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中國手機市場正步入一個深度調整期。小米、聯想、中興、酷派的衰退,OPPO、VIVO、華為的暴走,樂視、360的興起,一加、錘子、魅族的不溫不火,大可樂、iuni的倒閉,都是這一調整期的表現。資深IT網際網路觀察家、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認為,未來3年將重構手機市場新格局。
既然是重構,也就是說,當下的手機市場競爭格局並不穩定,處於漸進式演變過程中。看似群雄逐鹿的手機市場,未來3年的競爭格局將趨於穩定。簡單做下分析:
雖然華為一直對外說自己的目標是趕超蘋果和三星,但客觀地看,華為3年內最現實的目標是成為中國市場的超級霸主。目前華為的整體銷售體量已經超過了小米、OPPO、VIVIO,但應該說差距並不大,華為要做的就是甩開與者三個品牌的距離。
在IDC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OPPO手機出貨量僅次於華為,排名第二位。更是聯手競爭對手vivo把小米給排擠出了前五。
我看好華為未來3年會繼續擴大與以上三個品牌的差距,主要原因在於:華為目前的領先優勢主要是技術,並沒有完全發揮渠道和品牌方面能量。
目前運營商渠道再次回歸品牌視野,華為在這方面其實比其他品牌更具優勢;而開放渠道,無論是自建還是與第三方合作,華為都有著更大的潛力。一旦這些潛力釋放,會進一步拉大與OPPO、VIVO的差距。
另外,華為其實在品牌方面並沒有釋放出最大的能量,隨著華為發力科技與時尚、人文的結合,告別了之前較為單一的技術形象,更具潮流感、時尚感,則將帶動華為品牌的進一步上升。
相對來看,OPPO、VIVIO的渠道能力已快到極致,技術能力又不能與華為相提並論,很難再往上走。
小米其實不值得分析了,其走下坡路已經大勢所趨,無可避免。小米的核心競爭力已經在諸多品牌的衝擊下,蕩然無存,而品牌的屌絲屬性卻無法扭轉,在智慧型手機的紅利期結束之後,只會加速衰退。
新興品牌中,唯有樂視值得期待。一方面, 樂視控股酷派已經是時間早晚問題,樂視+酷派的組合,簡直就是天作之合,一軟一硬,足以產生漂亮的化反。值得一提的是,樂視移動總裁馮幸是運營商專家,在渠道建設和開拓方面具備深厚的功力,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僅僅是三大運營商渠道,樂視自有品牌手機的銷量就能達到1500萬台-2000萬台。如果再加上酷派的4、5千萬台的年銷售規模,三年內樂視+酷派的組合,躋身國內三甲當無問題。
360在老周的帶領下,在手機的征途中顯得磕磕絆絆。3年內要想有很大的作為,比較困難。但老周做手機很篤定,再加上私有化后里360回歸A股,在資本上會進一步助力手機業務的發展。360手機的渠道能力、品牌能力、硬體技術能力都有待進一步提升,因此3年內應該還會處於跟隨的第二集團。
魅族手機有可能會加速倒退。魅族的問題在於其已經被資本裹挾,無論是產品還是營銷都過於激進,這導致產品品質的下降,高逼格的品牌調性的逐漸喪失。這一點,和走下坡路的小米其實很像。看似出貨量在增長,但其實是透支了市場、品牌。
一加和錘子,其實是小而美的品牌。但在大浪淘沙、群雄逐鹿的當下,他們很難持續發展。一加和錘子的問題在於有限的行業口碑無法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銷量。百萬部左右的銷量,根本無法與360、樂視們競爭,若沒有BAT們的資金支持,公司將難以為繼。
綜上,不客氣的說,錘子、一加如果不有大的轉型動作,3年內死掉並不意外。華為會進一步拉大與小米、VIVO、OPPO的差距,形成一超——華為,2強——OPPO+VIVIO,樂視+酷派的格局。小米將淪落為第二集團,和360、中興、聯想們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