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為示意,圖文無關)
兒童充氣城堡,是很多孩子都喜歡的一種娛樂項目。它看起來柔軟又不失刺激,誰曾想到,它也有可能是一個「溫柔殺手」呢?近日,廣西一名3歲的孩子,就因此而失去了生命。
▲悲劇發生瞬間,奶奶未能拉住小女孩的手。
▲奶奶奔過去但為時已晚
前天晚上,一名3歲的小女孩在廣西省百色市田陽縣城一家超市門口兒童充氣城堡玩耍時,突然遭遇大風天氣,連人帶城堡被吹飛。小女孩從高空墜落,受傷極重,經搶救無效身亡。
當晚8時44分,這家超市門口擺著一個兒童充氣城堡,一名小女孩在上面玩耍。幾秒鐘後,充氣城堡被大風吹得向右移,左側被吹得翹起來。小女孩發現不對勁後,往站在一旁照看的成年女子身邊跑去。該女子也往小女孩方向快速走去,眼看兒童充氣城堡要被大風吹走,立即用雙手抓住兒童充氣城堡邊緣,但抓不住。充氣城堡隨後被吹到幾米高的空中。
一名知情網友稱,充氣城堡被吹飛後從空中墜落,小女孩受傷很重,已經身亡。在場照看的那名成年女子是小女孩的奶奶。當晚,奶奶帶著小女孩來城堡玩耍,豈料出了意外。
5日下午,記者聯繫上當地警方相關人士,得知4日晚確實發生了這起事故。事發後,小女孩被送至醫院搶救,但因搶救無效已經死亡。
再來看看另一個英國的案例
一陣強風 天人永隔
BBC、CNN、《衛報》、《電訊報》綜合報導,近日,英國一名 7歲女童在充氣城堡玩耍時,一陣強風將充氣城堡吹離原地 150公尺,女童被困在裡面出不來,最後全身多處受傷,送醫後不治。
女童父:一點道理都沒有
當時,女童來到英國東南部艾賽克斯郡(Essex)的哈羅鎮公園(Harlow Town Park)遊玩,園內為了慶祝復活節有一系列遊樂設施,沒想到強風將充氣城堡吹翻,女童意外身亡。女童母親布萊琪(Cara Blackie)表示:「語言無法形容我現在的心情,人生真的很殘酷。」
女童父親格蘭特(Lee Grant)說:「桑默(Summer,女童名)真的是個很聰明、美麗和可愛的小女孩,妳就這麼被帶走實在太不公平了,這一點道理都沒有。」、「我從來沒想到我們美麗的天使會這樣從我們的身邊被帶走,我也沒想過我們會白髮人送黑髮人。」
事件發生後,一對負責現場充氣城堡狀況的男女,被因涉嫌過失致死罪遭警方帶走,隨後交保離開警局。
大量花束擺在哈羅鎮公園內,哀悼這起充氣城堡悲劇。
來不及關閉充氣設施
根據英國充氣設備租用倫理守則,凡是風速超過每小時 24英里,或是蒲福風級(Beaufort Scale) 5級(註:有葉之小樹開始搖擺)以上,所有充氣設備都必須禁用。
英國遊樂設施管理人協會發言人史密斯(Ray Smith)表示,事件發生當時突然狂風大作:「如果風速持續這麼強,他們就會關閉所有的充氣設施。」
五彩繽紛的充氣城堡是許多小朋友的最愛,但隨著越來越多充氣城堡的出現,孩童受傷的意外也頻傳。
原本應該為孩童帶來歡樂的充氣城堡,如果使用上不注意很容易發生意外。
充氣城堡 意外不斷
其實,廣受小朋友歡迎的充氣城堡意外不斷。2015年,同一事發地點也曾造成三名孩童受傷。而美國在 2014年也有類似意外發生,兩名在充氣城堡裡玩耍的男孩因此受重傷。
此外,根據CNN的報導,越來越多小孩因為充氣城堡和充氣屋受傷。
每45分鐘就有人送急診
