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消除韓民眾關於「薩德」或對健康和環境造成威脅的疑慮,美國18日向韓國國防部人員和媒體公開了部署於關島的「薩德」系統。韓聯社報道稱,測量結果顯示,雷達電磁波輻射僅為標準的0.007%。但這立即遭到媒體質疑。韓國紐西斯通訊社18日說,誰也不知道當時雷達是否在全功率運行。美國陸軍 2012年的教程說,距離「薩德」雷達半徑3.6公里以外才能確保人體不受影響,不知韓國將「薩德」雷達安全距離定為100米是出於何種原因?
韓美一再表示,部署「薩德」並不針對第三國。但就連韓國媒體(《韓民族新聞》)也不得不承認,「薩德」是美國武器且由美軍運營,很難不與美日共同主導的既有導彈防禦體系形成統一,共同瞄準中國、朝鮮、俄羅斯等國。楊希雨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薩德」是美國在東北亞地區構建多邊反導體系的支點。日本已經表示出對「薩德」的濃厚興趣,未來若日菲等國出現「薩德」的兄弟姐妹,就可以形成多邊反導體系。
「薩德」是美國武器且由美軍運營,很難不與美日共同主導的既有導彈防禦體系形成統一,共同瞄準中國、朝鮮、俄羅斯等國
《韓國日報》評論說,韓國部署「薩德」從一開始就是美國霸權戰略的一部分,是被美國牽著鼻子走的「屈辱外交」。韓軍高官曾表示,如果朝核威脅解除,可考慮撤除「薩德」,但事實上,韓國並不確保能掌握「薩德」的指揮權,日後的撤除也就無從談起。《韓民族新聞》稱,部署「薩德」已經成為「美國的議題」。將韓編入美日同盟的下游合作夥伴,「薩德」的防禦範圍、部署地、發布時間均由美國主導,而圍繞「薩德」部署的效果、正當性引起的爭議和民眾反抗等矛盾,卻得由韓國自己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