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建跨國高鐵,日本韓國你們別跟中國搶生意好麼

@ 2016-07-22

這兩天,新馬高鐵成為了熱門話題,說白了只是一個跨國鐵路,但是卻成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兒,不甚理解?這件事究竟有多敏感、多嚴重,究竟是政治問題,還是簡單的外交問題,畢竟政治連著外交,外交影響著政治,兩者相輔相成,不是一句話說的那麼簡單,今天就簡單扒一扒這條跨國鐵路的淵源。

先說說當前的熱議!

前天,李顯龍總理到馬來西亞行政首都布城進行旋風式訪問,與馬國首相納吉共進午餐後一同在其官邸見證兩國代表簽署的新隆高鐵諒解備忘錄。文件由新加坡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以及掌管馬國經濟策劃局的首相署部長阿都拉曼達蘭簽署。

按照備忘錄的內容,銜接新加坡和吉隆坡、預計能分別在90分鐘內直達兩地的新隆高速鐵路,建造工程預計兩年後啟動,最快在2026年通車。也就是說高鐵建成以後,到吉隆坡只需90分鐘,比驅車快近2倍。這對於兩國來說都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自我感覺最起碼,兩國的旅遊線路完全打通血脈,真正實現了跨國旅遊、資源共享,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十分不景氣的壓力下,對於旅遊者和兩國來說,絕對是雙贏!對旅遊者可以花更少的錢,旅行更多的地界;對兩個國家來講旅遊收入肯定更是相得益彰!

全長約350公里的新隆高鐵共設八個站,其中,位於裕廊東的新加坡終站、柔佛州的伊斯干達布蒂里(Iskandar Puteri)站,以及距離吉隆坡市中心約四公里的大馬城(Bandar Malaysia)終站,都將設有關稅、移民及檢疫設施。結束了一場馬拉松比賽!

再聊聊,這場特別的馬拉松!

早在2011年就傳出新加坡至馬來西亞之間要建設高鐵的計劃,包括德國西門子在內的多家高鐵企業都表示了興趣。2013年2月19日,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聯合發布了新馬高鐵計劃。北起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南至新加坡,全長354公里。李顯龍總理表示,高鐵建成後,將改變新馬兩國人民旅行、經商和交流方式,也會改變新加坡和吉隆坡兩個城市關係。由於新馬出入境檢疫同設一處,搭客離境時通關一次即可,過程如同銜接英國倫敦和法國巴黎的歐洲之星(Eurostar)高鐵服務一樣便捷,人們可以在1天之內,輕鬆往返於兩城之間。

眾所周知,1965年以前,新加坡曾是馬來西亞聯邦的一部分,分治後兩國外交、經貿關係一直微妙,高鐵計劃一旦實現,對雙邊關係的根本改善有很大幫助。一些專家認為,這條高鐵是可行的,中國在這方面已提供很好榜樣,馬來西亞政府正致力於開發伊斯干達特區,而新加坡是這個毗鄰特區最重要的投資者之一,雙方都有許多國民在對方國土上工作,高鐵的興修會帶來更大便利。

這次備忘錄的簽約,也結束這個長達5年的馬拉松,5年代表什麼,奧運會舉辦了一屆、世界盃踢了兩屆,再等等又是一屆奧運會!

喜從而來?

兩國便利的事就不多說了,剛剛上面說的已經夠了!其他的,高鐵建成以後,有望製造3萬個就業機會。看清楚是3萬個,對於新加坡最近瘋狂的裁員來講,這就絕對是再好不過的消息,政府能夠減輕多少壓力。同時,還能帶動沿線區域發展和土地價格,這就與新馬兩國來說,杜拜算個丁丁!

憂從何來?

根據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和馬國陸路交通局發布的聯合文告,新馬兩國將各自承建境內的基礎設施如高鐵隧道、高架軌道和高鐵站。而於硬體設備如列車、電力和信號等系統的設計、建造和維修,以及列車服務的營運,則會外包給不同公司。有媒體揣測,整體項目估計將耗資約203億至220億新元建造。

憂患一:各國競相分蛋糕

雖然兩國都強調招標程序會確保「客觀、公平和透明」。但是先看看都是哪些國家再競標!中國、日本、韓國和歐洲等地業者都表明有意競標。雖然都是經濟行為,但不免要牽扯到面子問題!中國高鐵前一段時間剛剛完成400多公里的高速交匯,速度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從速度排名上來看,中國高鐵現在絕對的是世界第一,台灣地區跟韓國排名第二,日本新幹線現在是排名第三;從行程上來看,中國高鐵已經占了全世界高鐵的一半,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韓國,現在已經在靠向中國,現在最起碼是同盟國,兩國的關係雖然還比較微妙,但總體問題不算大。

至於歐洲各國,對於中國來說都是進出口大國!兩者相互依存!而歐洲和日本的關係,也矛盾不大,基本上也是相互依存,所以,英國脫歐後,對兩國而言,都造成而來一定的衝擊!

