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中國成功! 尼泊爾總理辭職是印度外交成就?

@ 2016-07-26

尼泊爾總理奧利24日在制憲會議(議會)演講時正式宣布辭去總理職務。印度媒體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稱趕走奧利對印度是利好,更是「對中國干預尼泊爾的打擊」。

綜合媒體7月26日報道,7月上旬,執政聯盟中的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退出聯合政府,轉而與反對黨尼泊爾大會黨聯合。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隨後在議會提起對奧利的不信任議案。

按照尼泊爾現行法律規定,總理辭職後,議會各黨派有7天時間推選一個共同的總理候選人並提呈總統批准。在下一任總理正式產生之前,普拉昌達將暫代總理之職。奧利政府2015年10月上台,執政剛滿9個月。

印度媒體卻將奧利辭職視為印度的外交成就。印度德里電視台網站25日稱,「親華遠印」的尼泊爾總理奧利下台,一些外交觀察家認為,這是印度外交政策的展示。文章稱,奧利人氣劇降的主要原因是「親華」,使尼泊爾與印度的關係呈現「自由落體運動」。

《印度時報》25日稱,奧利試圖建立一個極端民族主義、反對印度討好中國的政府,「儘管印度總理莫迪苦口婆心與尼泊爾政府交流,但它更需要封鎖這把鈍刀來趕奧利回家。隨著普拉昌達有可能成為下一屆政府總理,印度將全力支持新一屆政府,恢復兩國戰略合作關係軌道。」《印度斯坦時報》稱,奧利的辭職意味著,時隔一年後,印度重回尼泊爾政治舞台。

奧利3月訪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圖源:新華社)

中國《環球時報》稱,從不同渠道獲得信息顯示,奧利辭職是印度干預尼泊爾政局的結果。普拉昌達是革命起家,進入政府以來一直面臨自己及所領導政黨受歷史清算問題。近期國際刑事法庭和尼泊爾國內都在提及此事,印度藉此事要挾普拉昌達退出政府。

此外,印度希望普拉昌達與尼泊爾比較親印的大會黨合作組建有利於印度的政府,打擊親華勢力。為了迫使奧利下台,印度導演了對尼泊爾邊界地區的「軟封鎖」,即不宣布封鎖邊界,但找藉口延緩進出關,甚至拒絕開關,這嚴重影響尼泊爾從印度進口所需物資,導致民間不滿。

路透社指出,奧利的辭職意味著尼泊爾這個飽受政治動蕩困擾的國家,進入新一輪的政治不確定狀態,也將對尼泊爾經濟發展造成極大影響。自尼泊爾1990年開始採用多黨制以來,已經前後更換多達23屆政府,奧利也成為尼泊爾近十年來第8位辭職的總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