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 生夢死》大賣鄭人碩躍升同志天菜

@ 2016-07-31

《醉 生夢死》大賣鄭人碩躍升同志天菜記者林士傑/台北報導

近期國片大夯,台北電影獎最大贏家《醉 生夢死》票房也開紅盤,尤其演員鄭人碩知名度飆升,吸引大批男、女粉絲支持,躍升同志眼中最新天菜。

《醉 生夢死》由導演張作驥執導,敘述一位單親媽媽育有兩個兒子,一個異性戀(李鴻其 飾)、一個同性戀(黃尚禾 飾),進而也使這個家產生一連串風暴。前週上映遭逢蘇迪勒颱風,一舉開出百萬票房,上週末在強敵環伺下照樣有好成績,每場滿座率達八成,全台累計票房大破300萬。

鄭人碩(右)在片中「男女通殺」。(圖/海鵬提供,2015.8.17)

鄭人碩在片中「男女通殺」,進行映後座談時,觀眾好奇鄭人碩與黃尚禾「演完戲會不會在一起」,也有許多人關心鄭人碩性向,不僅女粉絲為之傾倒,不乏男粉絲直接告白,人氣一飛衝天。

粉絲好奇鄭人碩(左)、黃尚禾是否會假戲真做。(圖/海鵬提供, 台灣電影《醉·生夢死》在台北電影獎勇奪最百萬首獎、最佳影片、男主角、男女配角等六項大獎,是本屆台北電影獎的大贏家,而獲得最佳男配角獎的鄭人碩只是拍第二部長片,就已一鳴驚人,也因戲中的角色而被封為「同志天菜」。但成功需苦幹,沒有人能一步登天,演得出色的人背後總有些動人的故事。

「我在父親的椅墊下,發現了一張剪報,整整齊齊地疊好,也是刻意被修剪出來的。打開一看,是一篇關於《暑假作業》的報道。」

鄭人碩成為演員的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自小就喜歡模仿、愛上演員行業的他入行後不久,就因父親中風而毅然退出演藝事業,回家照顧老爸。父親的情況穩定以後,他從導演助理開始當起,從低崗位慢慢累積經驗,希望終有一天能踏上各大電影節的紅毯。在半紅不黑的那幾年,鄭人碩老爸不斷試圖說服他放棄追夢,但這位追風箏的男孩並沒有放棄,雖然老爸口裡都是不鼓勵的話,但終日坐在輪椅上的老爸,還是偷偷地把關於他的報道收起來了。說到此,鄭人碩眼泛淚光,想不到中風的老爸口裡說不,但暗裡還是關心他的一切,因為他始終於都是自己的兒子。或許因為這件事,鄭人碩才有了向著標杆直跑的動力吧,即便是「牛郎」的角色,也願意大膽演出,因為每個角色都是一個機會。

「電影里說的,都是我們生命中會遇到的事,城市裡的每一個人都用不同的方法在社會中打滾學習。牛郎也不過是求生。」

《醉·生夢死》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在城市裡努力求存,導演張作驥的作品,也一直關注都市裡不同的小人物如何在過於繁華的城市中走自己的路。鄭人碩在電影里飾演一位男女通吃的牛郎,被問到如何理解這個角色,他卻回應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經歷的事,因為現實的殘酷令不同人需要以不同的方法掙扎求存,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忙碌,眾人在一場醉生夢醒的戲裡選擇自己的人生,其實每個人都沒有錯。的確,作為演員也好,什麼都好,我們期望用自己方法譜寫自己的生存之歌,然而你總會遇到錯的人,求生之路並不如所想般容易,活得像螻蟻一樣營營役役,但機會就像《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中的人民所渴望的水源一樣難得,這到底是我們的問題,還是社會的問題?

「我們所愛和被愛,都是愛。」

機會的不平等,不僅體現於階級,更體現於不同性取向的群體上。《醉·生夢死》牛郎一角,令鄭人碩開始明白到男生與男生之間的情為何物,也讓他發現,無論是什麼性取向,我們都應得到平等的對待(可恨的是,香港還有一些組織在分化、反同志,這到底是什麼概念)。「如果眼前有一碗白飯,那我們都應該可以共享,這些空氣是我們都能取用的,那為什麼同志就不能呢?」鹹魚白菜,各有所愛,而我們付出的愛與被愛,都是平等的。期望鄭人碩的演藝事業順利暢旺之餘,香港同志平權運動也早日取得成功。我們總是如螻蟻般活著、盼望,但或許就能因此集腋成裘,以每個微小的力量擊破磚牆。

本文由女同學社授權淡藍網發布,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