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兩國離中國很近,為了幫其中一國打另一國,害自己最終走向滅亡

@ 2016-08-03

很多人其實對明朝是抱有深深地遺憾的,因為明朝本身是有著很多的機會可以成為一個耀眼的大國的,但是他卻因為當政者的失誤而最終錯失良機,國策變得封閉,皇帝也不再那麼敬業,甚至出現了長久不處理政務的皇帝。

就拿萬曆皇帝來說,他本來是和自己的師傅張居正親密合作的,前期也的確表現出了一位賢明君主的氣度來,對於張居正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十分支持,所以明朝在他這裡的確有了中興的跡象。但是隨著張居正的倒台,萬曆皇帝開始變得有些渾渾噩噩,不再專心國事,開始了幾十年的自我放逐。最終,他疏於政事的結果就是,朝廷內部一派烏煙瘴氣的景象,內有宦官干政,外還有權臣結黨擅權,朝廷的威信一日不如一日,百姓的生活一天難過一天,最終釀出了大明覆滅的苦果。

但是這些為人所熟知的錯誤都不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這都是朝廷內部的失誤,今天我們講一個萬曆皇帝在對外政策上的失誤。正是這個失誤為清軍入關埋下了伏筆,倘若能夠提前知曉,萬曆必定後悔不迭。

1592年,明萬曆二十年對應的時間正是日本的戰國時期,在這個號稱戰國的大時代里,日本人在內部戰爭趨於穩定的時候就已經把矛頭指向了一水之隔的朝鮮,當然他們真正的目標恐怕還是幅員遼闊,沃野千里的中國。萬曆皇帝在接到了日本方面的國書之後氣憤難填,因為豐臣秀吉當年在國書中毫不掩飾的顯露出了對於明朝的覬覦之心。當年萬曆皇帝任用張居正進行改革,為國家積累了不少的財富,所以對於這個曾經的藩屬小國,萬曆皇帝還是有著決勝的信心的。

在日本侵略朝鮮之處,明朝就派遣了軍隊前往援助。當時在東北遼寧一帶盤踞的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同樣覬覦朝鮮這塊土地,他向明朝提議自己同樣可以出兵援助,但是他的提議沒有得到明朝廷的首肯。努爾哈赤也只能袖手旁觀,後來明朝在這場援朝抗日的戰爭中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國力,整整七八年,數十萬明朝士兵都耽擱著朝鮮戰場之上,可以說正是這場戰爭讓明軍的弊病完全暴露在了女真人的面前,自此之後,女真人就已經明白了明軍並不是那麼不可抵擋,不臣之心也漸漸昭然若揭。

萬曆完全可以應允努爾哈赤的請求,同意他出兵朝鮮和日本人決戰,然後坐山觀虎鬥,消耗兩個敵人的實力的同時,自己也能吸取教訓。但是萬曆恰恰錯失了如此良機,導致在明軍忙於朝鮮的戰事之際,努爾哈赤趁機做大,一步步走向了統一女真的道路。

眾所周知,女真人是戰鬥力頗為剽悍的戰鬥民族,他們原本一團散沙之時中原王朝還可以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一旦這些女真人同仇敵愾,眾志成城,那麼恐怕就變成了朝廷最大的威脅。歷時7年的戰爭,所耗費的物資讓明朝在改革中積攢下來的錢財幾乎消耗殆盡,國力再一次衰弱。雖然最終僅僅是將日本人趕出了朝鮮,可是日本人的實力其實並沒有顯著的消耗,倒是明軍整整三十萬大軍讓國內也有些吃不消。

當年明軍實際上也沒有做到預計的戰略計劃,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戰略部署最終也顯得有些尷尬,因為實際上,日本來犯的軍隊已經跨越了鴨綠江,到達了明朝的實屬疆土上。雖然最終,倭寇被趕回了日本,明軍也俘虜了不少來犯的倭寇,可是因為這場消耗巨大的戰爭而讓努爾哈赤做大,實在是得不償失。本來可以營造出兩虎相鬥的局面,從中營利的明軍錯失良機,長途奔襲作戰,加上對於朝鮮地形的不熟悉,以及將帥之間不能達成真正的一致而最終沒能取得一個完滿的勝利這都是明軍的最大失敗。

1592年至1598年,明軍應邀兩次大規模入朝,援助朝鮮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爭。其實對於明朝這樣的宗主國來說,讓朝鮮君主政治避難,然後派遣聯軍抵抗倭寇就已經可以起到作用了,抽調藩屬國女真幾個強大部落的軍隊再加上部分當地明軍組成大軍就完全可以讓日本人受到迎頭痛擊。畢竟此時的日本人也沒有什麼先進的武器,明軍還是有先進的火槍技術做支撐的。萬曆皇帝的這次失誤直接給子孫埋下了禍根,如果他知道事情最終會發展成這個樣子,當初會不會後悔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