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的童話 聖彼得堡旅遊攻略

@ 2016-07-18

點睛】聖彼得堡已經有三百餘年的歷史,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聖彼得堡給遊客的印象一是有皇家風範,二是可供遊覽的景點多且美,三是幹凈。但是天氣多變,當地人把它形象地比喻成「女人的臉,男人的心」。到聖彼得堡遊玩的人,無不感覺自己身處一個輝煌的童話中,水波蕩漾、金光閃閃、色彩艷麗,一切都亦真亦幻。

聖彼得堡(前蘇聯時叫列寧格勒)是沙皇時代的首都。我們旅遊團一行人在座了一夜(8小時)的硬臥火車後於次日清晨5:30準時到達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的聖彼得堡。當時天正下著小雨,極其陰冷。來接團的是個中文名叫高峰的俄羅斯小夥子導遊,他也是在南開大學進修的中文,漢語講得很流利,據他說前段時間上海市長韓正來訪時就是他當的翻譯。

聖彼得堡的面積顯然比莫斯科小多了,市容也明顯不同。沙皇時代的古老建築隨處可見,既壯觀又精美:樓房外墻上幾乎都有形態各異的雕塑,街心花園裏經常可以看到不同的青銅人物雕像,如彼得大帝、普希金、馬克思、列寧等。聖彼得堡可供遊覽的景點太多了,而且非常美。我們先後參觀了豪華的冬宮和夏宮,普希金城(皇村),歷時24年才建成的滴血大教堂,喀山大教堂,彼得保羅要塞,獅身人面像,該市的母親河——涅瓦河以及打響十月革命第一聲炮響的阿芙樂爾巡洋艦和當年列寧指揮這場革命的司令部——斯摩爾民宮等。我們還有幸觀看了今年最後一場由俄羅斯皇家芭蕾舞團演出的經典劇目「天鵝湖」,真是一種優美的高雅藝術享受!

冬宮是昔日的沙皇皇宮,作為俄羅斯18世紀中葉巴洛克建築的典範,冬宮向世人展示著她的高雅和大氣磅礴,用金碧輝煌的藝術殿堂來形容她再恰當不過了。冬宮收藏有270餘萬件世界各地的藝術珍品,如果在每件展品前停留一分鐘,參觀完全部收藏品要8年時間。

城外的沙皇夏宮坐落於芬蘭灣南岸的叢林中,金碧輝煌的噴泉花園分為上花園和下花園,有俄羅斯的凡爾賽之稱。上花園可以欣賞到由64個噴泉和250多座形態各異的金銅像組成的階梯形大瀑布;下花園最大的特點是150個噴泉,2000多個噴柱變換出千姿百態的造型,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坐船遊覽涅瓦河是歡快和令人難忘的,我們邊喝著香檳酒,吃著麵包夾魚子醬,邊欣賞著俄羅斯演員們熱情奔放的民族歌舞。最讓人難忘的是一老年歌手連續演唱了中國人熟悉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和「紅梅花兒開」等歌曲,並邀我們上臺與他們共舞,聯歡會將中俄友好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總之,聖彼得堡給我的印象一是有皇家風範,二是可供遊覽的景點多且美,三是幹凈。但是天氣多變,當地人把它形象地比喻成「女人的臉,男人的心」。

夏宮離市區20多公裏,因為是星期天瓦西裏島所以不堵車,我們很快回到了市區。休息的時候導遊帶我們看了一個修道院,彩色貼面,漂亮極了。我們還進去看了,裏邊有很多人在做禮拜。我們為這裏的教堂贊嘆,哪裏知道,這才是剛剛開始,美景還在後邊。午飯後,我們來到涅瓦河邊。

