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0日訊 )「一條心」私會黨一年殺兩個老大,相信是與印裔族群黑勢力逐漸擴散有關,他們互相競爭,只要爭奪地盤愈大,地位就愈大,自然認為在社會上能夠佔有一席之地。
「一條心」(Satu Hati)是24黨旗下的分支(Sub Gang),在雪州一帶非常吃得開,今年被鎗殺的老大負責蒲種地盤,因為與華裔私會黨「五指山」爭奪雪州加影地盤,而在增江談判過程中,遭人開7鎗奪命。
以兇悍出名
本報了解,「一條心」是印裔黑幫里數一數二的私會黨,全國皆有他們的黨徒,尤其雪州最為集中,他們最常涉及打搶、販毒、賣淫、放貸,更多是專收保護費,為商人看場。
印裔私會黨曾經是依賴華裔私會黨而存的分支,如今已在社區內開枝散葉,勢力足以自立門戶,也與華人私會黨,如36黨旗鼓相當。
據本報了解,黨徒之間都希望透過私會黨活動取得「零用錢」,他們也經常充作「大人物」的左右手,也是大人物的私人保鑣,當中目的都是為了賺「大錢」。往往他們為了與「大人物」效勞,而涉足命案。
「一條心」出名殺人不眨眼、兇悍,經常與派系之間廝殺,很多案件被發現浮屍在湖上或油棕園,都很有可能與黑幫廝殺有關。由於這類命案最終成為無頭冤案,促使「一條心」的黑幫愈干愈大膽,最後變成喪心病狂的殺手。
警方過去曾多次取締印裔黑幫「一條心」,以杜絕日益增加的暴力事件。
搖身變「職業殺手」
由於這類命案最終成為無頭冤案,促使「一條心」的黑幫愈干愈大膽,最後變成喪心病狂的殺手。
消息指出,有些人慾買兇殺害,一般都會找上他們干案,無形中他們開闢了一條生路,即搖身變「職業殺手」,所收取的殺人價位也沒有一定的數目,只要他們覺得滿意或他們急用錢時,便會成交,一宗鎗殺案或命案即將上演。
在印裔社群里,「一條心」並非佔他們族群的大部份,也因為如此,私會黨在印裔社會群里成為高風險群,罪案率高也拜他們所賜。走一趟新邦令金扣留所,便可以解釋印裔社會的敗壞風氣。
根據統計顯示,印裔佔大馬人口7.5%,但是,國內的60%罪案率卻屬於印裔社群,而他們在監獄裡佔了14%。
我國黑私會沒有一個固定統計,因為這些黑私會會隨著時代轉變而發展,如今我國社會愈來愈多黑幫分支成立,他們經常改變,尤其是當某分支頭目被捕後,他們會「沉寂」一段時日,直到有新的頭目取代,該分支又重新活躍。
目前主要存在予社會的私會黨派,分別有6個:04黨、08黨、24黨、303黨、18黨及36黨。這些都是老樹盤根的黨派,每個派系都以各自號碼作為保護費的象徵,如04黨,任何人慾加入,必須付4令吉年費,以此類推。而每個黨派旗下都有分支。
每個小分支能不能夠存活,全靠該分支的頭目是否有能力維持下去。所以,這些小頭目為了能讓馬仔繼續跟隨他,會不斷為他們尋找財路,這些財路包括偏門業及販毒等。
招募「問題學生」入會
印裔黑幫從哪裡招募新血?答案是:「中學生」。
消息指出,這些黑幫的草根皆出自中學。警方早已研究發現,所有被列入黑名單的黑幫人物,從中學便開始涉足黑私會。
這些人在中學時代都是「邊緣人」及「問題學生」,總是被校方安置在「放牛班」,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大部分被黑幫招攬的對象是甫上中學的「預備班」生。而這批毫無表現可言的學生,加入私會黨正好填補了他們的自卑感。
事實上,他們需要社會投予他們信任以及注射一支信心針於他們體內,而私會黨正好滿足了他們這方便的需求。
搶劫、打架、霸凌成為他們在校園開始踏出私會黨的第一步。
印裔窮人靠私會黨維權
兩個強而有力的理由,即是貧窮及國家政策,是支撐黑私會在印裔社會裡存活至今的原因。
印裔社群在缺乏指導,以及同儕壓力之下,出現一種現象,即是富者更富,貧者更貧。
印裔社區一般都受到政治牽扯,無法發揮所長,尤其是在富與貧之間的中階層人士,流離在兩者之間,更是變得虛無縹緲。
最嚴重的問題是,貧窮階層的人士無法與中階層以及富者溝通,也無法與這個社會接軌。這非間接的把貧窮階層人士推向惡勢力,以爭取他們自認為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