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討價還價,美韓還是在7月8日敲定了部署「薩德」(THAAD: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到韓國的具體地點,當然了目前所有消息都認為這是美國的一次戰略上的勝利。尤其是「薩德」本身2000公里探測距離,將會讓中國東部的遠程彈道飛彈都處於美國反導網絡偵測範圍內,而這一帶正好是中國對美洲大陸進行核打擊的「東風-31」彈道飛彈的發射陣地。這不等於卡主了中國「東風」飛彈的命門了嗎?實際上並非如此,美國如此急迫的把自己又送到了中國門口,反而給中國火箭軍送了個新目標。
大家最擔心的「薩德"的AN/TPY-2型X波段雷達,其實真沒有必要過分擔心。美國早在2006年和2014年就在日本部署過兩台X波段AN/ATY-2機動式早期預警雷達,結果呢?美國獲得了什麼核心數據了嗎?同樣沒有。而且X波段也沒有多麼神秘,在這個波段上帶寬就這麼大,使用多台老式遠程雷達進行大功率持續干擾,「薩德"就根本沒有辦法發揮效用了。有些朋友認為這樣效費比不高,不過相對於能夠克制的威脅,這些投入問題不大,其實相當划算。因為要完成同樣功能的大型遠程相控陣雷達,僅建造費用就是天文數字,僅僅建造費用就要7億美元,後期維護更是天文數字。
而且中國要想打擊」薩德「有很多手段可以進行反擊:目前中國的遠程火箭炮部隊正在進行海上訓練。大家可以看下從海上打擊」薩德「部署地點的距離是多少。以前都說真理在火炮的射程之內,現在也可以在火箭炮射程之內。而且「薩德」最有效的是針對高空的彈道飛彈,在中國火箭軍的「東風-10」陸地巡航飛彈的超低空掠海打擊下毫無還手之力。雖然韓國會負責「薩德」低空防禦任務,不過由於韓國在開戰之初就可能面臨來自三方的同時打擊,能攔住多少是個說不準的事情。只要一發摧毀了「薩德」的遠程雷達,整套系統就此癱瘓了。而且,對於中國火箭軍來說,」薩德「反而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陸基直接打擊美軍的合理目標,尤其」薩德「部署地點完全在「東風-21"中程彈道飛彈和"東風-10"巡航飛彈打擊範圍。對美軍來說,最寶貴的還是人而不是裝備,眼皮子底下的目標中國能不打?
不過韓國部分媒體稱根本不怕中國和俄羅斯對」薩德「進行打擊。韓國亞洲大學中國研究室的金姓主任在韓國的《每日經濟新聞》上撰文稱:在部署」薩德「的實際協議中就隱含了對在韓」薩德「系統被打擊時的反擊條款,就是美、日對韓國聯合的保證:當遭受到中、俄等國的摧毀時,將會履行反擊義務。不過這種保證只是一種紙面保證。相對於中國多種反擊手段:從陸地上的短程彈道飛彈、遠程火箭炮、空射和陸基巡航飛彈等多種報復手段,畢竟」薩德「再能機動,韓國國土範圍就是這麼大,沒有絲毫戰略縱深可言。所以還是奉勸韓國不要耍小聰明,這樣只會讓自己處於更被動的情況,損人不利己其實就是韓國目前狀態。
大家一直都認為美國在這個時間點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其實是針對中國的一招狠招。事實則是關於部署薩德,美國人心中早有小算盤。考慮到未來的極端情況,美國甚至可以直接空運部署部署「薩德」到美軍駐韓基地里;這個根本不需要韓國同意,直接空運部署就好了,只不過防禦角度上可能會存在一些死角,但是肯定確保美國自己的安全了,跟幫韓國防禦沒什麼關係。而且美國越過韓國直接部署裝備以前就有先例:當年美國駐紮在韓國的」鬥牛犬「飛彈和核彈頭就完全部署在烏山基地里。所以「薩德」不過就是美國人手中一張可打可藏的牌,只不過在這個時間點打出來就是針對中國的。我們不要過分擔心也不能輕視,更要思考未來面對這樣情況要提前遏制的手段,而不是事後亮反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