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台北特派記者 任成琦 環球時報記者 林鵬飛 曲翔宇】據香港中評社7月28日報道,對於《環球時報》28日發表社評,批評台灣「總統」蔡英文「區別對待大陸遇難者很冷血」,「展示了台灣首席政客令人難以置信的政治下限」。台灣「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28日回應時竟然稱,蔡英文只給陸客旅遊大巴起火事件中死亡的台灣導遊公祭送輓聯,沒有給同一事故中遇難的24名大陸遊客送,是因為「對方沒來要」。對此,台灣資深媒體人蕭師言29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總統府」的回應輕率,完全沒有慈悲之心。
遼寧觀光團旅遊大巴19日起火事件中台灣導遊鄭焜文死亡,他的公祭於27日舉行,蔡英文送來輓聯,上寫「典範長昭」四個字。但同一事故中,24名遼寧遊客遇難,他們的頭七法會暨聯合公祭在25日舉行,蔡英文卻沒有任何表示,人未出席,也沒送輓聯。本報28日的社評指出,無論從政治上如何評價蔡的做法,她的這種區分都是冷血的。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黃重諺28日回應說,導遊鄭焜文的家屬有來「總統府」要輓聯,但陸客方面並沒有。他稱,如果人家沒來要,而「府方」送輓聯過去,「那他們是要掛?還是不掛?」不管是信仰或是政治理由,都很尷尬。黃重諺還稱,這篇社評顯然對「台灣禮俗或信仰自由等價值較為陌生」。基於尊重喪家不同的宗教信仰、祭儀安排,「總統府」的輓聯安排,一如各機關、單位,歷來都由喪家主動請託提出,並經「府內」依照相關規定頒與。只要依照規定請託,都一視同仁,不會有差別待遇。
黃重諺辯稱,19日當天知悉發生火燒車事故後,蔡英文就立刻要求相關單位,就後續相關事宜的安排儘速與大陸聯繫之外,並對於罹難者家屬來台的安排、肇事原因的調查以及後續賠償等,務必給予最大、最妥善的協助。這都是蔡英文公開耳提面命的,媒體有「差別待遇」和「冷血」的說法,令人不解。
「大陸遇難者24條生命逝去的意義與政治作秀行為截然不同」,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台灣問題專家2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儘管台灣政治人物確實經常參與各種婚喪嫁娶活動,「總統府」有時也應申請送輓聯,但「總統府」發言人將兩者相提並論只能體現出民進黨當局對生命的漠視與對兩岸關係的不重視。另外,蔡英文就職時曾說要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關係」,但這次明顯是把大陸人當成了外國人,沒有一視同仁。
「這種回應很沒有誠意」,台灣資深媒體人蕭師言表示,《環球時報》社評批評蔡英文之後,總統府怎麼回應,是內部協商並需要蔡英文同意的。以前就有人說她是「空心菜」,是「空姐」,就是說蔡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個缺心、無心的人,沒有愛心,也沒有慈悲心,這種解釋只會讓大陸人寒心。
「假如是馬英九搞出這類事,對這個事情的報道和批評絕對會連篇累牘」,蕭師言進一步指出,台灣媒體對「總統府」回應的報道不多,這是因為台灣媒體現在主要受綠營操縱,對當局不利的消息不容易引起風浪。
29日,造成24名大陸遊客、1名台灣導遊、1名台灣司機死亡的火燒車案有了重大進展。桃園檢方當天公布調查進度稱,根據對遺體解剖的鑑定報告,大巴車司機蘇明成是酒後駕車。他的血液檢出酒精215mg/dl,換算吐氣酒精濃度達1.075毫克,「應該是喝酒之後不久就開車」。有台媒表示,若以易拉罐台灣啤酒為例,一罐的容量為330毫升,蘇明成得喝16罐以上。檢方初步懷疑,火警發生時他可能已經「酒醉恍神」。加上之前發現車上有汽油成分,所以「人為自焚」成為偵辦方向之一。
對於台灣方面公布進展,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29日表示高度關注。「這起重大事故發生後,我們多次要求台灣有關方面儘快查明事故原因和責任,以告慰罹難者及其家屬。今天,海旅會再次通過台旅會表達嚴重關切,要求台方儘快通報事故調查進展情況。」
儘管酒駕證據確鑿,但玫瑰石通運公司負責人林靖華提供的信息更耐人尋味。他說,蘇明成平時滴酒不沾,全公司沒有人見過他喝酒,對於檢調報告「實在是嚇了一大跳」。沒有酒駕記錄的蘇明成為何突然喝得爛醉如泥?島內有媒體據此推測,蘇明成喝酒和火燒車應該是有意為之。調查發現,除公司意外險之外,蘇明成沒有其他保險,他是否有厭世念頭,需進一步調查。29日,蘇明成的遺體告別式舉行。因為被檢查出「酒駕」,原定的公祭儀式臨時取消,台灣官員送的輓聯也被折起。「中央社」29日稱,現場禮儀公司用布幕遮掩,外人完全無法進入。加上蘇明成家屬相當低調,事發後對於外界質疑從不對外說明,更讓外界疑竇叢生。
中評社稱,火燒車案19日發生,28日下午最後一位罹難者骨灰由親屬帶回大陸,29日台灣檢方公布司機「酒駕」發現。這不免讓人質疑,為何是在大陸家屬離開台灣後公布?對此,桃園地檢29日表示,該案正在密集調查,地檢署在第一時間獲得毒藥物反應報告後,第一時間報告說明,這跟大陸家屬返回才公布,沒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