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世界上曾經滅絕又再現的十大動物

@ 2016-08-03

10、拉帕爾馬巨型蜥蜴 這種巨型蜥蜴在16世紀初滅絕,其棲息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拉帕爾馬島。2000年前人類將貓帶到島上給這個種群帶來滅頂之災直至絕跡。2007年在格蘭加那利亞小島人類重新發現了這種巨蜥。這種蜥蜴是一種巨型蠍虎,以旱生植物為食,很可能是卵生動物,壽命約為四年。

9、草原西貒 草原西貒原產於中南美洲的大查科地區,其第一次進入科學家的視野是通過1930年發現的化石。1971年來自阿根廷北部的報告顯示草原西貒還存在著。它們已經適應了大查科地區灼熱、嚴酷的自然環境,以多刺的植物為食,目前野外的數量只有大約3000頭。

8、百慕達海燕 這種鳥曾經在大西洋的百慕達島非常常見,到了17世紀20年代,這種鳥類被宣布滅絕。1951年,美國鳥類學家在百慕達群島的城堡灣發現了18對集中築巢的百慕達海燕。

7、古巴溝齒鼩 20世紀70年代許多動物學家認為古巴溝齒鼩已經滅絕,直到1974年前後人類又捕捉到了這種有毒的哺乳動物,數量達到了36隻。

6、巨型帕盧斯蚯蚓 1897年這種巨型蚯蚓在華盛頓的普爾曼第一次被發現,到了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認為這種奇特的白色蚯蚓已經滅絕。直到2010年科學家才重新發現了這一物種。這種蚯蚓能長到1米長,可以鑽到5米深的土壤中尋找水源和營養物質。

5、南秧雞 科學家認為南秧雞在數百萬年前從澳大利亞飛到了紐西蘭,在紐西蘭定居之後,南秧雞的體型逐漸變大失去了飛行能力。當老鼠、貓、狗等動物被引進紐西蘭後,南秧雞的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在1898年幾乎已經滅絕。1948年一支團隊在默奇森山附近重新發現了南秧雞。

4、恐怖小蜥蜴 這種小蜥蜴在1883年時被發現,其只分布在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島,體型較大能長到50厘米長,因其又長又尖的牙齒而獲得惡名。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已經滅絕,直到2003年一位專家拍攝到了一隻活體,該物種才重新回到了現生物種的行列。

3、腔棘魚 腔棘魚可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動物學家原以為腔棘魚已經全面滅絕,但後來竟發現了活生生的個體。現存的腔棘魚屬於矛尾魚屬,是肺魚和四肢哺乳動物的近親。科學家一度認為腔棘魚所屬種類已經在大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滅絕。

2、豪勳爵島竹節蟲 其原產於距離澳大利亞東海岸的豪勳爵島,當地人稱為「樹上龍蝦」,它們長約15厘米重25克,科學家曾認為它們在1930年時已經滅絕。2001年科學家在一叢灌木中發現了24隻活的豪勳爵島竹節蟲

1、愛爾蘭大鹿 愛爾蘭大鹿又稱為巨鹿,是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鹿。從最新知道的物種殘骸來看可以追溯到大概7700年前。前不久網上流傳有超級獵手在叢林中重新捕獲到了這個神秘物種。又一次引發科學家的廣泛爭議它的存在性與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