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要想買下整個美國?錯!其實他們正在回撤!

@ 2016-08-01

和1980年代的日本相似,今天的中國人好像也在買下整個美國。

根據戴德梁行的《中國對外投資市場報告》,在2016 年的前五個月里,中國投資者的170 億美元資本湧入了跨境房地產市場,這一數額僅次於美國的190 億美元,中國資本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大的跨境房地產投資來源。

在今年前五個月里,62.3%的中國對外投資額(總計達106 億美元)流向了美國。

其實不止美國,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2016 年的前四個月里,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ODI) 達到了601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71.8% ,相比之下外商直接投資(FDI)僅僅增長了1.8%。

真相卻是國人在撤

但是!

不要只看中國人前五個月往美國投了106億美元,全球第二blah blah blah,我們要縱向對比:

根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的一份年度研究報告指出,截止到3月份,去年一年時間裡,中國買家對美房產投資自2011年來首次下降,從一年前同期的286億美元降到了273億美元。中國買家購買的房產數量也從34327個單位減至29195個。

「住宅市場,特別是那些價格在250萬至300萬美元間的房產,都是受中國買家影響很大的市場。」紐約一家房產公司經紀人就直言,「你必須降低價格,不然會很難銷售出去。」

而在彭博社網站27日的報道中,他不是唯一感受到境外投資對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熱情正在下降的人。

原因是這雙「手」!

為什麼會這樣?上述經紀人說,「很多中國買家在美國都是現金支付,因為他們既沒有信用歷史,也沒有這裡的收入證明,因此很難從銀行獲得房屋貸款。」

具體來說,美國房產市場的中國買家有71%是完全使用現金。跟印度7%的現金支付比起來,中國人簡直豪氣沖天。

但是現在中國ZF加強了對外流資本的控制。

2015年的時候,中國外匯儲備大幅下降5130億美元(感覺身體被掏空),降幅13.4%,年底時餘額報3.33萬億美元。

但根據今年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6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28億美元,與上月水平基本相當;上半年逆差1738億美元,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明顯緩解。

央行數據上,6月外匯儲備為32051.62億美元,較上月增加134.26億美元,重新站上3.2萬億美元關口。

要注意到,6月時候,人民幣還在貶值ING,外匯儲備卻逆市上漲,這功勞必須歸那雙「手」。

原因也是這筆「帳」

但有人也說了,你要看到人家美國正在復甦,房價正在上漲。

確實,在房價上,涵蓋全美的標普/凱斯席勒房價指數5月年升5%,增幅與4月一致。5月10大城房價指數年升4.4%(遜於前月的升幅4.7%);20大城房價指數年升5.2%(小於4月升幅5.4%)。

美國商務部同時發布了6月新屋銷售報告,獨棟新屋銷量經季調後月增3.5%,換算年率為59.2萬戶,創2008年2月來最大月增幅。與去年同期相比,6月新屋銷售成長25.4%。總計今年上半,美國新屋銷量年增10.1%。

在經濟數據上,市調機構Markit7月公布的「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顯示,美國PMI由6月的51.4滑降到50.9,來到5個月的最低點,其中的就業指數卻升至3個月高點。

但對在美國購房的中國人來說,人民幣貶值,相當於成本增加了10%左右(根據勞倫斯估算),而美國房價才漲了6%。

這筆帳一算,精明的中國投資者顯然能體會到其中的尷尬。

這時候,能用人民幣直接結算的投資似乎才是最合適的。

看看國內的房價,雖說上一周連著出現唱衰國內樓市的政策,比如證監會、銀監會「聯手抑制地王」,但畢竟市場需求才是王道,一線城市和一些二線城市的樓市還是那麼熱。

但是也應該注意,中國經濟呈現L型增長、民間投資增速下滑是常態,一旦美國開啟經濟復甦周期,美元走強、房價上漲,資本可能立馬蠢蠢欲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