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初心所向,他是2016全球iPhone攝影賽總冠軍牛思源

@ 2016-07-30

最好的故事是你Google不著的。曾經有人根據《原子物理》學的統計規律,粗略估計自己的獲獎作品的拍攝點與與離他家距離的關係:發現拍攝地點離家越近越能拍攝出好照片,獲獎的機率就越大,這個統計規律拋開嚴謹考證,說明了攝影創作源於生活,是生活本身成就了最精彩的故事。

恰巧本次作客POCO對話影像人的牛思源,作品創作的著眼點和出發點,不在歷史的宏闊,題材的宏大,而在疆域生活和世界的細處,在俗事和凡物中體味生活,展現著精彩的冒險或是令人莞爾一笑的日常。

一幅《老人與鷹》照片,對望即入戲。近鏡特寫手法不只在視覺衝擊強烈,更能喚起觀眾對人與自然認知、回想起家鄉的氣味與溫度。本次邀訪嘉賓2016年IPPA年度總冠軍牛思源,6載光陰,以行立言之餘,更以言銘心。帶領我們進入他的創作世界,像說故事般娓娓與我們道來,每個場景與人物如何在他鏡頭定格。

年度照片

Winning Photograpgraphs

當年12月他們來到新疆阿合奇縣的一處高寒山區,大地已被白雪覆蓋,但河流還沒有結冰。老人騎馬帶著鷹,來到水邊,看有沒有可以狩獵的野兔。「當時我正在拍攝眼前的冰雪風景,鷹似乎感覺到我是陌生人,比較躁動,不斷扇動翅膀和發出刺耳的叫聲。老人用他的手和聲音安撫它,漸漸的,鷹平靜下來。正當我被這神奇的畫面所吸引時,老人滄桑的臉,嘴角輕輕上揚,露出微笑的一幕出現了,我迅速拿起iPhone按下快門」,牛思源說道。

》對話影像人_世界

》手機攝影人_牛思源@迷思特牛

對話影像人_世界(以下簡稱世界):老師您好,先和大家打個招呼吧。

手機攝影人_牛思源(以下簡稱牛思源):大家好,我的名字是牛思源,80後,生活在中國新疆,是一名手機攝影愛好者,新疆正能量傳播者,同時也是一名紀錄片工作者。我的家人有在從事有關攝影的工作,所以我也是從小對攝影有一些接觸,正式學習攝影是在2010年,那陣我剛買了一台單反,用了兩年的時間系統的了解有關攝影的知識。之後在2012年開始養成了用手機拍攝的習慣。目前團隊候鳥影像工作室代表作有《傑克卡特的生命》(在中央電視台cctv9紀錄片頻道播出)。《馬坎和鷹》(在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烏魯木齊我愛你》(網絡公益短片)等。(個人新浪微博賬號@迷思特牛)

世界:得知獲獎後,你第一個分享的喜訊對像是?最近的生活和心態有沒有什麼轉變或影響?

牛思源:在7月5日,收到Kenan Aktulun的郵件,告訴我獲獎了,希望我說一下照片背後的故事,及一些資料。當時我以為我只是入圍了年度最佳的角逐,她告訴我說只有在7月7日官方正式公告才能知道結果。第一個分享的喜訊對像是劉鵬,我的攝影啟蒙老師,也是我的同事,當時我們正在南疆出差拍攝,住一個房間。生活和心態沒有什麼轉變或影響,只是變得更忙。也多了一份責任感吧。

世界:《老人與鷹》 更多表達了什麼創作理念?

牛思源:我出生在新疆,很熱愛這裡,也一直致力於用影像的方式來展現她,用自己的視角和對攝影的理解。或許很多人遊歷探索新疆,但是關於新疆的美,不是在這待幾天或幾年就能發現的,它的故事只有它哺育的孩子講出來最動聽。而我,就是新疆的兒子。2010年畢業後,決定放棄辛苦所學的電子工程專業,轉而開始學習攝影,只為用自己的雙手記錄最真實的家鄉。帶著對攝影的熱愛,為家鄉拍攝紀錄片,工作之餘養成用手機拍攝生活點滴的習慣,這麼一個很多元的熱土,當我看到美好的畫面就會情不自禁的按下快門,就像這一張,原本威嚴的老人和他的夥伴金雕,在這一瞬間有一種微妙的情感交流,讓我抓拍到了。這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面讓我非常感動。

牛思源和他所在的團隊候鳥影像在2013年和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合作拍攝紀錄片《馬坎和鷹》,主人公就是圖片中的這位59歲柯爾克孜族老人,全名叫馬坎·奧圖曼·白克,還有他的金雕「紅眼」。這裡面還有一個動人心扉的人與鷹故事。

思源帶著懷念口吻娓娓道來:馬坎是在去看望大兒子時,從牧民口中聽說有鷹經常抓走小羊羔的。作為一位59歲的鷹獵人,馬坎耐心的勸說牧民們放棄撲殺鷹的念頭,轉而同意讓馬坎來處理此事。馬坎與「紅眼」的緣分就這樣開始了。柯爾克孜族鷹獵人會終生狩獵,但不是一直跟同一隻鷹合作。被馴服的鷹會在3年後返回野外,去養育雛鳥。——時光荏苒。在最後一次一同去打獵之前,馬坎感謝了他的同伴。這一刻,悲喜交加。因為年事已高,馬坎放生的可能是他的最後一隻鷹了。

世界:外界很多人說今年IPPA被中國承包了,你怎麼看?

