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汽車大部分是自排車居多,而對於多數人來說,自排只有P、R、N、D4個檔位,也因為好駕駛,所以大部分人也就認得這4個,但其實大部分自排車上會有2、L甚至是一個S檔,這些到底是什麼呢?
沒查過之前小弟也不知道,不過其實它們各有功能,趕快把這篇看完,之後炫耀給別人看~~~
一般的自排車從上至下通常都有6個檔位,分別是P、R、N、D、2、L,而對這些檔位的認知和用途,你到底知道多少呢?底下會好好跟大家說明~~~
P(Parking)停車檔,用於長時間的停車,利用機械裝置鎖緊汽車的轉動,通過變速器內部的停車制動裝置輸出軸鎖住,防止汽車移動。
R(Reverse)倒車檔,倒車的時候用的,很多車型對此檔位設置保護,通常要按下排檔桿上的按鈕,才能移至此檔位。
N(Neutral)空檔,此檔位是在起動時、暫時停車時使用。
D(Drive)前進擋,用於一般道路行駛,是最常用的檔位。
接下來這3個檔位,應該是多數人都不會使用的,甚至有些人不知道到底該什麼時候用,底下就幫大家說分明:
2(Second Gear)檔,用於濕滑路面起步,或慢速前進時作為限制檔使用。
L(Low)低速檔,它用於嚴重交通堵塞和斜度較大的斜坡上最能發揮功能,上斜坡或下斜坡時,能充分利用汽車引擎的扭力,避免暴衝,保持定速。
S(Sport)機動檔,許多車型配有S檔,而此檔位的用處,就是在此檔位下,變速箱換檔時機會延遲,一般在3000轉以上換擋,藉此加強動力,提升加速,但油耗也會隨之增長。
自排車遇到上坡就要打一檔或二檔!這個說法值得討論。其實自排車之所以叫做自排車,就是不用您去動手,而自排系統的電腦會自動替您換檔,也就是說車子到了爬坡時,如果扭力不足自排系統就自動會退檔,根本不用您動手的,如果說要自己動手去換檔的,那跟開手排車有何差別。
那 為什麼自排車又要設計在1、2 檔給駕駛者去切換呢?那是因為自排系統裡的電腦終究不及人的判斷能力,而且電腦也不長眼晴,它只會去感應車子所在位置的路況,但不可能看到前方的路面是什 麼情況。比如說車子剛起步時,前面沒多遠就有一道很斜的坡道,如果是我們開手排車的人都懂得前面有坡道就先不要那麼早換高檔,
要先停留在1檔或2檔,把引 擎轉速稍為拉高,等一下才會夠力上斜坡。可是自排車呢,它根本無法判斷前面有斜坡,只要轉速一到,它就往上跳檔,說不定就在車子剛到達斜坡時就換到高檔,
引擎轉速也就馬上慢下來,到時候就不夠力上坡,當然到不夠力時它最終還是會跳回低檔,不過那時候可能已經太晚了,車子上坡就上得不順暢,而且對引擎和變速 箱都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所以這個時候就要靠比較聰明的駕駛人去告訴那不夠聰明的自排系統:"你給我停在一檔,或者最多只換到二檔就好,不要再給我換高檔 了,不然等一下會不夠力上坡!" 。
蜿蜒山路(中橫)、長坡(三義坡)這些路況都可能碰到2個檔位之間反覆換檔情況, 請試著:若在2-3檔之間反覆換檔,選擇入2檔;若在3-4檔之間反覆換檔,選擇入3檔,行車將更順暢。
原來那三個(2,L,S)真的有功能欸!!!!
而且看起來滿實用的
今天沒出動鍵盤手
可能小弟的手還是只跟那四個檔比較熟而已
下次別人問你們時記得大聲跟他們說這些檔到底幹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