幾年前,美國俄亥俄州全國兒童醫院的醫生史密斯(Gary Smith)做了項調查,想要了解有多少傷害因充氣屋而起,結果他發現從 1995-2010年間,病例成長了15倍。2010年,每天平均都有 31名孩童因為玩充氣屋受傷送急診,大約等於每 45分鐘就有一位孩童受傷。
工作人員不知在幹嘛
美國遊樂設施安全協會發言人伍德彭(Laura Woodburn)表示,上述驚人數據是因為充氣屋的數量越來越多:「越來越多人玩充氣屋,這可能造成更多傷害。」
美國專門提供娛樂設施的安伯格活動公司創辦人安伯格(Ted Amberg)表示,受傷人數節節升高也與越來越多充氣屋工作人員「不知道自己在幹嘛」脫不了關係。
許多遊樂場所都有的充氣屋,安全亮起紅燈,家長得多留心才能讓小孩開心玩耍。
究竟,要怎麼同時一邊享受充氣屋帶給小孩的歡樂,一邊又能保障孩童的安全呢?安伯格給了三個建議:
一、當務之急 注意天氣
首先,家長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天氣,當風速達到每小時 20-25英里時,就應該趕快讓孩童離開彈跳屋,或是趕快為充氣屋消氣以免發生危險。
「明顯的,大部分家長身上不會帶著風速計,所以我有個簡單的小撇步...當你的褲子被吹得像面國旗時,這就是個非常簡單的警訊,讓你知道風速要上升了,」安伯格接著說,就算小孩哭著不願意從充氣屋下來,家長也得把小孩抱下來,畢竟讓孩子流淚總比發生意外好。
二、小心工作人員 彈跳屋不是保母
再來,家長要小心工作人員,安伯格提到很多菜鳥才剛進這行,根本不知道怎麼把充氣設施牢牢地固定在地上。
「他們會用 4-5英吋的塑膠樁,但我的工作人員會用 30-40英寸的重型金屬樁,」安伯格補充道,家長也得保證現場有工作人員隨時注意充氣屋的情形:「你不太可能在沒有工作人員的情況下讓孩子搭雲霄飛車,你可能也不會讓孩子在沒有救生員的情況下游泳,所以你為什麼會讓孩子在沒人顧的情況下進充氣屋?」
「充氣屋不是保母,有時人們會以為讓小孩在後院玩充氣屋就可以什麼都不管。」
而美國遊樂設施安全協會發言人伍德彭也提到,充氣屋中的小孩身高體重應該要差不多,充氣屋也要嚴格管制進場人數。
三、設施得有國家把關
最後,家長應該問充氣屋的工作人員保險政策還有設備是否通過國家檢查,才能放心地讓孩子進入充氣屋或充氣城堡玩耍。
危險!這些兒童用品都可能變兇器!兒童意外用品總整理!
我國是世界上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率較高的區域之一,意外傷害也是我國0~14歲兒童的「第一殺手」。數據顯示,每年超過20萬0-14歲中國兒童死於意外傷害,數十萬因意外傷害導致終生殘疾!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超過40%的意外傷害事件就發生在家裡。在這些家庭內發生的意外傷害中,意外燙傷又成為首要元兇!
1歲女童因為玩502膠水,導致皮膚三度燒傷
剛剛1歲的冉冉(化名),自己一個人玩的時候將502膠水沾到手上和衣服上,冉冉媽媽立馬把她送到醫院。在醫院整形燒傷科檢查後,將她的手指分開,並發現了右大腿「白」了一大片,已經有接近三度的燙傷。原來冉冉一直在喊大腿疼,但是由於衣服的覆蓋,冉冉媽媽也就沒在意。
一般502膠水不會發生這麼厲害的損傷,為什麼這個娃會這樣呢?
