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寶寶要在我們的關懷和呵護下才能茁壯成長,在寶寶的飲食上同樣要注意,有一些食物是不適宜給小孩子們吃的,各位媽媽注意了。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精靈可愛,使孩子的大腦發育良好,於是不斷地給寶寶最充足的、「精緻」的營養。然而,有哪些食物會在不知不覺中損害大腦系統,下面我們來看看常見的「損腦食品」 清單!
一、白糖
白糖是典型的酸性食品,如果飯前多吃含糖分高的食物,害處尤其顯著。因為,糖分在體內過剩,會使血糖上升,感到腹滿脹飽。長期大量食用白糖會引起肝功能障礙。它也是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很快被分解,容易引起血糖劇烈起伏,也會使腦部運作遲鈍。
在酸性食物中,對嬰幼兒身體健康危害最大的是醣類。如果孩子吃白糖過多,不僅容易發胖,而且糖汁留在牙縫裡,容易造成齲齒。如果長期過量地食用白糖,易使孩子形成酸性體質和酸性腦,嚴重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
二、精米、白麵類
精米、白麵類是日常主食,然而在製作的過程中,有益的成分已喪失殆盡,剩下的基本上只是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在體內只能起到「燃料」的作用。因此,這些食物不是益腦食品,而是一種損腦食品。「精緻」不代表有益,粗茶淡飯更有利於孩子健康發育。
轉播到騰訊微博
三、過量咖啡因
有人認為,咖啡是一種興奮劑。其實不然,咖啡因是一種生物鹼,對人的大腦有刺激作用,在咖啡作用的影響下,向大腦輸送的血液會減少。咖啡因存在於咖啡,茶,深色汽水,巧克力中,一天超過兩杯就有危險。它會減少腦部及許多器官的供血量,提早老化,而且會使腦脫水,影響思考,畢竟我們的腦是由八成的水構成。如果父母給孩子過多喝咖啡,就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
專家提醒家長,幼兒要避免接觸咖啡因,一方面腎臟代謝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排除體內咖啡因的速度較慢,且一旦上癮要戒除就很痛苦,有時甚至會出現嚴重戒斷症狀,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
四、肉食
生活中,不少父母為了使孩子身體健康,每天給孩子吃多種肉類食品,幾乎一日三餐都煮肉湯,或者是煮肉粥給孩子吃。據科學分析,人體如呈微鹼性狀態是最適宜的,如偏食肉類,則會使人的體液趨向酸性。如長年累月地積累酸性,便會導致大腦反應遲鈍。科學試驗證明,在孩子的膳食中,肉的成分偏高了,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五、人工色素
如今的兒童食品名目繁多,包裝考究,色彩絢麗,但其中一些含有色素的「彩色食品」潛伏著危害人體健康的隱患。過量或者長期食用,對兒童健康發育有害而無益。
在兒童智力發育階段,需要大量的優質蛋白質和類脂等營養元素,人工合成色素不能提供這些營養。同時,人工合成色素自身或其代謝產物具有毒性,而且,其在保存過程中還可能混進砷,鉛或其他有毒的中間產物,這些都會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和神經行為。
此外,攝入過量合成色素還可引起過敏症,如哮喘、喉頭水腫、鼻炎、蕁麻疹、皮膚瘙癢以及神經性頭痛等;某些人工合成的色素作用到人的神經,會影響神經衝動的傳導,從而導致一系列的症狀。
建議家長嚴格控制兒童飲食,讓兒童多吃一些天然食品,買加工食品時盡量選擇不加任何人工添加劑的食品,避免人工色素的影響要從日常飲食中註意,在購買一些顏色鮮豔的食品或飲料時要慎重,不要選擇顏色太過亮麗的加工食品,還要養成閱讀食品配料表的習慣,注意裡面是否添加胭脂紅、檸檬黃、日落黃等合成色素。
六、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在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一旦過高就會轉變成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當寶寶吃了過量味精後,還容易導致體內缺鋅。
大腦發育從胎兒時就已經開始了,所以孕媽也要注意補充營養(營養食品)物質,特別是DHA及葉酸的補充。
寶寶的飲食習慣要從小養成,盡量保持體內的酸鹼平衡,酸性食品是指含有在體內能形成酸的無機鹽(如磷、硫和氯等),鹼性食品指含有在體內能形成鹼的無機鹽(如鈣、鈉、鉀和鎂等)。通俗點說,酸性食物是魚肉類及精食類,鹼性食物則是水果及蔬菜類。要特別提醒的是:酸鹼是指食物的性質而非味道。
七、巧克力
巧克力是一種高能量食品,但不是孩子的營養佳品,絕不能貪食巧克力。因為巧克力主要含有糖和脂肪,貪食巧克力會損傷小兒食慾,達不到營養的目的,反而常發生厭食症,使孩子的體型又瘦又小。巧克力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含量低,由於缺乏這些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貪食巧克力就會影響少兒大腦的生長發育,妨礙神經膠質的增殖,使智力落後。
八、泡泡糖
泡泡糖嚼起來特別香甜。含在口中咀嚼,可使頜骨和牙齒得到協調發育,有利於牙齒的健康生長。泡泡糖的主要成分是橡膠和增塑劑。增塑劑的代謝產物苯酚,在消化道被吸收後,對腦的發育不利。所以,泡泡糖也不可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