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呱呱落地後,最初最需要的食物便是母乳。母乳能否成功喂養,關係著孩子的健康,也關係著媽媽們產後的護理,媽媽們必須重視和關心。那麼,媽媽們要如何進行成功的母乳喂養呢?
母乳喂養要三早
一、「三早」喂奶: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
分娩後寶寶的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是母嬰之間第一次的情感交流。但由於產後幾天的少乳期,使許多母親喪失了喂養的信心。如何使媽媽們堅持母乳喂養呢?這就需要媽媽們緊緊把握好母乳喂養的「時間關」了。
媽媽們需注意:
1、產前準備。合理膳食、不偏食,平衡營養以保證孕婦的需要,維持母體正常代謝,促進胎兒和乳房的發育,為分娩和哺乳做好準備。還有,懷孕期間需進行乳房檢查,發現乳 頭內陷或平坦時及早糾正,可經常按摩,向外牽拉乳 頭。
2、在出生後半小時內給予嬰兒早接觸、早吸吮,除母乳外不添加任何食物和飲料包括水。這樣便能強化嬰兒的吸吮能力,通過早吸吮刺激乳 頭神經末梢傳入垂體前葉,促使乳腺提早分泌乳汁,提早充盈乳房,保證新生兒能吃到足夠的母乳,不添加任何代乳品。
3、嬰兒在出生後最初的4—6個月應完全接受母乳喂養,除有醫學指征的嬰兒以外。
二、哺乳姿勢,怎麼舒服怎麼來
母親姿勢
1、體位舒適, 喂養 可採取不同姿勢,重要的是讓母親心情愉快、體位舒適和全身肌肉鬆弛,有益於乳汁排出。
2、母嬰必須緊密相貼,無論嬰兒抱在哪一邊,嬰兒的身體與母親身體應相貼。
3、防止嬰兒鼻部受壓,須保持嬰兒頭和頸略微伸展,以免鼻部壓入彈性乳房而影響呼吸。
4、母親手的正確姿勢:應將拇指和四指分別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個乳房喂哺。避免「剪刀式」夾托乳房(除非在奶流過急,嬰兒有嗆溢時),那樣會反向推乳腺組織,阻礙嬰兒將大部分乳暈含入口內,不利於充分擠壓乳竇內的乳汁。
喂養姿勢要舒適
嬰兒姿勢
1、正確的含接姿勢,每次喂哺先將乳 頭觸及嬰兒口唇,誘發覓食反射,當嬰兒口張大、舌向下的一瞬間,即將嬰兒靠向母親,使其能大口地把乳暈也吸入口內。
2、嬰兒要躺舒服了,嬰兒的嘴及下頜部緊貼乳房,身體緊靠母親,注意嬰兒不應該扭轉頭和脖子來吸乳,他們的頭應該枕在母親前臂或者肘窩裡,母親的前臂托住他們的背,手托住屁股或者腿。
3、出現典型的頜部動作,頜部肌肉緩慢而有力,伴有節律地向後做伸展運動,直至耳部。如出現兩面頰向內縮的動作,說明嬰兒含接姿勢不正確,一旦發現寶寶的銜乳方式不對,應該用小手指伸進寶寶下唇和乳房之間,斷開銜接,重新來過。
三、最好母子同室,力爭做到頻繁哺乳
最理想的情況是出生後媽媽和寶寶同室相處,不必依靠護士定時定點地把孩子抱過來,而是任何時候都可以喂奶。寶寶頻繁的吸吮有助於乳汁的分泌。吸吮得越勤,乳汁分泌得越旺盛。若是寶寶適應了奶嘴的輕而易舉,那麼對母體和寶寶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最好母子同室
媽媽們需注意:
1、不使用奶瓶,奶嘴和安慰奶嘴,按需哺乳能保證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滿足新生兒的口欲及心理需要。嬰兒頻繁有效的吸吮,有助於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加速產後子宮的復舊,並有效預防奶脹。
2、除有醫學指征的嬰兒以外,父母或者老人都應儘量不要給新生兒喝葡萄糖水,喂上奶粉,或者找其他代乳品添加物滿足寶寶的胃口以及吸吮要求。
3、如新生兒脫水或低血糖必須喂一些代乳品時,一定要讓寶寶先吸吮媽媽的奶 頭,然後再喂糖水或奶粉。可以在寶寶吮吸媽媽乳 頭的同時,一小袋代乳品通過一根細小的管子緩緩流入寶寶口中,而這也是為了讓寶寶養成習慣——必須經過吸吮的努力,才能吃到東西。
陪伴寶寶快樂成長——哆啦育兒(微信號:doloryuer)。關注微信公眾號每天都可以獲取更多的孕期、產後、新生兒護理、育兒、瘦身、坐月子等知識,哆啦育兒,會一直陪伴著你和寶寶。讓寶寶像哆啦一樣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