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位名譽物理學家所述,時間旅行是可行的,而且已然發生。
要到未來進行時間旅行的方式是以光速在宇宙間行進,這是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最早提出的理論。
目前所被接受的理論是,必須要造一艘能夠以光速行進的太空船駛往太空中。
哥倫比亞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和弦論學者Brian Greene表示:「你可以造一艘太空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到太空中游一遭之後返回。」
「想像一下,你外出六個月,然後再花了六個月的時間溜搭了一陣子之後回來。」
當你以光速在行進的時候,你的時間相較於地球上站著原地不動的人們是相對緩慢的。
以結果來說,當你的時鐘變得緩慢在運行,你就變快了。
Greene教授說:「當你踏出太空船,你老了一歲,但地球上的時間卻早已流逝了許多年。」
「可能經過了一萬年、十萬年、又或許一百萬年,取決於你用多接近光速的速度在行進。」
然而,唯一的問題是載具以這麼樣一個速度行進需要「難以想像」的能量,在這樣的狀態下離心力所產生的壓力對人類肉體來說也是致命的。
但要進行時間旅行還是有可行的方式,而且仍得進入外太空。
愛因斯坦並推論,如果能夠置身於黑洞邊界,那麼時間的流逝將會更緩慢。
Greene教授在他的大思考影片中解釋道:「你(在黑洞旁邊)晃了一陣子,然後你回來了,踏出你的太空船,會發現身處好幾年之後的未來。這好幾年的具體數字取決於你有多接近黑洞的邊界,以及你在那兒晃了多久。」
「那就是駛往未來的時間旅行。」
但時間旅行已經發生過了。
駐紮在國際太空站的Sergei Krikalev是在宇宙中待最久的紀錄保持人,他在太空中已待了803天9小時又39分鐘。
國際太空站以大約每秒7.66公里的速度繞行地球,高速運行再加上Sergei Krikalev在宇宙中所待的時間長度,該名太空人實際返回地球時比地球的時間還快了0.02秒。這是由於時間膨脹的過程所致。
當國際太空站以那樣的速度駛離地球,時間將會快上若干毫秒。
物理學家Colin Stuart在TED Talk演講中提到歸因於重力的時間膨脹「是非常微渺的,因為地球的重力太微弱了。所以於時間膨脹來說,他們的速度影響勝過地球的重力,也因此太空人們真的向未來前進了那麼一丁點。」
但是對於那些想要回到過去的人可能就沒那麼幸運了。
Greene說:「無人提出個具體的證明表示可以回到過去。」
「每一次我們檢視計畫提案和其細節時,在已知物理定律的邊緣上,這些計畫似乎有其道理。」
「而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當物理學進展到一個程度,能讓我們對於事物能夠有更充分的了解時,這些計劃提案就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