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航天工業的不斷發展,中國開發、利用太空的能力也在日益增強。未來需要一種具有重複使用性、高可靠性和較強的任務適應能力,操作維護簡便可靠、地面周轉時間短等特點的低成本的飛行器。在8月1日央視報道了中國計劃利用3-5年的時間掌握相應的關鍵技術,在2030年左右實現應用目的,達到亞軌道應用和入軌應用這種模式。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的組合動力飛行器可以回收利用,實現可重複的天地往返航天運輸;可以像飛機一樣在普通機場起降,不再需要精挑細選發射場的條件,又能為飛行器的可重複使用和未來實現航班化奠定基礎,讓進入太空的成本大大降低。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研發中心副總研究師張永介紹,組合動力和傳統的火箭動力相比較而言,它是一種新型動力,從廣義上來講,就是把不同的動力形式組合到一起就叫組合動力。
這無疑令人聯想到屢次爆紅的Space X公司及其開發的可回收火箭。該公司雖然被視為私企參與航天研究的「典範」,但其大量技術與合同,都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讓渡、提供。
中國未來的組合動力飛行器在大氣層內將使用渦輪發動機、衝壓發動機,這樣就可以使用大氣層中的氧氣進行燃燒。而各國現役載人火箭在大氣層中還要攜帶沉重的氧化劑,兩者相比,效率高下立判。更重要的是組合動力飛行器即便加速中出現問題也能穩穩地飛回來,使載人航天活動的安全性得到質的提升。
未來這款組合動力飛行器完全可以作為武器發射平台。可以裝備包括動能武器和高能雷射武器、微波等武器,對敵方陸、海、空、天重要目標進行攻擊。還能作為運輸機,因這款飛行器飛行速度極快,又能從普通機場起飛,這樣可以實現兩小時內全球到達,讓解放軍能對全球範圍發生的地區衝突迅速做出反應,或對敵方進行斬首行動等。可攜帶傳感器或攝像機等偵察設備執行監視、偵察、戰鬥毀傷評估、空中無線中繼和戰略威懾等任務;這些軍事作用讓美軍真心的慌了,因為中國找准了撒手鐧的突破口,中美軍力正在不斷的縮小。
從總體上看,組合動力飛行器尚處於關鍵技術攻關與演示驗證階段。不過強大的需求牽引和先進的技術推動將使組合動力飛行器成為當今中國的研究熱點,未來將會是解放軍一款戰勝敵人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