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食物,他的營養價值非常高,那麼吃魚有哪些好處及禁忌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吃魚的好處
1、吃魚減少心臟病危險。
2、吃魚降低膽固醇。
3、吃魚降血脂勝過吃素。
4、婦女在孕期每周都吃魚的話,未來嬰兒患上濕疹的幾率會下降43%。
5、孩子經常吃魚會變聰明。
6、吃魚有助發育。
7、魚肉營養全面。 魚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微量元素。魚還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如維生素A、B、C、D等,對身體都十分有益。
8、魚肉易於消化。
9、吃魚延緩記憶衰退。每周吃一次魚還可以保持我們大腦的敏銳,它可以使人們因年紀增大而導致的智力減退延緩3至4年。
10、多吃魚少抑鬱。 吃魚量與抑鬱症發病率成反比,多吃魚可改善精神障礙。
11、吃魚減少香菸危害。研究發現,魚肉中含有的胺基酸,可遏止動脈硬化,減少吸菸的人死於心臟病及中風的機會。
12、吃魚對眼睛有益。
吃魚的禁忌
1、痛風患者
魚、蝦、貝類等食物富含嘌呤,而痛風則是因為人體內嘌呤代謝異常所致,因此,痛風病人急性發作期要禁食一切肉類及含嘌呤高的食物。緩解期則應定量吃魚肉類食物,嚴禁一次攝入過多。此時,可適量選用含嘌呤較少的魚類,如青魚、鮭魚、金槍魚、白魚、龍蝦等;少用含嘌呤較多的魚類,如鯉魚、鱈魚、大比目魚、鱸魚、鰻魚、鱔魚等;禁用含嘌呤高的沙丁魚、鳳尾魚和魚子。
2、過敏體質者
特別是曾經因吃魚蝦類食物發生皮膚過敏的人應慎吃魚,以免再次引發過敏。
3、出血性疾病患者
魚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具有防止膽固醇粘附於血管壁的作用,對於動脈粥樣硬化者十分有益。但是,攝入過多EPA會抑制血小板凝集,容易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狀,對病情恢復不利。
4、服用某些藥物的人
撲爾敏、苯海拉明等為組胺受體拮抗藥,而魚蝦等富含組氨酸的食物在體內可轉化為組胺,若上述抗組胺藥與之一起吃則會抑制組胺分解,造成組胺蓄積,誘發頭暈、頭痛、心慌等症狀。
5、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
魚類食物蛋白質含量豐富,過多攝入會加重肝、腎擔負,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應在醫師的指導下,定量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