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蘭德智庫在今年6月對世界可能爆發的局部戰爭進行了推演,得出了一個十分樂觀的結論:利用美軍7個空軍聯隊就可以摧毀中國空軍半數飛機。而至於中國海軍,蘭德智庫亞太中心研究主任歐文霍特則認為,憑藉美軍3-4個航母戰鬥群的大軍壓境和全力突擊,其在開戰後不到一個小時內就將被全部消滅。
蘭德智庫對以上結論的解釋是:中國目前仍然沒有可以用於實戰的航母,其「遼寧」號只是一種象徵意義和訓練艦,並不能作戰。中國海軍真正依仗的則是其比較先進的052B\C\D驅逐艦,但這些驅逐艦,甚至包括054A型護衛艦,其實都是防空艦,對海攻擊能力並不出眾:美軍完全可以無所擔心的從航母上釋放艦載機。而至於中國海軍的潛艇部隊,蘭德智庫則認為在美日聯合的驅逐艦隊強大的反潛力量面前,其也基本喪失了攻擊美軍航母戰鬥群的機會。
也就是說,蘭德智庫認為,從開戰一開始中國海軍就處於完全的守勢,並缺乏對海遠程攻擊能力。美軍3-4個航母戰鬥群可以傾其全力釋放出近150架戰鬥機和攻擊機,連同從沖繩等地起飛的戰術飛機和從關島、日本本土起飛的重型機,組成300-400架的超強大攻擊波次——這樣規模的戰機群完全可以打掉一個中等國家的全部空軍和空防力量——從而徹底突破中國艦隊的防空網絡並將其送下海底。
美國人的這種設想雖然誇張,但也指出了一個問題:我軍在缺乏航母的同時,也缺乏類似蘇聯海軍「基洛夫」或者「光榮」級那樣具備強大遠程反艦能力的大型水面艦艇,導致對海攻擊能力較弱。這的確是我們在以後的海軍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彌補的。
但中國海軍真的沒有遠距離攻擊美國航母的手段了,以至於只能徹底被動防禦,甚至「在一個小時內就被敵人幹掉」了麼?顯然是不可能的。我們的遠程攻擊手段,主要是海軍航空兵和潛艇部隊。
我海軍航空兵和空軍的對海力量主要以大型的轟6K\H和中型的SU30MK以及飛豹A為主。轟6可以攜帶遠程超音速反艦飛彈或者巡航飛彈進行突擊,而SU30MK和飛豹儘管在掛載能力上比不上重轟,但速度和低空掠海能力卻特別出眾。根據演習的推算,20餘架飛豹組成的攻擊波次進行反艦飛彈齊射就可以撐爆美國人引以為豪的宙斯盾系統。而且航空兵力無疑比海上艦艇更加靈活,也更加隱蔽。哪怕就是防空網絡漏過了一架攜帶反艦彈的飛機,那麼對於航母來說也是毀滅性的。
俄羅斯人在90年代就驗證了這一點。當時俄軍兩架SU24「擊劍手」式戰鬥轟炸機在起飛後即保持戰時狀態的無線電靜默,然後以超低空掠海的方式對靠近俄羅斯海域的美國航母編隊進行模擬突擊,結果是當俄國飛機飛到美國航母頭頂的時候美國人才發現他們。這兩架SU24隨即以標準的投彈姿勢進行了俯衝,然後快速拉起飛走。直到這時美國人才回過神來,緊急派出飛機升空攔截,但早就追不上別人了。如果在戰時,這艘航母早就被送入海底了。如此也證明,海軍航空兵強大的反航母能力。俄軍此舉也徹底刺破了美軍航母艦隊防空不能突破的牛皮。
我潛艇部隊同樣具備發射大量反艦飛彈的能力,再加上隱蔽性強,攻擊力也不能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