車很快開到瓦西裏島,島的東岬角把流入芬蘭灣的涅瓦河分隔成水面寬闊的兩條河道,長期以來,這裏一直是繁榮的貿易港,建有一個古羅馬廟宇建築風格的證券交易所,1940年以後改為中央海洋軍事博物館。交易所前面的廣場上矗立著兩根高達32米的燈塔,上面裝飾著方向不同的船體,古羅馬有一傳統,那就是在每一次重大勝利以後,都要在圓柱上增添一座船頭形雕像。在燈塔的基座上,有四個雕像,白色大理石的人物雕像分別代表伏爾加、第涅伯、涅瓦、伏爾霍夫,俄國四大著名河流,俄羅斯的許多事件都是和這四條河聯系在一起的,以致我們對他們是那樣耳熟能詳。在這裏眺望彼得保羅要塞,有極好的視角,可以拍攝到要塞的全景,加上河裏的噴泉,在陽光的照射下,金色的高塔式教堂閃著耀眼的光芒,真是十分壯觀。對面就是冬宮,那綠色白色相間的宮殿在隔河相望時給了我們多少期盼。那時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博物館呀。

在這島岬上,還有穿著女騎兵古裝的俄羅斯美女在招徠遊人與之留影。這裏也是新人們舉行婚禮的必到之處。幸運的是,我們有機會拍攝到了婚禮的部分鏡頭。一對新人,手捧美麗的玫瑰花,站在涅瓦河畔深情擁吻,多麼浪漫的一幕。我在心裏為他們祝福,讓川流不息的涅瓦河水,為他們永恆的愛情作證吧。

美麗的涅瓦河,通過小說和電影,這名字在我的腦海中,早己閃爍著迷人的光芒,令我神往!今天,我終於來到她的身旁,親眼目睹她的風韻和神采,心中充滿了滿足和快樂之情。繼續向前,我們就來到來到了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跟前。它現在是海軍博物館分館。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話「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馬列主義」。炮轟冬宮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如今還靠在涅瓦河邊,發出十月革命第一聲炮響的大炮還昂首指著冬宮。不過當時放的只是一個空炮,不然冬宮早就完了,那末多世界遺產也都化為灰燼了。船體很大,導遊給我們講述了海軍各個時期的軍旗和徽章,以及它的歷史。在此也使我們了解了這座城市的光榮歷史。

俄羅斯歷史上,聖彼得堡(當時叫列寧格勒)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二戰期間,這座城市被德國法西斯軍隊圍困900天,寒冷和饑餓奪走了幾十萬人的生命。但英雄的聖彼得堡人民依靠自己的勇氣、意誌和信心守護著自己的城市,直至取得了反圍困的勝利。衛國戰爭後,蘇聯政府授予聖彼得堡「英雄城」的榮譽稱號,聖彼得堡人的精神也成了俄羅斯民族精神的象徵。

沿著河岸向前,我們就到達了兔子島,這個小島就像一隻漂流在涅瓦河上的童話小船。島上修建了一座上的彼得保羅要塞。該要塞有300年的歷史了,是聖彼得堡最重要的建築,因為聖彼得堡城的建設,就起源於彼得保羅要塞的興建。它於1703年5月16日動工修建,這一天,後來被定為,聖彼得堡建城紀念日。應該說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護下誕生和發展的,它是俄國同瑞典進行北方戰爭的前哨陣地。彼得大帝親自為它選擇了一處易於防禦的地點,親自監督建造工作。後幾經擴建,建成這座六棱體的古堡。古堡的墻高12米,厚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長達700米。