牛思源:中國的攝影師越來越厲害,用國際的表達以影像的方式來訴說中國的故事。

世界:手機攝影創作最大收穫是?

牛思源:手機就像我們手中的筆,不要在意筆的好壞,因為筆本身是寫不出詩歌來的,詩歌是人寫的。大約在2012年我想把生活中平常不過細節展現出來,給你們每個人看。收穫是每張照片背後平凡卻動人故事以及享受攝影的快樂。

一張肖像。塔吉克族,生活在帕米爾高原上的民族,我似乎都能從他的雙眸中,感受到新疆帕米爾高原的美。

靈感創作取之於生活

望你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鄉更美麗!也很欽佩中國神華集團在這裡籌備建設高標準的學校。在如此經濟大環境下,確實需要過人的勇氣。讓感恩留在當下,把希望留給未來,祝願好人一生平安。

在新疆大地的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都塔爾,就會有悠揚的歌聲;只要有悠揚的歌聲,就會有歡樂或憂傷的問答。那歌聲,講述了人生的到來,也講述了人生的離去。」【手機攝影,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彈都塔爾的男人】

世界:相信很多小夥伴很希望您能夠傳授用手機拍照的創作經驗,可否稍微與大家分享一下呢?

牛思源:攝影是一件能讓人有情緒波動的活動,或者是說,能讓觀者和畫面所表達的故事產生共鳴。攝影是一種表達,也是一種思考。在你完成一張照片的同時,是否你 的這張照片有與別人不同的視角(構圖),是否你 拍攝的人物有肢體語言或者是在展現某種情緒,整體畫面是否能讓人感受到當時正在發生的故事。如果都具備了以上這幾點,我覺得就是一張令我滿意的攝影作品。

我覺得你先準備好,去一些別人不容易到達或者無法到達的地方,拍一些常人無法看到的畫面。有些情況 可能比較極端,當別人收起相機的時候就是你拿出相機開始創作的時刻。其實iphone攝影沒有什麼條條框框的技巧說明,你用一顆怎樣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怎樣的。你擁有怎樣的生活就會用怎樣的方式去拍攝,當你構建好了你想要的生活方式,當你有了一顆善於觀察和發現的心。攝影真的只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生活日常隨拍

今天運氣真好,完成了第20張…這一張也應該算是目前「坐在我對面的乘客」這個系列裡,自己最中意的一張。

其實遠在祖國邊疆的少數民族還是很純朴善良的,你微笑以對,他們同樣會報以溫暖的微笑…我始終相信,人心向善。

光影,情緒,還有南疆的故事……

世界:您作品空間以人文紀實類居多,你偏愛的題材嗎?一般你是如何集中精神捕捉細節?

牛思源:我很喜歡人文攝影,感覺每一張背後都有故事。就是隨手拍吧,捕捉心中湧動的畫面。

世界:接下來,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或者有什麼新的項目計劃?

牛思源:還是回歸本質,做好紀錄片,做好短片,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裡,有關於新疆的影視作品,獲得國際上的肯定。

【花絮彩蛋】環節

原來製定的問題,由於老師工作太忙了,無暇兼顧!為此世界君以圖文方式帶領大家發現牛思源的不可思議的或逗趣或感性一面。

▼冠軍其實也是個自拍狂魔

▼還感染了他們

自拍是種生活態度~[得意]【老人與鷹的老人和他的小兒子】

▼夢想實現從來不簡單。

出差拍攝前vs 出差拍攝時後

每天,過得都好像去取西經一樣。。沒有個九九八十一難,也有個77四十九難。。最後感覺人生好像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

▼偷得浮生半日閒

我的爺爺奶奶

▼我沒去過什麼天堂,我只是生活在我的家鄉——新疆。

我們發現,只要我們在一個地方付出的時間越多,真正融入了當地的群體,我們做的報導、講的故事、最終出品的創作都會變得更好。對於一個關注人與自然與傳播新疆正能量媒體而言,「AlwaysGo」似乎只是一個基本的採編要求。但放到這個時代來看,牛思源及其團隊候鳥影像工作室以此為記錄的要求與精神,卻顯得是如此珍貴的堅持。越是在網絡訊息快速傳播的時代,越是唯有親身前往,才能為觀者提供真正有深度和溫度的好故事。

對於未來,「希望能繼續自由地用影像創作,也希望大家持續透過作品來認識自己。」淡然一笑,讓我們更期待牛思源未來的旅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