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的媽媽很奇怪,寶寶這麼小,睡覺時怎麼打呼嚕?最無語的是,有些媽媽甚至以為寶寶呼嚕打得越響,睡得越香。可事實是,如果寶寶的鼾聲越來越大,這可能是寶寶患病的徵兆。
必須先找出寶寶打呼嚕的原因,對症下藥。
1小嬰兒奶塊淤積
有些很小的嬰兒有時也會"打呼嚕",這並不是病,而是因為奶塊淤積。由於吞噎的關係,有些嬰兒的喉部會有奶塊淤積,一方面使嬰兒吃奶不順,另一個結果就是使氣道不順,造成嬰兒睡眠時打呼嚕。
2
扁桃體腫大
扁桃體也叫扁桃腺,長在咽部兩側,有防禦和抵抗外界病菌侵入的功能。有的寶寶扁桃體過於肥大,以致兩側扁桃體幾乎相碰,堵滿咽腔,造成呼吸不暢,一到睡眠時就會張口呼吸,發出呼嚕聲。此外,扁桃體是免疫系統器官,當機體反應性失調,抵抗力降低時,也會使扁桃體發炎、腫大。
3
增殖體肥大
增殖體也叫腺樣體,是位於鼻咽腔頂部和後部的一塊較大的淋巴組織,在3~6歲時增生最旺盛。正常的增殖體對寶寶沒有任何影響,但如果增殖體過於肥大,堵塞後鼻孔,使空氣出入鼻腔受阻,寶寶入睡後,從氣管中呼出的氣體被迫從口中呼出,氣體不時衝擊舌根部等組織,發出呼嚕聲。
4
支氣管炎症
支氣管受到炎症刺激時痰液增加,而嬰幼兒缺乏咳嗽排痰能力,痰液由支氣管的纖毛擺動運送到咽喉部後無法排出,形成氣道的相對狹窄,氣流通過時就產生振動,發出呼嚕聲。這種情況下的聲音即使在白天也能聽見。
5
肥胖
肥胖兒童的呼吸道周圍被脂肪填塞,使呼吸無法順暢,當軟齶與咽喉壁之間的震動頻率超過30赫茲時,就會出現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