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腳後跟疼常用中草藥,是這種野生植物!

@ 2016-08-01

牛膝具有逐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等作用。經常用於治療經閉,痛經,腰膝酸痛,筋骨無力,淋證,水腫,頭痛,眩暈,牙痛,日瘡,吐血,衄血等病症。提到牛膝,一般會想到三個名字,牛膝、懷牛膝和川牛膝。牛膝是總稱,川牛膝和懷牛膝根據產地而分。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除外川牛膝和懷牛膝,其他的牛膝都叫土牛膝。臨床中最常用的兩種牛膝,就是川牛膝和懷牛膝,兩者主要作用相同,但有著小小的不同。今天聊的主要是懷牛膝。

李時珍對懷牛膝崇尚有加,在他的著作中提到牛膝時候講到:《本經》又名百倍,隱語也,言其滋補之功,如牛之多力也。其葉似莧,其節對生,故俗有山莧、對節之稱。李時珍在這裡強調的應該是懷牛膝,因為川牛膝和懷牛膝有著很大的區別。一般來說川牛膝破血通經,祛風濕。用於血瘀經閉及風濕痛。本品性善下行,專治上炎之火及上部出血,故常用於虛火上炎或血熱上沖之目赤、咽腫、吐血、衄血等症。懷牛膝滋補肝腎,壯腰膝。用於肝腎不足引起的筋骨酸軟、腰膝疼痛。

《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提到牛膝的作用有三大類:首先是其補益作用,牛膝能夠治療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等疾病。按照《神農本草經》的記載,牛膝久服輕身耐老。療傷中少氣,男子陰消,老人失溺,補中續絕,益精利陰氣,填骨髓,止發白,除腦中痛及腰脊痛,婦人月水不通,血結。其次就是活血,比如治療血結等疾病。第三就是引諸藥物下行的作用,牛膝能引諸藥下行,筋骨痛風在下者,宜加用之。所以在臨床上,我治療患者腳後跟疼痛,常常加上懷牛膝,所用的藥性就是其引藥下行。

這裡有兩個中醫的知識點,順著本藥,我和大家聊聊。首先一點是道地藥材的問題。前面提到,牛膝分為川牛膝和懷牛膝。川牛膝,顧名思義,就是產自四川的牛膝。而懷牛膝,則是產自古代懷慶府的牛膝。懷慶府是一個地名,大致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省,地理位置上來說東至衛輝府二百里,南至河南府一百八十里,北至山西澤州府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山西平陽府五百二十里。東南距省治開封府三百里。這裡產的牛膝,就成為懷牛膝。

第二個知識點是引藥下行的問題。中藥裡面有一個概念,叫做引經藥,這些藥物的作用是引諸藥直達病所。引經藥比較著名的是上面提到的牛膝,就是引藥下行的代表。還有其他引經藥物,川芎引藥上行,桔梗載藥上達,肉桂引火歸元;上肢痛用桂枝、桑枝、羌活,下肢痛選牛膝、獨活等。懷牛膝真的很不錯,其補益作用,尤其是滋補肝腎的作用得到諸多醫家的肯定。但是在應用時候常作為配方應用,並沒有醫家主張單用懷牛膝治療疾病。比如治療腳後跟疼痛,一般來說會用到熟地、牛膝、木瓜等藥物配方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