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是胎兒與母親之間的重要聯繫,孕婦常見的胎盤問題有哪些?胎盤早期剝離的症狀與預防方式?前置胎盤、植入性胎盤,分別要注意哪些事情?孕媽咪要具備哪些認知?
胎盤的基本功能
醫師表示,對於孕婦來說,胎盤是胎兒與母體之間的重要媒介。胎兒藉由胎盤附著在子宮上,胎盤可以提供氧氣與養分,也會將胎兒體內所產生的廢物交換並輸送回母體,再由母體代謝掉;胎盤亦為母胎之間血液循環的橋樑,幫助胎兒的血液循環。
胎盤問題有哪些?
1、胎盤早期剝離
定義、症狀與影響
當胎兒娩出以後,在正常的情況下,胎盤會自動剝離、娩出;如果還沒生產以前,胎盤與子宮壁的交介面就已經分離,即屬於胎盤早期剝離。當胎盤的微血管破裂、出血,即有可能造成胎盤剝離。胎盤剝離對於胎兒的影響,則視剝離的面積大小而定。
剝離的面積愈大,胎兒愈無法吸收到氧氣與養分,血液運輸與廢物代謝等亦會受到影響,胎兒的風險也愈高;有時候剝離的面積很小,就不一定會有太大的影響。
除了對胎兒的直接影響以外,胎盤剝離亦會導致母親瀰漫性出血,通常可分為兩種出血的型態,一種為一直流出近似於桃紅色的血液;另一種則為內出血,並不會流出體外,所以孕婦往往沒發現自己有出血問題。
有些孕婦會感到腹痛,而疼痛的位置往往固定在同一點,該處持續疼痛,通常疼痛的位置不會改變。即使稍事休息,胎盤早期剝離所引起的腹痛感也不會緩解,應儘快就醫檢查。
可能的危險因素
醫師指出,以下這些原因都只是可能的危險因子,但並非絕對的危險因子,即使符合以下幾種狀況,也不代表一定就會胎盤剝離。
*發生車禍、跌倒,皆有可能導致胎盤剝離。
*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等疾病,孕婦血壓過高,血管壁有可能破裂,繼而導致胎盤剝離的機率提高、子宮壁與胎盤的交介面出現缺口。一旦有缺口,後續剝離的面積可能會擴大。
*抽菸、吸毒,皆會使胎盤剝離的機率提升。根據統計顯示,即使已經戒淤,懷孕後胎盤剝離的機率也會比從未抽菸的孕婦更高。
*羊水較多的孕婦提早破水的機率比較高,倘若提早破水,容易導致胎盤早期剝離。
*根據統計,多胎次的孕婦的風險機率較高。
如何預防
*走路小心,穿著舒適、便於行走的防滑平底鞋。
*孕期不宜騎乘機車。
*不抽淤,更不能吸食毒品。
*提重物、腹部用力,倘若用錯力道,可能會使胎盤剝離或破水,因此懷孕應少提重物。
2、前置胎盤
定義、症狀與影響
前置胎盤的定義,簡單來說即為胎盤蓋住子宮頸口。並且依據蓋住子宮頸口的程度,可以分為三種:完全性前置胎盤、部分性前置胎盤、邊緣性前置胎盤。醫師說明,產後停止出血必須仰賴子宮收縮,不過由於子宮頸口的肌肉比較不發達,前置胎盤的孕婦子宮止血的效果往往不佳,產後大出血的機率比較高;此外,由於前置胎盤大多擋住產道,所以經常必須採剖腹產。
前置胎盤通常不會有任何症狀。胚胎一開始著床的位置,就已經決定是否有前置胎盤的問題。倘若有前置胎盤,懷孕大約16周以後,照超音波可以發現;不過因為隨著子宮逐漸變大,大多會將胎盤位置往上拉,所以16周以後,即使照超音波發現前置胎盤,都可以再等一陣子觀察變化。
直到32周時,才能藉由照超音波做最後的診斷。假如32周時,胎盤的位置依然沒有被拉上去,就要采剖腹產;倘若胎盤被拉上去距離子宮頸口超過2公分以上,即可考慮自然產。至於胎盤會不會已經被拉上去了,後來又掉下來?醫師表示,胎盤不會位置被拉上去了,後來又自行掉下來,孕媽咪不用過於擔心。
可能的危險因子
*子宮曾經動過手術,可能導致子宮凹凸不平或變形、結構上產生變化,可能會提升懷孕時前置胎盤的發生率;此外,前胎剖腹產也算是子宮曾經動過手術,所以下一胎前置胎盤的機率也會稍微高一點,但是並非絕對。
*多胎次的孕婦前置胎盤的發生率也會比較高。
*多胞胎、人工生殖等,可能會因為胎盤延伸問題,而使胎盤蓋住子宮頸口,因而形成前置胎盤。
*前一胎如果有前置胎盤,下一胎懷孕時前置胎盤的可能性也會比較高。
如何預防
在預防上有其困難度,僅能建議儘量不要做人工流產手術。
產後胎盤娩出問題
一般來說,胎盤會在產後大約半小時娩出。如果胎盤太慢娩出或沒有娩出,或是部分殘留在子宮內,容易導致子宮收縮不良,繼而發生大出血。當胎盤並未自行娩出時,就要懷疑可能是植入性胎盤。植入性胎盤不能用手將胎盤硬剝下來,必須採手術處理,尤其是穿透性胎盤容易因此而大出血。萬一失血過多,嚴重者必須拿掉子宮來止血。
3、胎盤鈣化
定義、症狀與影響
胎盤鈣化為正常的現象,是自然的老化過程。隨著懷孕的週數愈大,胎盤老化(鈣化)的程度會愈嚴重。王懿德醫師指出,甚至有些孕婦28週就開始胎盤鈣化,不過屬於少數個案,多數人仍是懷孕30幾週以後,胎盤才會開始慢慢鈣化。胎盤是否鈣化,可藉由照超音波來判斷。
萬一胎盤鈣化過多,可能會影響血液輸送與交換。只要鈣化的程度沒有過多都不用擔心,大多只是生理性的胎盤鈣化。胎盤鈣化幾乎沒有任何症狀,而且因為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不一定會有所影響,既不需要特別預防、也無法預防。
注意事項
*孕婦平時只要多注意胎動即可,每天可以找一個時段來測量胎動,2小時要有10次胎動。最好在飯後測量胎動,因為飯後胎兒會比較有活力。如果沒有胎動,可以吃一點甜食或稍微輕輕搖晃腹部,有時候胎兒只是睡著了。
*倘若40周還沒有生產,要稍微留意;41、42周超過預產期,應依據醫師評估而考慮催生。而且過期妊娠愈久,胎兒解胎便的機率會愈高,羊水量則會變少。羊水部分是胎兒的尿液,羊水如果過少,胎兒的皮膚會變得比較皺,不過通常只是暫時性的現象,產後大多會自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