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公局表示,這輛遊覽車在撞上護欄前5百公尺就已經冒出白煙,懷疑駕駛並未發現。
載有24名陸客的「紅珊瑚通運公司」遊覽車,今(19)日上午行經國道2號桃園機場聯絡道西向2.9K時,
撞擊護欄後起火,24名乘客加上台籍導遊、司機共26人全數不幸罹難。
但從國道監視器畫面發現,遊覽車在撞上護欄前500公尺,就已經冒出白煙,
但司機似乎並未察覺,若是提早發現應該避免這次不幸。
發生意外的陸客團來自遼寧,7月12日來台,預計19日搭下午4點30分立榮班機離台,
他們搭乘的遊覽車於中午行經國道2號往西3公里處發生車禍,桃園消防局撲滅火勢後清點,
發現車上有26具焦屍,共10男16女,有3名是小孩,因火勢來得太猛,5排後的逃生門堆疊最多焦屍。
這次罹難的26人當中,除了52歲的司機蘇明成和46歲的導遊鄭焜文是台灣人之外,
其他24人全是陸客,一共8男16女。他們在12日抵台,進行為期8天7夜的行程,
原定要搭乘今(19)日下午4點半的班機返回大連,沒想到卻在返家的最後一段路發生火燒車意外,24名陸客全數罹難。
遊覽車行駛國道二號的過程,國道監視器全都拍了下來。
公路總局局長趙興華指出,從監視器畫面看來,車子在撞上護欄之前的500公尺就已經開始冒出白煙。
按照正常程序,車輛應該準備停靠在路肩,並且疏散車上乘客。
但當時遊覽車行駛在中線車道,駕駛似乎沒發現冒煙,甚至還駛入內側車道。
駕駛員是否在車輛冒出白煙前就察覺異狀,目前還有待調查。趙興華表示,
若是駕駛能在冒煙當時就立刻往路肩行駛,並且停下疏散旅客,也許這車上26人都有機會逃過一劫。
▼若是駕駛及時開往路肩並疏散乘客,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次的意外。
搭乘過長途客運的民眾應該都有注意到,客運一上路就會先播放一段安全逃生影片,
清楚說明逃生門、滅火器及車窗擊破器擺放的位置。許多人很容易忽視這樣的影片,
但不幸遇到了,大家知道如何能安全逃生嗎?
一、搭乘交通工具時,先搞清楚安全設備放置地點及逃生門位置
不論是搭客運、高鐵或飛機,一定要先清楚滅火器等工具放置地點,及使用方式,
一發現有狀況,才能迅速反應。一般來說遊覽車上除了上下車的門以外,
在車頂和後方車窗的位置會各有一個安全門;車上會有至少3支車窗擊破器;駕駛座後方會有滅火器。
二、發生狀況時,保持冷靜
車內發生火警時,務必保持冷靜,想辦法用溼毛巾摀住口鼻,或者短時間內暫停呼吸,
找到離自己最近的安全門,或者用車上配有的窗戶擊破器破窗逃生。
三、熟悉安全錘及滅火器使用方式
一般來說,強化玻璃車窗的四角是最脆弱的,緊急的時候,只要用擊破錘或者尖銳物品,
用力敲擊窗戶四的角落,此時窗戶會從撞擊處,以蜘蛛網狀裂開,此時用腳用力外踢即可。
除此之外,逃生門和滅火器的使用在設備上也都有詳細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