醫生說,這可能是因為這個孩子的502膠水滴在身上比較多,而且都沒有發現,在身上的時間比較長。再加上孩子的皮膚比較稚嫩,化學物質發揮粘合作用過程中產熱,導致組織損傷。另外,當衣服粘在皮膚上時,在撕拉衣服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能用力過猛,讓皮膚受損。
專家建議,對於化學熱損傷,如果是少量接觸,可用冷水沖洗後溫水浸泡,隨著皮膚的新陳代謝,殘留在皮膚上的膠水或其他溶劑會隨角質層脫落。如果是大面積灼燒,請立即到正規醫院燒傷科就診。
除了燙傷,近日以來頻頻發生的兒童意外傷害事故也值得家長朋友們高度警惕↓
創可貼使用不當至女童截肢
近日,蘇州一家醫院日前收治了一位4歲女童。醫生檢查發現,該女童左手中指的末節發黑,已經壞死多日,需要進行截肢手術,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女童手指壞死,只是因為受傷後,貼了張小小的創可貼,但由於事後處理不當,造成手指血液流通不暢,最終壞死。
專家建議:不要給兒童用創可貼進行環狀包紮,特別是在手指、腳趾上。特別是兒童,皮膚肌肉鮮嫩,如果包紮太緊,容易造成傷害。如果有破損的話,建議去醫院進行專業的治療和處理,打破傷風。如果只是有點皮破之類的小傷口,可以用紗布或者創可貼包紮一下,但不建議用環狀包紮這種方式。另外,傷口最好每天進行三次創面消毒。在傷口癒合之前,不要碰到水,否則會影響傷口癒合的速度。
男童坐搖搖車 3根手指被絞斷
雖然有不少小寶寶對電動搖擺機樂此不疲,可你知道嗎?一台台卡通造型的電動搖擺機看起來可愛,卻在近年來造成了多起兒童傷亡事故。搜索以往的新聞報導便可發現,近年來已發生多起兒童乘坐電動搖擺機導致的傷亡事故,2012年7月,上海一1歲半男童在超市門口玩搖搖車時,3根手指被搖搖車升降器的鏈條絞斷;2013年9月14日,一8歲泉州男童被搖搖車車身和底座夾住胸背部身亡……
一圖教你選用安全搖搖車↓
4個月大嬰兒嗆奶窒息死亡
近日,安慶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室,救護車送來一名已經窒息的嬰兒。半個小時後,嬰兒最終搶救無效死亡。家長說,孩子狀況一直很好,就是凌晨3點多鐘,在喝奶時嗆了奶,導致呼吸心臟驟停。
專家建議:年輕媽媽在給寶寶喂奶時,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喂奶姿勢。
被香蕉噎著也能使兒童窒息
一名3歲半的男孩被抱到廣西民族醫院急診外科急救,醫生從孩子口中取出一大口黏糊的香蕉,可因香蕉嗆進氣道,且送醫時間錯過了搶救的「黃金五分鐘」,孩子已不幸停止了呼吸。孩子的家長說,孩子當時邊玩邊吃香蕉,不慎被嗆到,看著孩子呼吸困難,臉色越來越紫,他們抱著孩子從衡陽路趕到醫院,此時距離孩子被嗆已過去近20分鐘。
「孩子被嗆到氣道時,家長要儘快幫助孩子排出異物恢復呼吸,窒息超過5分鐘引發腦死亡將很難救回。」醫生提醒:孩子在5歲內容易發生意外,家長須加強看護,不要給小孩吞食圓形、硬質的容易嗆到的食物,並學會必要的急救辦法。一名醫護人員在微博中提到:「如果孩子家長知道海姆立克急救法,或許孩子不會上天堂。」
【警鐘】這些東西會要寶寶的命!
