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驢友自駕遊西藏失蹤 孕妻微博求助」的微博引發網民關註,也讓自駕遊青藏、川藏線路的安全問題再次成為焦點。據了解,每年春、夏、秋季都是遊客自駕去川藏的高峰期,南寧也有不少遊客自駕前往。自駕遊川藏的路上雖然風景美不勝收,但也存在諸多風險。幾位多次自駕車進藏的旅遊達人建議,高原自駕需要處處小心
行前:帶油桶?換機油?
達人經驗:做好準備 輕裝上陣
記者近日查閱本地部分論壇發現,有多個召集網友拼車去川藏自駕遊的帖子,記者所在的多個旅遊類Q群也時常有網友發言稱,準備自駕去西藏。這些網友「出征」回來後,在網上發帖展示沿途美景和自駕心得,又會讓更多人受到鼓舞踏上自駕車進藏的行程。開車長途自駕遊而且是去高原地區,需要註意哪些問題?
幾位旅遊達人表示,首先要確保車況的良好。出發前,給車子做保養、更換易損部件、準備自救工具等都忽視不得,要註意的是工具不能少帶也不必多帶。
三次進藏的旅遊達人「牛頭」提醒說,車上能輕一分是一分,工具沒有必要帶太多。比如很多路書上建議「最好帶個油桶」,他認為沒有必要:沿路即使加油站密度不大也還是能加到油的;沒油的時候還可以找當地人幫忙,開摩托車載一個人到前方的油站買油回來。
南寧市民施先生去年自駕去西藏,雖然也出現了帶的油桶和按照攻略配備的許多工具都沒用上的問題,但給他製造麻煩的卻是機油:出行前他給車子換了市場上較好的機油,一路上車子的機油水平卻不時降到標尺下限,轉向助力液也出現滲漏,最後還莫名奇妙地走不動了。開蓋檢查時,機油像噴泉一樣四處噴射出來,非常嚇人。到了一家修車店,修車師傅一聽就明白了——機油沒用對。
原來,施先生在南寧換的100多元一瓶的機油油質比較稠,而西藏用的70多元一瓶的油質很稀,這種機油在南寧基本用不到也買不到,但在氧氣比較稀薄的青藏高原上用剛剛好。換了機油後,施先生的車子沒再出問題,順利地走完了旅程。
小貼士:自駕車進藏前,沒有必要專門換機油,用平常的機油就可以了。車輛的維護也是合適就行,沒有必要全部換新或者增加特別先進的功能。
路上:多處路段易有險情
達人經驗:剎車印較多處 提前減速慢行
川藏線上有著名的「九十九道拐」,施先生說,從西藏的邦達到然烏一路下行到怒江邊,都是貼著懸崖行駛且彎多路窄,要保持車速。他同伴的一輛車在過了通麥天險後不久就差點出事了。
「當時他們的車要上個小坡,所以車速有點上來了。上坡後是個急轉彎,而且是碎沙石路,車子就有點失控了,先是沖向山腳,然後反彈到另一側的欄桿,又彈回山腳。這樣反覆了幾次車子才最終停了下來。大家嚇得臉都白了,幸好都沒事。這段路的另一邊是幾十米深的河谷,如果出事後果不堪設想。」
他們查看了該路段的欄桿,發現部分欄桿已經被撞得嚴重變形,顯然在這裏出事的車子不少。
曾三次自駕去西藏、一次去川西的旅遊達人「猛小子」,今年7月底又去了一次西藏。他介紹說,今年川藏、滇藏和青藏線很多地方都在修路,而且一修就是很長的一段,路況都不太好。這樣一來,駕車不慎很容易刮傷底盤,但也因此大家的車速都降下來了,所以修路的路段發生事故較少;反而是過了這些路段後比較容易發生事故。
比如西藏芒康縣如美鎮路段,路面是新修的,風景很不錯,但由於路上還沒有修護欄、持續近30公裏都是連續急轉上下坡、路邊又是懸崖而變得很危險。他是老司機開得比較穩,但車上的人還是嚇出了一身冷汗。
「猛小子」認為,另一段比較危險的路段則是青藏公路從拉薩到格爾木段。和川藏、滇藏公路相比,青藏公路更寬、更直,所以不少出藏的車輛到此都放開了跑。實際上,這些路段是在永凍土上建設的,路面容易變形、下陷。而下陷路面不到跟前很難提前發現,所以車輛到此容易出現「跳車」,車速快則容易翻車。所以他建議車子時速保持在80公裏以內,看到剎車印較多的地方就要有意識地減速了。
小貼士:一些路段由於沒有參照物,司機可能不知道何時要轉彎,拐到眼前往往措手不及,容易出事。但這些路段一般設有減速帶,碰到減速帶時,即使沒發現險情,司機也應該先降低車速,邊行進間邊註意觀察路況。
▲在進西藏的路上,看到出事後燒焦的汽車。本版圖片均由早報網網友「猛小子」攝
細節:不走夜路 註意積水路面
達人經驗:文明駕駛 互相幫助
除了這些相應的路段外,自駕遊川藏的路上,還有不少值得註意的地方。
首先就是盡量不要走夜路。「猛小子」表示,除了不熟悉路況之外,走夜路最大的風險在於路邊容易結冰。今年他從拉薩沿青藏公路駛出時,開到昆侖山口天已全黑,他發現前方的路面顏色有點發亮。此時,前方一輛大貨車停了下來,他也停車下來查看,這才發現路面有水,天黑後溫度降低水都結成了冰,前方的大貨車因此爬不上去,大貨車司機找來不少碎沙石鋪到路面,後面的車輛才陸續小心翼翼地通過這個路段。
另一個需要註意的是積水路面。「猛小子」提醒說,有些地方的積水看似不深實際上有坑洞,貿然開過去可能會損傷車輛甚至翻車。因此發現有水的地方,最好先下車看看,估量一下是否能順利通過。一些高海拔、背光的路段還可能結冰,所以不能輕視。
「猛小子」的另一個提醒是:由於川藏線上不少路段都在懸崖邊,山上植被較少,每年6~10月的雨季容易出現山體滑坡,所以自駕遊不能停在有落石的地方,以免遭遇意外。
自駕遊川藏風險較大,文明駕駛更為重要。「牛頭」表示,之前在川藏公路上,由於彎多路窄,他把車開到路中間,不料擋住了後面車輛超車。經同伴提醒,他把車子開到路邊讓出了半幅路面,沒想到對方超車後,一個急切、甩尾,躥到了他們車前。幸好他行車經驗豐富,邊穩住方向邊減速,如果是猛然往右打方向,車子就會失控甚至掉下懸崖。
「牛頭」建議,越是不好走的路越要文明駕駛,不要超速,更不要不給別人留餘地,否則一旦出事禍及生命,誰都不會好過。另外他建議,司機最好備些零錢、零食、學習用具,盡量不要與當地人發生矛盾,即使偶爾出事,也適時用這些小東西表達自己的善意。
小貼士:遊客最好不要單獨駕車去川藏,而是兩三個車組成車隊,車輛之間不要拉開太長的距離,以便互相守望、照應。司機不僅要註意路面、汽車,更要註意自行車。近年來騎自行車去西藏的人多了,對自駕車司機也是個挑戰,尤其是對方下坡時,自行車車手為了省力速度都會比較快,如果碰上拐彎,就更容易與汽車碰撞。司機除了控制車速外,最好在拐彎前打喇叭或者切換燈光,提醒對面來車、來人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