要塞中有聖彼得保羅大教堂、鐘樓、聖彼得門、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幣廠、兵工廠、克龍維爾克炮樓、十二月革命黨人紀念碑等建築物。其中,最著名的是聖彼得保羅大教堂。這座大教堂建於1703年,原先是木質的,1712-1733年在原處改建為石砌的大教堂。是一座早期俄羅斯巴羅克式大教堂。教堂外表莊嚴肅穆,教堂內有從彼得大帝到亞歷山大三世的俄國歷代沙皇的陵墓,許多大公也附葬於此,均立有大理石墓碑。1998年7月17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的遺骸也安葬於這裏。大教堂的鐘樓高122米,直到到本世紀中葉,是全城最高的建築物。鐘樓尖頂上的天使塑像高3.2米,塑像雙翼伸展,塑像頭上十字架高聳。金光閃閃的尖頂直刺藍天,顯得特別高大、秀麗、雄偉,在該城的任何地方,都能見到它的英姿。1991年,在要塞裏,添加了一座彼得一世銅像(坐像)。這座銅像雕刻得特別精緻,別具一格,身體和頭似乎不合比例,但卻很有神韻。一個男孩爬上皇帝的膝蓋。扶著彼得大帝的頭照相,誰能知道十幾年以後,這個孩子會不會也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呢?

景色十分迷人。在教堂旁有一座小亭子,裝飾有圓柱和航海女神的塑像,是保存彼得大帝的一隻小船的船屋。

要塞中還有6座棱堡及其他軍事設施。3座面對涅瓦河,3座面對克龍維爾克海峽。棱堡中有300門大炮。從18世紀起,每日中午12時,納富什金棱堡的大炮就射出一發空爆彈,向全城居民報時,這一習俗流傳至今。

1717年它失去了軍事意義,成了國家監獄,它寬厚的墻壁裏築有許多暗炮臺,以及陰沈、寒冷的單人囚室。從長長的在押犯人名單中,可以找到許多名人的名字:拉吉舍夫、車爾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高爾基等等。1887年,列寧的哥哥亞-烏裏揚諾夫試圖謀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在要塞中被殺害,年僅21歲。

十月革命前夕,要塞成為起義軍的司令部;按照列寧指示,在棱堡的旗桿上懸掛著一盞明燈為號,使巡洋艦「阿芙樂爾」號炮轟冬宮,從而掀起起義怒潮。

離開彼得保羅大教堂廣場,一直往東,有一座大門,穿過大門,會意外地發現一片新天地:美麗的涅瓦河,竟然近在咫尺,河邊有棧橋、沙灘、遊船、莊嚴的棱堡,還有在沙灘上或坐,或躺,光著身子曬太陽或悠閑漫步的快活的休閑客。因為莫斯科時間和北京時間相差4 小時,所以這一天特別長,當我們終於能回賓館休息的時候,人已經是筋疲力盡了。可我們始終處在興奮狀態,這一天看的太多,想的也太多了。

聖彼得堡的歷史文化

聖彼得堡已經有三百餘年的歷史。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島上建立了彼得保羅要塞,後擴建為城,稱聖彼得堡,為帝俄時代的通海門戶。自1713年起200餘年內它一直是俄羅斯帝國的首都,1914年改稱彼得格勒。1924年為紀念列寧而更名為列寧格勒,1991年又恢復原名為聖彼得堡。在歷史上,聖彼得堡曾是俄羅斯的政治、文化和工業中心,現為俄西北聯邦區的首府。

俄羅斯歷史上的許多著名人物都與聖彼得堡的名字有著密切的聯系。例如,俄羅斯偉大的詩人普希金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都是在這裏度過的;柴可夫斯基、格林卡等音樂家也都在這裏度過了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光,俄羅斯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罪與罰》也是在這裏完成的。

最佳旅遊時間

最佳旅遊時間6月—9月,但一年中的雨水也大都集中在這幾個月裏,每隔兩三天必定有一場陣雨。此時前來遊玩的遊客,要記得帶一把雨傘,以備不時之需。

聖彼得堡地勢較低,海拔僅1.2-2米,屬受海洋性影響溫和的大陸性氣候。全年平均氣溫5.2℃,年降水量585毫米。夏季溫和,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17.7℃。冬季寒冷,冬季平均氣溫零下6.5℃,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零下8℃,積雪期持續132天,結冰期從11月中旬至來年4月中、下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