1.拉繩連帽衫和長圍巾
連帽衫,相信很多孩子都穿過。它危險在哪?答案在帽子兩邊的拉繩上。根據美國的法規,2歲到12歲的兒童上衣絕對不能出現拉繩。因為拉繩會讓孩子有致死風險——拉繩被器械卡住後,孩子很容易被勒死。國內早已發生多起兒童致死事故。
2.汽車天窗
四川一對父女在驅車回家時,父親路遇熟人停車閒聊,平時就愛玩弄汽車天窗的三歲女兒則在扶手箱打開天窗將頭伸出車外玩耍,數分鐘後,朋友提醒外面冷,讓女孩快點下來時卻發現,女孩脖子被天窗夾著一動不動已失去了知覺……
3.三手煙
無論在何處吸菸,煙霧中的有害顆粒物都將吸附在頭髮、皮膚、衣服、地毯、沙發和汽車座套上,這些有毒成分包括10餘種高度致癌化合物。當你吸菸後和你的孩子接觸時,你的孩子仍然會遭受到環境中的香菸燃燒產生的有害物質的侵害。這就是「三手煙」。
「三手煙」在室內停留的時間相當長,香菸熄滅後它們依然存在。許多家長認為,在孩子外出時吸菸,然後開窗通風,就不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這種錯誤觀念亟待糾正。
4.兒童防側睡枕
近日美國CPSC和FDA警告:不要使用這種保持嬰兒特定睡姿(防扁頭等)的「兒童防側睡枕」。這種枕頭在過去的15年內導致了至少13名嬰兒死亡。
此類睡姿定位器的賣點本是保持孩子平臥,防止側翻後俯臥而窒息及猝死。可事與願違:側臥沒防著,孩子無意中趴下更麻煩。嬰兒最好還是去枕平臥,越簡單越好。
5.充氣游泳脖圈
幼兒脖子很軟,套脖圈容易傷害寶寶稚嫩的頸椎。脖圈是塑料的,臨床有見寶寶對脖圈過敏或脖圈摩擦過度導致皮炎的。而且,脖圈容易壓迫氣管。最危險的是,人脖子上有頸動脈竇,若不小心被壓到,嚴重者甚至休克!
在國外,嬰兒游泳訓練比較普遍,但是罕有使用脖圈的,一般都是父母手臂保護。使用脖圈,孩子游泳是依靠頸部的脖圈漂在水面上產生的浮力進行的,這對頸椎負擔很重,可能傷害到孩子。
6.學步車
孩子長期坐學步車,沒有經受爬的訓練,很容易以後引發他的感覺失調。另外,孩子坐學步車以後,他全身的重量壓在了下邊,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下肢畸形,也容易養成足內翻足外翻的習慣。
而用學步帶的孩子,沒有讓他經受平衡訓練,對將來的成長非常不利。
7.浴霸
浴霸所發射的是一種高能量的藍光,能穿過角膜和晶狀體並且接觸到視網膜。兒童晶狀體相對清澈,無法像成年人一樣有效過濾浴霸發出的有害藍光,過量的藍光照射,會灼傷視網膜,損傷視覺細胞,出現視網膜白斑,由此使兒童的視力受到傷害。
為了避免孩子眼睛受到浴霸強光的刺激,在給孩子洗澡前,可先將浴霸打開讓浴室預熱,等到熱量積攢得差不多了,再把浴霸關掉。眼睛不要直接對準浴霸燈,儘量減少視線與燈泡的接觸。
8.玩具太陽鏡
玩具太陽鏡的鏡片其實是各種顏色的塑料片,其工藝粗糙、透光度差、視物模糊,並不能阻擋紫外線。可能還會灼傷兒童的眼睛。如果經常戴這種質量差、不符合光學要求的眼鏡,會加重眼睛的負擔,影響視功能的正常發育,極有可能引發視覺疲勞,造成近視、弱視等。
9.加壓水槍
加壓式水槍衝擊力大,能輕易將A4紙張射穿。人的眼球很脆弱,只有一層防止病菌入侵的保護膜,如果加壓式水槍近距離射到眼部,眼球保護膜容易受傷甚至脫落。加壓水槍射出的水柱細,衝擊力強,可能會引發眼球鈍挫傷,導致角膜破裂、角膜上皮損傷等情況,從而出現怕光、眼球紅腫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