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一家「轉讓中」門店,你必須對著這張清單逐條核對!

@ 2016-08-01

從來真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 接盤一個二手餐廳,有無數看上去很美的套路。 一旦你真正走進去,轉讓理由、債務、合同、房東、客流……可能就是一個個讓你頭破血流的坑。 這不是所謂的《降龍十八掌》或《九陽真經》之類的高深秘笈,而是類似 少林寺入門級羅漢拳的「常識」。

整理幾位餐飲老炮兒的血淚經歷,內參君製作了一份「接盤坑」清單,給打算 接手餐廳的你提個醒。

坑1:轉讓理由

餐飲小白虎妹接手了某大學附近小吃一條街上的麵館,「前任」四川夫妻給的理由是要回家養老,結果交了3.5萬的轉讓費連店鋪帶鍋碗瓢盆接手的當晚,鄰居店家「好心」來提醒,幾個月後這裡要改造拆遷,你們太天真了吧……虎妹瞬間欲哭無淚。

「旺鋪資源,揮淚轉租」、「去國外發展,忍痛盤店,希望有同好者接手」、「結婚生娃,贏利旺鋪割愛轉讓」……

這些理由一概歸為假不免武斷,但你真需要找孫大聖借一雙「火眼金睛」好好觀察。

參評:天上不會掉餡餅,即使掉了也可能是毒藥味兒的。不要單方面聽信轉讓者的話,最好多渠道摸摸底。

坑2:鋪位選址

選址要慎重考慮周邊各方面是否阻礙顧客進店。

85後美女老闆jenny的快時尚餐廳開在購物中心美食街的三樓。接盤時商場招商處許諾整層有XX、XXX等幾個人氣品牌為鄰。

結果開業後卻一直是自家一個大店在撐,400平的店每個月近5萬元租金,物業水電費另算。

而商場之前承諾的品牌要麼撤場要麼沒進駐,如果不是在產品上下功夫,緊跟潮流加上社群營銷,月營業額做到近30萬,否則很可能就壯烈了。

盤下餐館換新品牌選址得慎重。購物中心美食街有「金角」(臨街入口類似肯德基、星巴克所在位置)、「銀邊」(緊鄰金角的次黃金位置)、「草肚皮」(位於街道中間客流分散、購物興趣下降部分)之說,臨街店的選擇也有類似規律。

參評:選址是門大學問,接盤二手餐廳有些忌諱,比如進深過深的店讓人懶得進,要爬7層以上台階的、要穿馬路、沒有停車位等因素都會阻礙進店。

坑3:產權

每個老闆都要切記產權證的重要性。

已經有幾十家門店的老炮兒對內參君爆料,他最早在某購物中心店租200多平方的門店,產權竟然歸五、六個房東所有,很多人甚至鬧不清哪兒是自己的鋪(前期開發商切割賣鋪後遺症),在裝修以及很多問題上留下隱患。

如果是房東出租場地,那麼請房東拿出有效的產權證,並根據產權證,對房屋的建築面積、結構等情況進行檢查,避免張冠李戴,以假亂真。

參評:租賃者轉讓的店鋪要看房東是否同意,房東不同意就存在合同到期沒法續租,及房東隨時收回出租權的風險;如果是在房東不知情的情況下接手,將來如果轉讓也很難。

坑4:隱性債務

盤店之前要搞清背後所有的貓膩

小A接盤一個位置很好客流不錯的餐館,一番重新裝修和布置之後,鑼鼓喧天開門迎賓,眼看人流紅火,首日流水也不錯,忽然有一波兒儲值卡會員找上門來,因為找不到原老闆,也不知道房東是誰只能找他。

開業首日碰上這種情況很影響新客進門。好一番溝通,對方才同意用法律途徑找原老闆解決。

接店之前,記得看是否有已經售出的儲值卡或團購,盤點清楚可以在轉讓費談判上掌握主動。

另外,最好到自來水公司、電業局、環保局、煤氣公司、供熱公司等單位了解水、電、煤氣、供熱等費用繳納情況。如果未交清,請轉手者將剩餘部分繳納完畢,並出示發票,複印留存。畢竟水、電、氣,無論停哪一樣,餐館都無法營業。

