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機能亢進的中醫輔助治療

@ 2016-08-02

林小姐今年30齣頭,在廣告公司上班,每天沒日沒夜的趕案子。有一天忽然發現,她莫名其妙的瘦了5公斤,正心中竊喜時,卻發現自己上下樓梯腿軟無力,拿東西時手竟微微顫抖,還有心悸、多汗等症狀,去醫院檢查,結果是甲狀腺機能亢進。

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甲亢,是現代人常見內分泌疾病。

甲亢剛剛開始的症狀不明顯,常見怕熱、多汗、心跳加快、脾氣急躁、失眠等等,患者常常誤認是壓力太大而延誤治療。等到開始有手腳發抖、體重減輕、腹瀉、甚至突眼、脖子變粗時才去檢查,病情已經加重了。

除了上述症狀之外,甲亢的女性還容易月經不規則,孕婦容易流產、早產。在1997年至2008年間,台灣女性有2.95%罹患甲亢、男性有0.94%,女性是男性的三倍。好發年齡在20到40幾歲,正好是女性黃金育齡期。所幸甲亢的治療期雖長,但效果良好,患者要謹遵醫囑,千萬不要忽視而釀成甲狀腺風暴,造成致命的危險!

診斷甲亢要透過抽血檢查,當血中甲狀腺素T3、T4偏高,促甲狀腺素TSH偏低或正常時,可以診斷為甲亢。

但醫院通常會進一步做超音波檢查,以確定是否有甲狀腺瘤、甲狀腺結節等,這影響到後續治療方案。

甲亢的西醫治療方式一般有三種,第一種是硫醯胺類(thionamide)等抗甲狀腺藥物,服藥6至8周後,甲狀腺素T3、T4會慢慢降低,然後調整藥量、持續服藥,直到TSH也保持正常,再持續一至兩年,以防止復發。第二種是服用放射性碘原子製劑,來破壞甲狀腺,以達到治療甲亢的效果,但一不小心破壞過度,會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後遺症,患者得終生補充甲狀腺素。第三種是手術,當患者使用抗甲狀腺藥物療效不好,或藥物過敏時,醫生會建議開刀,切除一部分甲狀腺,但一不小心切過頭,也會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後遺症,現在也不輕易使用。

甲亢在中醫里,歸屬於「癭病」的一種。「癭病」在古代泛指一切頸前喉結旁結塊腫大的疾病。臨床上很多甲亢患者,在發病前一兩年就開始處於高壓力狀態,中醫叫這為「肝鬱氣滯」。偏偏「肝喜條達而惡抑鬱」,且肝經「循喉嚨」,心情壓抑、肝鬱氣滯之後,鬱火循肝經往上走,火盛灼陰,煉液成痰,最後形成痰瘀互阻、肝腎陰虛的體質。

中醫治療以疏肝、理氣、清熱、化痰、滋陰、涼血、化瘀為原則,調節氣血陰陽,讓人體恢復平衡,還可針對甲亢的不同症狀,如多汗、手抖、脖子腫大、突眼等,提供不同的用藥方向。西醫如果單純用抗甲狀腺素治療,療程長又容易復發!中西醫合併治療可以縮短療程,並降低復發機率!

以下提供幾個食療藥膳,緩解甲亢的不適症狀。並請患者找合格中醫診治。

脾氣急躁-玫瑰佛手茶

材料:玫瑰花3克、佛手3克

作法:將上述材料加到滾水中,燜10分鐘。

功效:甲亢患者容易脾氣急躁,玫瑰花的香氣讓人心情愉快,佛手可疏肝理氣,抑制過度興奮的神經系統,讓人心平氣和。

煩渴汗多心悸-生脈飲

材料:西洋參5克、麥冬20克、五味子5克

作法:將上述材料加到一升半水中,大火煮開,小火煮20分鐘。

功效:若甲亢患者常感口渴,一動就流汗,心跳過快,可以飲用生脈飲。涼補的西洋參,加上生津的麥冬,斂汗的五味子,可緩解煩熱症狀。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