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若真在南海開戰:美軍可能損失1艘航母
澳媒稱,如果因南中國海爭端而爆發戰爭,誰能贏?
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網站7月21日文章,十年前,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是毫不含糊地支持美國獲勝。雖然今天的勝算依然倒向這個超級大國,但軍事專家說,贏得這場戰爭的成本將會很高,中國可給美國造成一些真正的損害。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文章稱,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情形。多數分析師認為,中國和美國之間因南中國海而爆發常規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恰恰是因為其後果很嚴重。
中美爆發戰爭將會分裂整個世界,導致全球經濟陷入癱瘓。因此,這是一個不大可能出現的情形,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那麼,在戰爭的情形下,中國能跟美國抗衡嗎?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文章稱,純粹從火力、經驗和武器方面說,美國領先中國十年。但是,中國正在縮小差距,其真正的軍事投入預計要比官方預算高。
蘭德公司說,在未來的5至15年里,如果雙方繼續保持現有的防務開支,「亞洲將見證美國霸主地位的逐漸消退」。中國一直在增加反艦飛彈的儲備,作為其迫使美國退至海上更遠地方的戰略的一部分。
去年9月,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盛大閱兵中,中國揭開了其最新武器裝備的面紗。
其中展示的一種飛彈就是「東風」-21D飛彈,可攻擊移動中的艦艇,飛行速度10倍於音速。它被稱為「航母殺手」。檢閱中的另一種飛彈是掠海飛行的「鷹擊」-12。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略研究專家休·懷特說:「美國的武器多得多,也好得多,但這不是關鍵問題。關鍵問題是怎麼才能阻止對手?中國的軍力發展一直十分側重於發現並擊沉美國艦艇。」
「十年前你會說,美國有必勝的實力。現在,美國面臨招致巨大損失的可能性……甚至有可能會損失一艘航母。」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懷特說,自1996年以來,中國一直在集中力量開發潛艇、反艦飛彈和靈活的巡邏艇,力圖阻止美國向本地區投放海軍力量。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執行所長彼得·詹寧斯也認為,中國已制定了一項儘可能讓美國軍隊遠離中國大陸的戰略。他特別提到「東風」-21D飛彈「對任何敵軍來說絕對是個危險」。他說:「中國一直專注於提高美國的成本。」
不過詹寧斯說,中國目前還敵不過美國,而美國還有日本自衛隊的額外支持。「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過去十年里走過了漫長的道路,成為一支可信的地區部隊,但他們遠不及美國軍隊的實力。」
這種能力從美國6月份派出兩個航母戰鬥群到菲律賓海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這是在海牙仲裁庭裁決公布前的一種實力展示。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詹寧斯指出,「約翰·斯滕尼斯」號航母和「隆納·雷根」號航母的空中實力相當於整個澳大利亞國防軍的空中實力。每個航母戰鬥群周圍的艦艇都比澳大利亞整個海軍更強大。
新南威爾斯大學中國安全問題專家張劍說,中國優先考慮的重點是能「給美國以足夠的傷害,迫使美國不願介入」。他說:「中國威懾能力的關鍵是潛艇和彈道飛彈。很難評估中國的軍事能力,因為所有武器都沒有真正測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