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發展太快 美軍核潛艇不得不延壽拚命

@ 2016-07-19

近年來,中國海軍的飛速發展和遠洋化以及美軍縮減開支,還有復甦的俄羅斯海軍,讓美國海軍這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不得不疲於應付,甚至出現艦艇不夠用的局面。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7月16日報道稱,美國海軍即將延長一些潛艇的服役期限,即使僅延長一兩年。按照7月9日提交國會的最新30年艦隊造船計劃,海軍調整了其未來5年內處置船舶的日程安排。2017年計劃退役的戰艦數目從10艘降至6艘,4艘「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獲得適度的服役期限延長。

「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是美國海軍第五代攻擊核潛艇,又是世界上生產批量最大的型號,先後共有62艘同型艇入役。正是這樣大的生產數量再加上優異的性能,使得「洛杉磯」級成為美國海軍的潛艇主力,也由此使得美國海軍下定決心放棄了常規潛艇的裝備,成為世界上唯一全部使用核潛艇作為水下艦隊的海軍。該級潛艇的首艇SSN688「洛杉磯」號於1976年11月13日服役,最後一艘也就是第62艘SSN773「夏延」號於1996年3月服役。由於較好的處理了安靜和高速這兩個最大的矛盾,因此,儘管「洛杉磯」級水下最高航速可達32節,但是安靜性能仍十分理想,因而開始逐漸替代「鰹魚」級、「大鰺魚」級(又稱「長尾鯊」級)和「鱘魚」級,逐漸成為美國海軍絕對的水下主力。這級潛艇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強大的武裝,可執行反潛、反艦、攻陸和支持特種作戰,其所攜帶的武器包括「魚叉」反艦飛彈、由魚雷管發射的「戰斧」飛彈,以及MK48線導魚雷。尤為值得重視的是,該型艇自SSN719「普羅維登斯」號開始,在艇首全部加裝12具垂直發射器,可在不減少主要武器數量的情況下,增加搭載12枚「戰斧」垂直發射巡航飛彈。

在冷戰的高峰時期,「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曾是對抗前蘇聯海軍全球化的主力,更是全球大洋中的常客,就是冰封萬里的北極海冰下,也可常見該級潛艇的身影。但隨著冷戰的落幕以及該級艇逐漸老齡化,從1992年SSN689「巴吞魯日」號因為追蹤俄羅斯K-276「螃蟹」號核潛艇而導致兩者水下相撞,受了致命傷的SSN689「巴吞魯日」號雖沒有被撞沉,但也再無修復希望,不得不於1995年退役之後,由此正式拉開了這型潛艇的退役潮。之後從2010年1月開始,首艇SSN688「洛杉磯」號正式退出現役,至今大約一半的該級潛艇已退役,而取代它的是更為先進的「維吉尼亞」級。

目前正處於退役高峰期的「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按照美國海軍的計劃,從2017年到2021年,海軍計劃使12艘該級攻擊潛艇退役。但這一計劃近期已被修改,即兩艘原定2017年退役的潛艇服役期限將獲得延長——SSN699「傑克遜維爾」號延長到2018年,SSN698「布雷默頓」號到2019年。原計劃2019年離開艦隊的兩艘潛艇壽命也延長到2020年——SSN724「路易斯維爾」號延長至2020年,SSN719「普羅維登斯」號延長到2021年。同時,有SSN717「奧林匹亞」號和SSN725「海倫娜」號兩艘潛艇將於2020年退役,而另外三艘——SSN719「普羅維登斯」號、SSN717「奧林匹亞」號和SSN751「聖胡安」號則將於2021年同時進入拆解。

已開始替代「洛杉磯」級的是更先進的「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美國海軍計劃共建造28艘這種潛艇,目前第12艘SSN785「約翰·華納」號於去年服役,第13艘SSN786「伊利諾伊」號將於今年服役,後續還有幾艘正處於建造中。儘管美軍事實上加快了「維吉尼亞」級的建造速度,但是,似乎還趕不上「洛杉磯」級的退役速度,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美海軍攻擊潛艇艦隊從今天的52艘水平,到2022年將降至48艘,到2029年降至41艘的低點,之後穩步上升,直到2046年才能逐漸恢復到現在的水平。

由於美軍認識到現在能夠對中國構成最大優勢的戰力來自於水下的核潛艇,而其他如航母作戰群、空中戰機等原有的優勢均已大幅減小,因此,更多的核潛艇被派到中國周邊活動。比如,「洛杉磯」級有四艘被部署在關島,但「維吉尼亞」級一直沒有被部署到亞洲,不過,從最新的報道來看,這型潛艇被部署到關島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了。雖然「維吉尼亞」級的基地不在亞洲,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不在亞洲巡邏,實際上美海軍太平洋艦隊所屬的這型潛艇,是時常在以中國為中心的海域晃悠的,據說中國海軍遠航的編隊後邊就常有這型潛艇跟蹤尾隨的痕跡。但顯然,「維吉尼亞」級在亞洲的活動,沒有「洛杉磯」級那麼頻繁和瘋狂。

可不管怎麼說,如今隨著中國海軍先進的靜音常規潛艇和攻擊核潛艇的日趨增多,現在一個最明顯的趨勢就是中國潛艇的數量優勢正在擴大,而且在性能上,039A和041型AIP潛艇以及093A/B攻擊型核潛艇正在日趨完善,大有追平美軍的趨勢。當數量與質量同步發展的時候,再加上中國海軍越來越緊密的遠洋化步伐,這使得呈減少趨勢同時又必須全球部署的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在行動上變得更加被動。也許,不久後的某一時刻,當中國海軍更加先進的潛艇在數量上開始占據優勢之日,就是中美潛艇水下角逐角色由被動變為主動之時。

綜合來看,現在美國海軍正在想方設法延長老舊潛艇的服役日期,以挖掘它們殘存的壽命,並用來完成更緊迫的任務。但這個事件的背後,是美軍實力的下降,以及美軍軍費預算的捉襟見肘,當然還與對抗中俄海軍崛起的任務遞增有關。所以,儘管美軍如今打著重返亞太的大旗在中國周邊耀武揚威,但這掩飾不住美軍的霸權地位正日漸式微。也許,隨著這個趨勢的逐漸擴大,美國是到了應該考慮退路的時候了,不然,強弩之末的瘋狂也許會帶來很不體面的謝幕也未可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