面積6平方公里。
這座紫禁城的宮殿名字都和北京故宮的一模一樣,但是,由於條件和建築實力等諸多因素,諸多建築修建的規模和氣勢不夠,不能與北京故宮相比。北京故宮統稱紫禁城,但是越南的紫禁城只是皇城內最裡面的建築部分為皇帝居住的宮殿。
午門為順化皇城南側正門。其前身為南關台,是凸出皇城城牆的長方形墩台建築,建於嘉隆年間,台上有乾元殿。台下左右城牆上開門,東側為左端門,內有文公署,西側為右端門,內有武公署。明命四年(1823年),文武公署改名為左右朝堂[4]。明命十三年(1832年)八月,阮朝聖祖(明命帝)下令將南關台改建為午門,明命十四年正月竣工。 改建之後的午門模仿清朝北京皇宮午門,平面為凹字形,城台開五道門闕:中央一門稱午門,為阮朝皇帝專用的門道;午門兩側的門道為左右夾門,再外側的兩個門道為左右闕門。城台上建五鳳樓,左右雙闕上設有待漏院。1945年8月30日,保大帝在午門城樓舉行退位儀式,將象徵權力的國璽和寶劍交給越南獨立同盟會代表陳輝燎、阮良朋和古輝近。
越南順化皇城太和殿,基高五尺八寸,北二成,南三成,正脊五間,前脊七間,東西兩廂,重梁重檐,龍吻,琺礷,檐脊頂安寶珠,覆黃琉璃瓦,朱丹漆,金銀湘飭,後壁門三,前朱扉六十二,左右廂門四,甎壁,罘罳窗六,中間設御座,殿階南北三陛,陛四級,北第二成下砌層級三級…(欽定大南會典事例 卷二百五 工部)。皇城裡最大的建築是太和殿,當年的越南朝廷每年在此舉行最隆重的典禮。太和殿前,立有 「正直蕩平」和「正大光明」一前一後兩重牌坊,端莊精巧。
越南阮朝紫禁城勤政殿1924年內外之舊照。
順化皇城勤政殿為乾成宮前殿,既常朝正殿,嘉隆三年建,成泰十一年重修,改列花磚,殿前左、右兩廡殿之東,便殿曰文明殿,西曰武顯殿,左廡之東建東閣,閣南曰聚奎書樓。常朝日設常朝儀於勤政殿…朝拜奉宣上殿,賜坐賜茶,諸衙門有事者以奏。太和殿背後是紫禁城(內廷),有皇帝辦公的勤政殿、居住的乾成殿,也有皇后居住的坤泰宮、皇太子居住的光明殿以及其他后妃居住的順輝院等(均不存)。各個城門的名字和各個建築的匾額,都用繁體漢字製成。
修復後的勤政殿區域
順化皇城經歷了1885年、1947年和1968年以來的三次戰爭和兩百多年風雨的磨洗,皇城內外屢遭破壞,隨處可見塌樓斷壁,存留下的幾座宮殿從整體上看,還是相當完好的。技師工匠們正忙於整修。只不過,整修工作似乎不太重視「整舊如舊」,有些古建築被整修得光鮮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