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關鍵時刻又出手了 這次救的是中國

@ 2016-07-25

美國國務院批准同意向日本出售246枚標準-2艦對空飛彈。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在聲明中表示,日本是東亞和西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政治經濟大國之一,也是美國「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關鍵民主夥伴」。美國扶植日本作為其東亞利益代理人的意圖再清楚不過。雖然北京口頭上不示弱,但美日同盟的實力不容小覷。在這關鍵時刻,俄羅斯成為了中國堅強的後盾。

俄羅斯衛星網7月23日報道,西部軍區波羅的海艦隊新聞處信息保障部門代理負責人安德烈·別斯帕雷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技術裝備已抵達俄境內「海上登陸-2016」國際比賽舉辦地。

別斯帕雷說,「(解放軍)軍事梯隊包括4輛步兵戰車和3輛輔助軍事運輸工具,渡輪把它們運抵波羅的海城市的港口,以便接下來卸到加里寧格勒州波羅的海城市火車站。」

中國軍事技術設備抵達加里寧格勒州參加「海上聯合-2016」

另有媒體報道,俄羅斯將在今年中俄「海上聯合-2016」軍演將出動四艘主力戰艦,並很可能在日本海、東海及南海與中國進行大規模的聯合軍事演習。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出口中國的SU35戰機和S400防空飛彈將於今明兩年交付首批給中國。

普京選擇在北京遭群狼圍攻之時站出來,力挺中國,這不僅顯示出中俄間深厚的兄弟情誼,更重要的是普京看到了機遇,想要搭上中國強國夢的「順風車」。

出於俄羅斯自身利益的考量,普京選擇與中國站在同一陣線(圖源:Reuters/VCG)

自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世界博弈的焦點都是在美俄之間進行。雖然其它國家也有參與,但總體上說只是「跑龍套」,主角仍是美俄。在此期間,俄羅斯雖然最後頂過去了,但卻承受了巨大的戰略壓力,經濟上損失也非常巨大,代價沉重。如今,美國有在西邊收縮,將中國作為較量的對象,這對俄羅斯來說是樂見其成。

美國決定重返亞太,中國成為了比俄羅斯更大的「潛在敵人」。雖然俄羅斯因為東北亞的因素也必然會參與到新一輪博弈當中,但對陣格局顯然變成了中國在前俄羅斯在後,俄羅斯承受的戰略壓力要小得多,消耗也要小得多。

2013年莫斯科航展上展出的蘇-30SM戰機

俄羅斯甚至還可能從這種博弈中獲利。舉個簡單的例子,由於中美在亞太博弈俄羅斯戰略壓力減輕,那麼俄羅斯就可以先暫緩裝備更多先進武器,轉而向中國等國出售武器以賺取外匯,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美國和日本在東海向中國施加更大壓力,又在南海挑事,這必然會提高中國及南海個別國家的軍備需求,俄羅斯可以向中國、越南等國出售武器以改善俄羅斯軍工企業的經營壓力。

當前局勢下,中俄在日本海、東海和南海進行軍事演習以顯示兩大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影響力。對中國來說,中俄聯手有助於對沖美日的政治和軍事壓力,同時可以凸顯中國在該地區的控制能力。

對俄羅斯來說,借中國之力拓展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對俄羅斯進一步拓展在西太平洋的空間有莫大的好處。特別是在南海地區,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該地區影響非常小,現如今可以藉機進入南海發揮影響力,對俄羅斯來說有非常大的好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