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南海,從不乏颱風。但是,島叔注意到,大多時候,在中國和東協國家的努力下,南海局勢的發展一般都會出現和緩的勢頭。
今年也不例外,合作依舊是中國-東協外長會議商討的主題,而繼續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DOC)也包括在內;不僅如此,東協外長會議也通過務實的原則性聲明,為南海局勢持續降溫作了貢獻。
當然,中菲雙方近來釋放的種種友好信號至關重要。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已經接受提議,將作為政府特使來華訪問,也正是在他的建議下,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對外表示,"仲裁"結果或將不會成為中菲雙邊對話與談判的基礎。也就是說,如今南海局勢已經出現了漸趨平穩的勢頭。
可偏偏在這會,南海上又颳起一陣"妖風"。沒錯,日!美!澳!
看,"妖風"
7月25日晚,日美澳三方外長舉行了戰略對話會,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美國國務卿克里與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在會後發表了一份涉及南海的聲明,表達了對南海局勢的"嚴重關切"。
在內容上,大體有這麼幾點:第一,三國對可能改變現狀以及加劇緊張的任何強制性單方面行動的強烈反對;第二,三國強調避免採取對有待劃界區域的海洋 環境造成永久性改變的單方面行動的重要性,並敦促所有國家不要採取大規模人工填海、建造前哨並把它們用于軍事目的的行為;第三,三國表達了他們對法治的強 烈支持,並呼籲中菲遵守7月12日的"仲裁"結果。
此前,東南亞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一直以來是日本企業投資重點關照的對象,近些年來,柬埔寨、寮國、緬甸也逐漸成為日本企業 的新寵。於此同時,中國企業在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推動下逐漸走向東南亞,這當然被日本視為非常大的挑戰。為此,日本需要在中國和東南亞國家間 打入一個"楔子",離間中國和東南亞各國的關係,使日本在東南亞的經營得以持續鞏固。
其二,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近些年來日本武器流向東南亞的數量日漸增大。
這根本上是安培政府推動日資軍工產業的結果,而近些年一直期望加強海空力量建設的越南、菲律賓與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則成為日本瞄準的重要市場。顯然,南海"亂"一些,日本的武器在東南亞才賣的動。
其三,日本在南海"鬧得歡"實質上要"圍魏救趙",讓中國在東海自顧不暇。
近年來,中日關係跌到谷底,這與兩國在釣魚島、東海油氣田等問題上的矛盾不無相關。因而,日本近年來以"海上安全"為名加大了對南海的介入,目的就是希望在戰略形成對華的牽制,讓中國疲於應對東海、南海問題,兩線作戰。
其四,日本力推三方外長聲明與此前自民黨再提中日東海油氣田"仲裁"的目的是一致的。
眾所周知,日本在中菲"仲裁"一事上介入的不是一般得深,而"仲裁"結果出來後,日本也是比誰都著急發表聲明。如今,趁著"仲裁"的餘溫未散,日本力推三方聲明,目的就是要"火上澆油",在國際輿論上形成對華的強大壓力。
美國與澳大利亞
除了以上這些,島叔還想說說美國。
其實,美國近期在南海問題上的調門也下降了,近期在南海也沒有玩"大手筆"的打算。就在南海仲裁案後不久,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里查德森和總統國 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先後造訪中國,中美兩軍、兩國高層往來的渠道並沒有像外界估計的,因仲裁案受損。而在仲裁案公布結果之前,中國還是接受美國邀請參加了 2016環太平洋軍演,打破了外界的無端猜測。
兩國關係中,孰為主流,孰為支流?一目了然。
據島上的外交消息人士透露,賴斯訪華期間,有超過7成的議題都是談中美雙方的合作,包括G20、經貿、執法、安全、網絡、反恐、氣候變化等話題,至 於兩國分歧,賴斯傳達了歐巴馬總統的一個重要立場:不能以分歧定義兩國關係。而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訪華期間,議題也相當克制。只是這兩人回國後,可能迫於國 內壓力,向媒體又傳達了對華強硬的立場。
即使那個參與發表日美澳聲明的美國國務卿克里,也公開表示鼓勵中菲雙方和談解決爭端。
這也反應了美國的糾結。一方面不方便繼續在南海上再發過多的"硬話",怕惹毛了中國,畢竟誰也不希望今年9月總統歐巴馬最後一次到訪中國參加G20時,迎接他的是冷遇。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應付國內的對華強硬派,以及縱容自己的小兄弟,繼續給中國製造壓力。
至於澳大利亞,島叔實在不想多說,有心的島友可以去查查這些年澳大利亞和東帝汶在海洋紛爭上使的各種"卑鄙伎倆"吧,居然還有偷偷派情報局特工闖入東帝汶法律代表在澳辦公室,抄走機要文件的下三濫手法,想想也真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