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班機經過六個多小時飛行,跨越赤道,穿破寂靜的夜幕,徐徐降落在南半球印尼的努拉雷機場。此刻,巴厘島夜色闌珊,燈火通明,戴上當地姑娘獻上的彌漫著芬芳香味的雞蛋花環,我無言回絕姑娘們熱情洋溢與天嬌般的嫵媚,激情驕傲的開始了巴厘島浪漫之旅。
巴厘島
下榻的五星級酒店,古樸典雅,院墻內外,充滿著南國植物樹種,彌漫錯落,曲徑通幽。熱情好客清一色的中年男女招待,嫻熟的為赴島遊客備好了豐盛的早餐。早餐是開放自選式的,餐廳香氣繚繞,民族的敲打樂器輕歌曼雅,古音飄逸,導遊告訴,巴厘島人百分之八十多信奉印度教,神賜於生靈,萬物感恩於神的賞賜,進食即是祭祀神靈。
我們加快了旅程,驅車到巴厘島中部山區重鎮「烏布」,透過車窗,巴厘島景觀路不是很寬敞,沿街和路的中間隔離帶種植的幾乎是椰子和芭蕉樹,一早奔忙的車輛很多,摩托車手倒顯得嫻熟,車手和搭乘的人都很規矩戴著頭盔,路上幾乎見不到交通警察。
趕海
「烏布」是個彌漫藝術和鄉土風情和諧交融的地方,繪畫、木雕、石像、蠟染布藝字畫等工藝飾品蜚聲世界,享有盛譽。石材木質經民間能工巧匠的精雕細琢,造型各異,玲瓏剔透。琳瑯滿目的工藝品,做工考究,品質細膩,獨具民族特色。
我最終還是經不起那雕刻藝術品的誘惑,花了300多元人民幣, 挑選了一件形態栩栩如生的檀香木雕大象,真是物有所值,愛不釋手 。導遊介紹,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印尼官方,開宗明義,制定開發和保護巴厘島民族特色旅遊產業,限制有悖自然生態工業的引進政策,以至於今天的巴厘島具有民族特色旅遊產品得以保存的完美無缺,促進旅遊業興旺發達,百分之九十以上財政依賴於旅遊業收入。
時間正好是巴厘島日落時分,去「海神廟」看日落是最佳的選擇,站在巴厘島最南端向廣闊的印度洋望去,腳下是波濤洶湧的海浪,遠眺廟宇披金。據說建於16世紀的海神廟,風雨歲月,矗立在印度洋波濤洶湧的海水巨巖礁上。
時逢落潮,無數善男信女踏著濕濡的礁石,前往寺內頂禮膜拜。長潮時,這條小道將完全被海水淹沒。不過,我覺得附近被海蝕沖出的地貌,頗引人入勝,那酷似桂林象鼻山的礁崖,景色絕佳。遊客手裏的「卡片機」、我的「單反相機」大派用場,立三腳架,取景構圖,爭先抓拍,記憶這經典版美景的瞬間。穿過大約兩公裏的蜿蜒山道,來到烏魯瓦圖斷崖,巴厘島人稱作「情人崖」。坐在陡峭的斷崖上,遙望印度洋雄偉的氣勢,俯瞰腳下海浪拍打絕巖,靜靜品茗海天一色,迷人晚霞,陶醉其中,心底的震撼不言而喻。吾君詩性而發道,「遠觀海神廟,咫尺情人崖,夕陽余暉錦,唯見巴厘島。」
海神廟
夜色撩人,風情萬種,抖落一天的疲憊,去感受巴厘島人的熱情豪放,原始部落式的載歌載舞,「金巴蘭」絕對是最浪漫的大排檔。靜謐迷人的海上落日,美味地道的海鮮燒烤與各國遊客匯聚的異域風情,此時融合的淋漓盡致,恰到好處,東西方文化盡情演繹與沈醉在巴厘島的迷人黃昏中。
夕陽的余暉,將海水染成粉紅色,一些樂手或是異國的遊客圍繞飯桌旁手舞足蹈,彈著吉他,盡情的灑脫,火辣辣的南國侍女扭動著纖細的腰身,嘴裏還唱著聽不懂的情歌,螃蟹,魚,貝類,魷魚,喔噻了,構成一幅人間娛樂的天堂美圖,稱巴厘島為「天堂之島」「度假之島」並不為過。
風情女郎
據說巴厘島是「千寺之島」,島上的居民視神為最高境界,對神有著童話般無限的想像力。漫街的建築和私宅,商場和娛樂場館,大門前和後墻內,用石灰巖壘砌成高低錯落的「神龕」,呈四方棱塔式型,四面通透,供奉神品,「神龕」多數被黑白色塊的布幔遮住半部。祈求平安的神像浮雕,神態各異,個性十足,充分體現這個民族喜好哀樂與祭祀神靈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