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引述五角大樓的一份新聞稿稱,美國海軍已經把一份價格不菲的合同授予了貝爾.波音公司,而合同的內容是為日本生產4架V-22「魚鷹」傾轉旋翼機。這筆合同看起來單價不低,5.45億美元,平均一架1.36億美元,這都比美國的F-35A全狀態生產機的成本都要貴了。但是儘管這樣,日本仍然還是要採購這種新式的飛行器。
V-22也被統稱為傾轉旋翼機,結合了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的諸多優點,首先翼展比一般運輸機要小,才15.52米,大致就是一架中小型飛機大小;可頂著2個11.58米的旋翼,最高時速卻遠超直升機的300公里,達到了520公里。由於這個兩個旋轉式吊艙帶動2個巨大旋翼的特性,使得V-22就算垂直起降,航程也可以達到2000公里以上;要是用短距滑跑起降辦法,僅需要200米不到的跑道,就能讓滿載近10噸貨物的這個傢伙飛3500公里上,性能遠遠秒殺直升機。所以也不能怪美國人賣的貴,有技術含量。
我們再者要明確日本買V-22「魚鷹」傾轉旋翼機到底要幹什麼。日本屬於狹長淺縱深地帶,所以這決定了日本本身就易攻難守。當然日本自己也知道這點,所以日本試圖儘可能把自己前沿基地前擴,最好能夠在遠端遲滯敵人進攻坐等美軍支援;或者採取日本一直以來的都信奉的,「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因此日本非常注重開發自己的兩棲作戰能力,而日本實際上最擅長的就是遠程出其不意的突襲,就為了這樣的作戰目的,日本有了著名的「空挺團」,用來執行兩棲進攻任務。裝備也非常豪華,就是沒有合適的運輸機。儘管從美國購買了CH-47「支奴干」重型運輸直升機,但數量和速度都不滿意。能否找到結合這兩者為一體的裝備呢?這個時候V-22「魚鷹」傾轉旋翼運輸機,就出現在了日本人的搶購名單上,日本盯上了這款最新式飛行器。
日本目前擁有約60架CH-47重型運輸直升機,可裝載45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10噸貨物,外掛155毫米榴彈炮或小型吉普車。但是60架是被日本分給4個方向上使用,是絕對不夠用的。而且直升機的飛行速度也就不夠,還有一個問題不能忽視,就是日本未來要造更多更大的兩棲攻擊艦。比如」出雲「級直升機航空母艦,上面至少可以搭載4到6架V-22」魚鷹「傾轉旋翼機,這就可以保證在第一個波次內,日本至少可以運輸150人左右的連一級的兩棲登陸兵力並攜帶一定的重火力,足以應對中小規模的兩棲作戰了。由於日本短時間內無法獲得夢寐以求的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所以退而求其次,先用V-22「魚鷹」填滿編制,起碼保證「出雲」級具備兩棲作戰能力。並且F-35B只能具備戰鬥能力,不能人員投送;未來如果發生戰事,雙方比的其實是兵力快速投送能力,在這點上V-22遠比F-35B好使的多得多。不過日本如此著急買這麼貴的戰機要幹什麼,未來誰最可能跟日本發生兩棲作戰?顯然只有中國,中日這兩個老對手可能要再度針鋒相對了。
針對日本此舉,中國方面並沒有閒著,除了推進自己的大型重載直升機項目以外,還跟俄羅斯聯合製造了新型重型直升機;最關鍵的一步是中國開始研發V-22「魚鷹」傾轉旋翼機下一代產品,重載四旋翼傾轉旋翼機。美國人曾經在2012年的時候,拿出過V-44方案,但是由於美方在戰術運輸上有C-130和大量的CH-53重型直升機作為銜接,對於重載高速傾轉旋翼運輸機沒興趣,所以乾脆放棄了。不過在2015年,中國拿出了自己的四旋翼傾轉旋翼機方案,「藍鯨」起飛重量40噸,最大載重20噸,跟運-8運輸機處於同一等級,同步配套的大型5000KW級渦軸發動機已經開始試製,有了發動機其他問題都不是難題。可以說中國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率先向這個世界頂級技術水平的飛行器發起了挑戰,這也是中國大飛機的又一次嘗試。
正因為如此,要籌備針對未來的可能發生的戰事,中、日都把目光鎖定到這個下一代飛行器上了,具備直升機的垂直起降能力和運輸機的超大運力。美國倒是沒打算繼續發展V-44,但是拿出了是V-280的解決方案,更快更安靜,顯然大家都發現了這種直升機一般的飛行器的潛力,未來兩棲作戰的態勢可能要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