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次日,蔡英文登艦鼓勵台灣海軍捍衛太平島,接著台軍「迪化艦」真的就出發護土去了。蔡英文對南海沒有情感,甚至有反感,但是她不說。無論如何,當時大陸網民一片叫好,微信甚至盛傳:「過了70年,還是國軍負責正面戰場。」
蔡英文的「台獨」記錄斑斑可考,她的大陸政策除了緩兵之計,沒有其他內容。但是如今,她為形勢所迫,不得不臨時表演對太平島捍衛,但這就已足讓愛國網民捐棄前見,為她其實虛與委蛇的捍衛姿態,鼓掌叫好。大陸各界對台灣的情感,可見一斑。
不要看大陸網民對「台獨」喊打喊殺,這樣高姿態藏有兩面性。一面是冷靜的,另一面是情感的。蔡英文當選以來,乃至於就任後,對大陸沒有絲毫熱情,反而還在與同仁互動時,每聞中國就流露厭惡,以至在政策上的表現極為冷漠,所提出的政策模稜兩可,總是影射多重解釋。
可以說,蔡英文的「台獨」圖謀是陽謀,她設想能利用華府與東京提供的平台,在國際上立於不敗,以拖待變。對此,大陸網民焉有無法看穿的道理?遑論學術界與政策界,都已在做最壞打算。
情感上,大陸網民與各界卻在潛意識裡隨時想要擁抱台灣,幻想「台獨」有朝一日會幡然悔悟,口頭上要懲罰,但心中卻不肯放棄。留得一絲浪漫憧憬在,「台獨」有朝一日需要的話,不論真心假意,大可欺之以方,博取同情。
就像蔡英文站穩太平島的立場後,即便沒有與北京合作的任何可能,甚或將繼續配合華府從側翼掣肘北京,大陸網民在心態上卻準備好要接受蔡英文回歸。他們知道蔡英文堅定不移與詭譎多端,但忍不住仍要畫餅充飢,給她掌聲。
「台獨」隨時可獲原諒。除了他們偶有不經意的言行,看似與大陸相向而行,就令人雀躍不已外,縱使沒有任何動搖跡象,北京也會周期性地如同大赦般,對「台獨」伸出橄欖枝,提供另一次機會,號召他們自行易幟。而「台獨」之中,偏偏每回就有投機之輩出來占便宜,然後復態故萌。
如此仰賴在理智上認清「台獨」,卻在情感上隨時開放的大陸人民,「台獨」能仰賴多久呢?大陸人民容忍「台獨」反反覆覆,言而無信,又能容忍多久呢?蔡英文就任以來,不論是「台獨」的哄騙或大陸的容忍,都有其限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台獨」的信用愈來愈差。
如果說,蔡英文堅持「台獨」不放鬆,不退讓,大陸人民就算對她進行激烈鬥爭,未必從人格上討厭或藐視她。然而,新近一些發展,使得大陸整體容忍度下降,過去那種對「台獨」抱有幻覺,因而採取周期性放寬的情感基礎,正在流失殆盡:
一、一連串破案直指台灣是騙子充斥的社會,且專門騙取無辜大陸人民血汗錢。
二、蔡英文及其團隊親日親美的表現,在對岸造成令人不齒的漢奸形象。
三、「台獨」實行文化與政治清算,已非過去那個隨時悔悟都可獲得同情的對象。
四、對陸生與陸配歧視繼續,且言語充滿輕佻與仇視,難以培養對台人的情感。
簡言之,讓大陸對「台獨」真正厭惡的,還不是「台獨」立場的本身,因為中國政治文化中沒有絕對的立場,人親血親,立場豈應是人生的終極意義所在?對「台獨」抱有情感上的憧憬,以及周期性的政策放寬,出於此理。
令人厭惡的,恐怕是當前「台獨」領導階層過多的狡詐、無情,於是而失去大陸人民心目中的人性。這樣的「台獨」文化又因為民情浮誇、自戀,寄望大陸垮台,認為大陸沒種,而不再是隨時可同情、可回歸的自己人,而變成隨時可懲、可恥的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