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擁有博士學位,任職高校計算機教師,一年前卻毅然辭去,立志用網際網路改變蘭州牛肉麵這一傳統而又古老的行業。
在這資本寒冬哀鴻遍野的環境下,一年過去了,他還好嗎?
「創業之艱辛遠超我的想像,我十分後悔,但後悔的是為何不早幾年就出來創業?」一年後,鄧毓博發出如此感慨。
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下,這位博士生一年的餐飲創業經驗,希望對我們想創業的餐飲人有幫助和啟發!
反其道而行做一個純粹產品型的公司
2014年9月,蘭州大學青年教師鄧毓博毅然辭職,開始了自己打造網際網路蘭州牛肉麵第一品牌的創業之路。
當時純線上的網際網路應用和平台項目如火如荼,鄧毓博與他的團隊卻反其道而行,選擇去啃硬骨頭,即聚焦在產品上,做一個純粹的產品型公司。
如今看來,這一決定或許恰好成了他們活下來的一個重要因素。
最痛快的是經驗值+1的成就感
在這一年裡,鄧毓博與團隊取得了不小成績,拿到了天使投資,產品愈發完善,品牌的影響力逐漸擴大。
不過令他最痛快的是,似乎永遠有解決不完的問題,但在每一次團隊合力解決之後經驗值又+1的成就感。
「你可以十分清晰的感覺到自己在成長,就像一顆久旱逢甘露的樹苗,瘋狂酣暢的吸收著水分。」
讀博的收穫遠不如創業
「我從未想到外面的世界會如此精彩!創業短短一年,我遇到了許多各行各業的精英,與他們的交流讓我知道了自己與他們之間的差距是有多大!
讀博期間都沒有這麼緊迫的感覺。」
鄧毓博覺得正是因為選擇創業,仿佛打開了潘多拉魔盒,這個世界的精彩才真正的第一次呈現在他面前。
「所以今天想起來後悔得要死,為何沒有早幾年出來打拚呢?」鄧毓博苦笑了一下,「當年求穩的心態促使我選擇了博士畢業後留校,然而工作的三年其實狀態並不好,一直沒有找到想要的激情與方向,對自己很失望。」通過自己的創業經歷,鄧毓博越發體會到從事與個人的性格、興趣融合的工作所帶來的愉悅感。
高強度的「拼殺」更對胃口
鄧毓博認為,如今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拼殺的高強度快節奏生活更對自己的胃口,
「只是因為從來沒有從事過與企業相關的工作,需要快速學習一切與公司經營相關的事務,如產品設計研發、市場定位分析、品牌推廣、市場與銷售、商務談判、財務管理、人員管理……每一件事,都需要親力親為,並不斷從失誤中總結經驗。」
創業過程中隨時做好失敗的準備
說起創業的風險,鄧毓博毫不避諱對於失敗的坦然,「我們在全力以赴的為目前這個牛肉麵項目打拚,也十分希望能實現我們的目標。
但我們也做好了失敗的準備,或者更準確的說,我們做好了如果摔倒了就爬起來繼續的準備!」他認為,創業成功率極低,但失敗並不可怕,創業團隊只要具備足夠的抗壓韌勁和不服輸的鬥志,重振旗鼓並獲得成功的機率一定會上升。
創業中享有樂趣 便不虛此行
「不是誰都適合創業,也不是誰創業都可以成功,但只要在艱辛的創業過程中享受到了樂趣,已經不虛此行。
而能有這種感覺的人,可能創業成功的機會要多一些吧?」鄧毓博偷笑著,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其實創業是一種心態,對於結果不要看得太重,這其中的過程才是我們真正能得到的寶貴財富。
獻給想創業的餐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