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給小孩子洗澡,平時也不怎麼注意給孩子洗澡的一些細節。但是往往就這些細節,有可能就會給我們孩子帶來一生的傷害。希望下面的這些情景能夠引起各位寶媽的注意。
第一種情況:被吹風機所燙傷
一位媽媽在給三個月的孩子洗完澡,卻忘了拿孩子的衣服。於是,把在客廳里看動畫片的女兒叫過來,讓看著弟弟,別讓弟弟磕著碰著。剛走到陽台,卻聽到了孩子的哭聲。急忙的跑過去,看到女兒拿著電吹風正給寶寶吹著熱風。「你在幹嘛?」女兒卻天真的說道,「弟弟身上濕漉漉的,我給他吹乾」
第二種情況:誤開熱水開關,導致皮膚燙傷
給孩子洗完澡,讓孩子一個人坐在浴盆里。浴盆剛剛把水放了,怕孩子剛洗完澡著涼,想著回臥室給寶寶拿個衣服穿。走到臥室,卻聽到孩子的哭聲,還以為是寶寶發現媽媽不在了,鬧脾氣呢。拿上衣服,急忙回到浴室,才發現浴盆的熱水已經到了孩子的胸部了,孩子在浴盆里折騰著。
媽媽趕緊把孩子抱出來,拿冷水衝著孩子燙傷的部位。孩子看到放水的開關,便玩起來,不小心扳開了。媽媽在關開關之前,放熱水給寶寶洗澡,所以水也正好是熱水。各種機緣巧合,使得寶寶的皮膚燙傷了。
在平時家裡只有一個大人的時候,我們給寶寶洗澡一定要記得先拿寶寶的衣服放在浴室里。同時也不要忽略浴室中熱水器的溫度,我們設置的時候就不要設置的太高,適合寶寶洗澡就好。如果不小心寶寶被熱水燙到,就要立刻用冷水沖燙到的部位。
第三種情況:寶寶摔倒在浴缸里
奶奶每次都要給4歲的小新洗澡,總喜歡把小新放在大浴缸里洗。奶奶看小新今天在浴缸里玩的很開心,澡也洗完了,奶奶就出去收拾臥室了,讓小新一個人在浴室里玩會水吧。浴缸里的水也只剩一點點水,心想沒事。結果不一會小新就哇哇的叫出聲來,奶奶急忙過去看,結果小新在玩的時候,一不小心腦門磕到了浴缸的邊上。這件事告訴我們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一定不能離開寶寶。洗完澡之後,就要把他抱出來,以免在裡面發生意外。
第四種情況:浴室不要採用強光取暖
每當天氣涼的時候,我們都會開啟浴霸等強光照射來進行取暖,但是我們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一定不能在浴霸開著的時候給寶寶洗澡。孩子有可能會眼睛一直盯著強光看,最後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影響。
第五種情況:孩子身體虛弱的時候,切記不要帶孩子洗澡
孩子生病了,一直在發燒。媽媽就讓孩子去泡個澡發發汗。在泡澡的時候,孩子想喝綠豆湯了,媽媽便去煮綠豆湯了。怕浴室溫度低了,讓孩子再著涼,便把浴室的門關上了。沒想到就這一個小小的舉動,便發生了不幸。孩子發燒渾身會沒有力氣,而且浴室的濕氣重,溫度又高,就會導致孩子暈倒在了浴缸中。幸好浴缸中水很少,不然就又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