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登:曝光NSA機密後我從未想過會活下去

@ 2016-07-23

當愛德華·斯諾登泄露美國NSA高度機密之後,他改變了全球間諜工作的方法。現在,愛德華·斯諾登在俄羅斯家中通過網際網路視頻出席聖地亞哥動漫展開幕式。愛德華·斯諾登在連線視頻當中表示,他在2013年6月在香港酒店當中將NSA秘密透露給英國衛報記者的時候,根本沒有想過是否可以離開房間,或者是否可以活下去。

愛德華·斯諾登表示,他當時就是想向外界公布NSA大規模的監聽計劃,並且準備向世界尋求正義。而任何間諜小說的讀者都會做出判斷,斯諾登很快就會死於非命。對此,愛德華·斯諾登表示他從來沒有想過他會得救,甚至無法走出夏威夷飛到香港和記者碰面。

斯諾登泄露NSA稜鏡項目,這個項目可以隨意閱讀郵件,視頻聊天,照片和文件,讓政府通過一些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獲得私人信息。三年之後。矽谷公司包括蘋果,谷歌和雅虎等等,在外界壓力下,加緊在加密和私密性方面的努力,反對政府使用間諜手段訪問用戶數據。

《資料補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愛德華·約瑟夫·斯諾登 (英語:Edward Joseph Snowden,1983年6月21日-)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職員,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外判技術員。因於2013年6月在香港將美國國家安全局關於稜鏡計劃監聽項目的秘密文檔披露給了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遭到美國和英國的通緝。2013年6月23日,斯諾登離開香港]前往莫斯科,俄羅斯給予他一年臨時難民身份。2014年8月7日,斯諾登獲得俄羅斯三年的居留許可證

美國法院在2013年6月14日發出正式起訴斯諾登的臨時拘捕令,並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拘捕斯諾登並引渡返美國,但美國政府至6月21日才將臨時拘捕令公開。

美國國家安全局已向美國司法部申請對斯諾登的行為進行犯罪調查。國家情報總監James Clapper說,斯諾登的「魯莽的披露」已經在媒體中造成「顯著的錯誤印象」。]在斯諾登的身份公開前,美國眾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主席Mike Rogers對告密人的評價是「我絕對認為他們應受到檢控」。

斯諾登的雇用者博思·艾倫·漢密爾頓發表了一份聲明,譴責他的行為是「令人吃驚的」和「對我們公司的行為準則與核心價值的嚴重違犯」。

1971年向《紐約時報》透露五角大樓秘密文件的丹尼爾·艾爾斯伯格說斯諾登「為這個民主體製做出了巨大的,無法估量的服務」,並說自己等了數十年才看到「這樣一位真正準備好以公民身份為他的國家冒生命危險的人,顯示出戰場上的人們該有的勇氣」。

斯諾登身份公開後不久,白宮網站上出現了一則請願,要求「對斯諾登的任何與披露國家安全局秘密監聽項目的犯罪行為或可能的犯罪行為給予完全的,自由的,以及絕對的寬恕」。

美國眾議院國家安全委員會原主席,共和黨籍的彼得·T·金,呼籲從香港引渡斯諾登;香港與美國之間存在引渡協議,但該協議有排除政治犯罪的條款。

美國著名電台主持與政治評論家邁克爾·薩維奇表示,斯諾登本人為維護人權所做出的貢獻應該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2013年6月22日有報道稱美國政府對斯諾登以間諜等罪名提出刑事起訴,並要求香港政府對斯諾登發出臨時拘捕令。 2013年6月23日斯諾登離開香港乘機飛往俄羅斯,不久香港政府發表聲明證實斯諾登已經離港,並已經將此事通知美國。而後美國廣播公司編輯喬恩-威廉士在其twitter上透露,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已經通知俄羅斯政府,斯諾登持有的美國護照已經被註銷,美國希望俄羅斯以沒有合法旅行證件為由驅逐他。後美國國務院證實了消息。

共和黨前議員Gordon Humphrey發郵件給斯諾登,表示支持他曝光行動,認為美國政府違憲。

事後,美國政府不滿特區政府做法,並就當中細節各執一詞。起初,美方表示未曾收到港府知會資料不足,以及斯諾登的護照已被註銷,暗指是港府蓄意放行。及後,美方承認港府曾詢問有關資料,但直指港方旨在拖延時間,更聲言事件將影響港人赴美免簽證的計劃。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文特雷爾被問及,事件會否影響香港人赴美免簽證計畫,他回應指,在重要問題上合作破裂,會影響免簽證計畫。

美國駐港總領事楊蘇棣表示,他預計斯諾登事件不會影響美國給香港人免簽入境的政策。香港處理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合同工斯諾登事件的手法,影響美國與香港的關係,但他認為,受損的信心可以修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