參評:如果需要消化「前任」已售出的儲值卡或團購,那轉讓費就需要降一個層級。

坑5:證件

接盤餐廳「證件關」一定要慎重

老B負責過某初創期時尚餐飲品牌的開發連鎖,在開第二家形象店的後期加入。

這家門店之前是一家服裝店,由於前期團隊不專業,等到要辦理相關證件了發現商鋪屬於集體產權,很多證件要麼不好辦,要麼根本辦不下來,辦環保證做社區環保評估在業主那也沒通過。

接盤購物中心店換品牌經營,牽涉到法人變更等一系列證件,最好重新辦理。

接盤臨街社區店,一定要查驗證照是否齊全。比如衛生許可證、消防、餐飲許可證和環保許可證等(沿襲或者換品牌需重新辦理證件的參考)。

據說現在開在居民區很難獲批環保證,油煙、噪音都是居民投訴重點,天天投訴你就不用開店了。

參評:雖然國家一直在減輕辦證手續,但接盤餐廳「證件關」一定要慎重。尤其是某些關鍵證件,如果最後辦不下來,就成為扼喉殺手,進退兩難。

坑6:市政規劃

發揮周圍一切資源提前得到風聲

做生意十幾年的C君第一次跨界輕餐開水吧,在市區某黃金臨街地段砸了十幾萬,剛開業不到一個月,辦事處就宣布臨街店全部拆遷還路於民,就算是每天按最高銷量賣,除了部分設備返給總部之外,隔行如隔山讓他的投資幾乎打了水漂。

小白在接盤餐廳時,很容易吃市政規劃信息不對稱的虧。要趕上「天天挖溝」的城市建設節奏,盤個店動輒一兩年沒生意,那更是欲哭無淚。

而原房東或老闆盤店往往提前收到拆遷或修路的風聲,趁租約未到期再賺一把,至於接盤者的死活則不在他們考慮範圍。

參評:接盤三百六十坑,沒有最坑只有更坑。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資源提前得到風聲,那在接盤臨街店時可能更要謹慎。要麼進購物中心,要麼多打幾個問號,看看好好的旺鋪為啥突然說轉就轉。

坑7:轉租

轉租一定要跟房東溝通

陳先生在朋友的推薦下盤了某小區的臨街鋪,對方說是以朋友名義買的房不方便出面,租賃合同按照五年期來簽,一次性先付半年租金加押金。

別人精心做局,陳先生交上一筆不菲的租金之後發現對方「人間蒸發」,直到裝修好了真房東出面,才知道二房東原合同只剩三個月租約,臨末坑了一把「接盤俠」遠走高飛。

在餐飲租賃中經常會遇見許多二房東或三房東,這其中就存在轉租的問題。轉租涵蓋了「轉租」和「承租權轉讓」兩種形式。

轉租指前一租客租賃關係不解除,後一租客直接與前一租客建立租賃關係;而承租權轉讓是指後一租客直接替代前一租客與房東建立租賃關係。

轉租必須取得房東的書面同意,承租權轉讓需要解除原租賃合同重簽新租賃合同,也一定要徵得房東的同意。要杜絕合同中的漏洞,最好請專業的律師把關。

參評:另外,在合同簽訂完畢、所有鑰匙交接清楚之後再支付盤店轉讓費。餐館的鑰匙經手人多, 接手以後,為保險起見,應立即換掉,一夜之間店被搬空的情況也不少見。

坑8:盲目自信

對自己盲目樂觀,馬失前蹄的幾率就很大。

微信大V李先生,愛混各種圈層,飯局接連不斷。看著餐飲業現金流充足,頭腦一熱就盤個店開餐廳。

結果那些口口聲聲要支持的紅男綠女沒來,反倒是平常交際不多的人充卡支持,最後,逼得他真正一頭扎進來做產品研發,玩網際網路推廣,搞個性化服務,生意好不容易才起色。

有人對資源盲目樂觀。「這麼好的項目盤下來了算我一股」,「你開店我天天去捧場」……

等你真需要真金白銀支持的時候,發現用嘴掏錢和用手掏錢是兩碼事,吃一兩次是捧場,一兩星期是交情,說天天來你也信,只能說圖樣圖森破了。

參評:還有很多人對團隊盲目樂觀。總覺得團隊里有做關係的,有做營銷的,有做廚師的,有做財務的。且不說你擁有的是不是全明星陣容,就算是那麼多牛人到一起真的能把事情做好麼?《中國合伙人》你真沒看懂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