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問題上,美國也開始講「自古以來」?
當地時間7月19日,美國海軍新聞網站刊出退役海軍少將麥可∙麥克德維特(Michael McDevitt)的文章,文中罔顧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的事實,以及各國對他國間領土爭議一般不持立場的國際慣例,竟稱黃岩島和南海其他島嶼不同,是美國繼承自西班牙、後轉交菲律賓的「無爭議領土」,並處於美軍武力保衛下。文章還提到,美國認為中國有在黃岩島「種島」的可能,對菲律賓和駐菲美軍基地威脅極大。
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人最早發現並命名黃岩島,元朝起將其納入中國疆域並長期管轄。據《美西巴黎條約》等國際條約及現代菲律賓地圖,它不在菲律賓版圖內;中華民國政府曾長期主管黃岩島,美國也長期承認它屬中國。
觀察者網編譯美國海軍新聞網站《現在是否是對黃岩島採取立場的時機?》一文如下,讀者可自行評判。
美國海軍新聞網報道截圖
2016年初,黃岩島(美稱斯卡伯岩礁)突然成為了美國官方的核心關切。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很可能要在黃岩島「種島」,就像他們在西沙、南沙群島所做的一樣。中國一些網站上的衛星照片顯示,中國很可能在黃岩島上採取與渚碧礁和美濟礁上一樣的策略。
如果一個裝備有先進雷達和全套現代化偵監系統的黃岩島機場建成,其戰略意義是顯而易見的。正如阿拉斯加州參議員丹·沙利文(Dan Sullivan)所說的那樣,黃岩島機場若建成,將使菲律賓全境,包括駐菲美軍基地,被中國的雷達全天候監控。
儘管中國有無此意還不得而知,但華盛頓方面顯然已有這方面的考慮。無論國防部得到的信息是什麼,美國已經開動了所有宣傳機器,勸阻北京方面採取這樣的行動。黃岩島,是控制中國南海的東北大門,距蘇比克灣僅150海里,如果這個地方變成了能夠起降噴氣戰鬥機的解放軍空軍基地,將使中國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的可能性大增。
對此,美國的回應包括,派遣一支小型空軍部隊前往菲律賓(可能指6月美國派遣4架電子戰飛機前往菲律賓,觀察者網注),以及國防部長卡特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詞時提到的,在2016年的3月至5月,在中國南海附近部署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卡特說,黃岩島,與中國南海的其他存在主權爭議的地區一樣,可能爆發軍事衝突,尤其是考慮到其地理位置如此靠近菲律賓,對美國尤為重要。
美國參議員沙利文製作的南海局勢示意圖
另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今年3月31日的核安全峰會上,也向習近平主席提到了黃岩島。報道稱,據一位掌握細節的美國官員透露,歐巴馬當時「警告」習主席,不要在黃岩島採取行動,也不要劃設防空識別區。這名官員出於外交事務考慮,不願公開自己的身份。
事實上,在2016年3月至5月圍繞黃岩島的一系列軍事對峙行動,已向中國傳遞了一個清晰信號,美國將黃岩島視為不同於南海其他島礁的特殊地帶。儘管美國官方宣稱,對於包括黃岩島在內的南海島礁主權爭議中,美國不持立場,但事實上,在非官方層面,美國的態度是不一樣的。由於黃岩島既不在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範圍內,也不是大陸和台灣宣稱擁有主權的沿海島嶼。而且,美國已在此「實際控制」了50年以上。
「實際控制」,雖然在中菲之間的其他島礁爭議案例中,不是具有決定性的證據。在那些爭議中,(中國提出的)所謂歷史上許多航海者在地圖中標示該區域,只是為了說明這是一個航行危險區。中國和菲律賓的漁民在該地區的活動,同樣不是有足夠法律效力的證據。
但黃岩島不同,美國海軍歷史上的行動,以及菲律賓官方對於該礁岩的調查,才使得此處成為安全航行水域,這構成了有力的「先占」證據。菲律賓官方自上世紀60年代起,就在這一區域打擊走私,還有其他執法行為,這些都構成了對於該礁岩的「實際控制」。
美西戰爭·馬尼拉之戰(一日本藝術家根據目擊者描述創作的木版畫)
美國海軍將該礁岩用作軍事用途的歷史,同樣是該礁岩屬於菲律賓的有效法律證據。儘管菲律賓聲明,他們現在的聲索要求與西班牙和美國歷史上的糾葛無關(指美西戰爭,1898年,美國為奪取西班牙屬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而發動的戰爭),但美國政府認為,美國歷史上對這些島礁的占領和使用,均可視為代理菲律賓實施,在1946年菲律賓完全獨立前,美國是菲律賓人民的合法代理人。
總而言之,在法律上美國政府支持菲律賓對於黃岩島的主權訴求,並無任何障礙。《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顯然覆蓋黃岩島,將在政治和安全事務上發揮作用,制止中國可能的建島行為。考慮到中國的民族情緒正因南海仲裁案而高漲,菲律賓杜特爾特政權可能與中國就黃岩島達成某種交易,美國此時直接介入可能並不是一個恰當的時機。但美國可以將這張牌握在手中,視情況打出。
除非美國海、空軍整整三個月圍繞黃岩島的巡航行動只是虛張聲勢,否則,華盛頓方面就是已經確定,黃岩島對於菲律賓和美國的安全利益極其重要,值得為此承擔與中國發生衝突的風險。(原文完)
馬尼拉之戰美軍旗艦奧林匹亞號
據觀察者網查閱公開資料,美西戰爭是1898年,美國為奪取西班牙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而發動的戰爭。在亞洲戰場,美國艦隊經過在香港的精心備戰,於1898年4月30日進入馬尼拉灣,翌日消滅西班牙艦隊,並在菲律賓當地起義軍的幫助下,迫使馬尼拉的西軍投降。但在廢除西班牙殖民統治以後,美政府卻背棄支持菲律賓獨立的諾言,宣布對菲實行軍事占領,引起菲人民的強烈反抗。此後3年,美國對菲起義人民進行了殘酷的軍事鎮壓。在戰爭過程中,美軍還奪取了其他一些戰略要點,包括太平洋上的重要戰略島嶼關島。時任美國海軍副部長的西奧多·羅斯福在這場戰爭中戰功赫赫,後於1900年成為美國副總統。
原文作者麥克德維特曾任美國海軍常駐太平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群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