關鍵的關鍵就是中日!中國日本這兩年,基本上是針尖對麥芒,誰都看誰不順眼,軍艦都對峙了幾回!中國高鐵跟日本新幹線的競爭其實不是第一次了。在這之前,在印尼的雅萬高鐵競爭中間就是一波三折,當然最後峰迴路轉,中國成功拿下這條鐵路。

中國高鐵跟日本新幹線的競爭,表面上看是產品的競爭、行業的競爭、市場的競爭,其實背後是兩個國家政治影響力在這個區域的一個競爭。自從美國宣布了重回亞太戰略之後,日本就一直充當美國的馬前卒。本來也不是那麼敏感!問題是剛剛引發的南海風波,日本這段時間上躥下掉已經引起了中國的不滿。在外交事務上,日本在去年丟失印尼高鐵訂單之後,加強了政府與企業的合作,以「官民一體」的新形象亮相,頻繁派出官員向新馬兩國政府遊說,不遺餘力推銷新幹線。新馬兩國昨日簽訂備忘錄之後,為了爭奪新馬高鐵大單,日本還將於21日派出國土交通相親自赴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推銷日本新幹線。

對於中國來講,新馬高鐵只是更大一個鐵路網絡的一部分,那就是泛亞鐵路。關於泛亞鐵路的最初提出及具體內容,尚存在爭議,但一般認為是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在1995年12月東協國家首腦會議上提出的。他提議修建由中國昆明經寮國、泰國、馬來西亞到新加坡的國際鐵路,之後陸續得到有關國家的贊同,被稱為「泛亞鐵路」。泛亞鐵路從中國昆明出發,分東線、中線、西線,三條線最終在曼谷匯合,隨後南向經過吉隆坡,最終到達新加坡,如此大手筆,豈能輕易放棄。

中國又是新加坡旅遊業最大的消費國,而旅遊占到新加坡收入的10%,問題有時候真的非常棘手!新加坡又是以華人聚居的中心,有天然的親近感。新加坡的淡馬錫在中國的投資也相當的多,中國是淡馬錫投資的第二大國家,所以經濟利益也是非常緊密的。照說呢應該選擇中國。因為不管是馬來西亞也好新加坡也好,歷史上跟中國關係都不錯,特別是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再習大大上台以後,可以說得到了非常不錯的國際支持,這中間中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吉隆坡最大的交通樞紐中心工程爛尾,就是中國中鐵接盤過來的。最近中國很多房地產公司紛紛在吉隆坡投資建城,碧桂園的投資規模上千億,富力公主灣投資也相當大,至少有三個以上開發商在馬來西亞已經有了大型的投資項目。

無論是從地緣上看,從人情上看,從經濟利益上來看,選擇中國高鐵都是對馬來西亞也好新加坡也好比較好的一個選擇。但是日本現在屬於美國的馬前卒,相當於美國在亞洲的代言人,美國經濟可以說和新加坡經濟息息相關,雖然現在很大程度已經脫離了美國,甚至成為比美國還富有的國家,但是很多領域與美國大財團,就像美國選舉一樣,就像一把雙刃劍,劍鋒所指,劍氣逼人,確實不是一件好辦的事!

憂患二:雙邊關係

先細細品味兩國領導人的對話。備忘錄簽署以後,兩國位領導人都坦言,高鐵計劃規模龐大也極為複雜,但兩國政府會「非常緊密地合作」,確保項目如期落實。李總理說,2026年通車是個「雄心勃勃的目標」,但雙方已大致談妥多項重點,目前尚有「一兩件事項和一些細節仍待釐清」,兩國的下一步就是在今年底簽訂具法律約束力的雙邊協定。他說:「只要兩國能把可利用的資源先撥出來,計劃就能如期進行。」 納吉則說:「只要商業模式對了,即使全球經濟環境充滿不穩定和不確定的因素,高鐵計劃還是能順利進行……如期完工。」

簡單說,新馬政府能否如期落實高鐵計劃,項目成敗最關鍵的因素是新馬雙邊友好關係要能持續。高鐵的整個工程需要至少10年時間,漫長期間若任何一國的政治領導團隊有什麼大變動,不再支持這項合作,那說不定會影響項目的進度,甚至是會終止。

對於一個高鐵項目,我們只是旁觀者,至於具體的問題,還是祈求快通車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