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登山怎樣節省體力?

@ 2017-05-12

參加戶外徒步的朋友,體力都要有較好的儲備,

要合理地分配體力。

尤其是異常酷熱的這些日子,

徒步登山怎樣節省體力呢?

減少坐下來的次數

很多登山友在上坡的時候,一感到疲勞,一下就坐下。

想走的時候,本來就十分疲勞的雙腿,

還要消耗很多能量來把整個身體和背包支撐起來。

其實,休息的辦法有多種,沒有必要全身坐下。

你可以這樣做

斜靠樹幹

減輕雙腿承負,緩解壓力。

坐在高地

最好坐在與臀部高度差較小的斜坡、石塊上來休息,起身走的時候不用耗費很多體力來抬起全身。

坐在前方平緩的路段

不要在休息之後立即進入拔高的地方休息。否則休息之後,

心肺和肌肉都處於平靜狀態,突然需要巨大體能,會引發危險不說,還更浪費體能。

手幫著把腿抬上高台,然後用手按膝部上升身體。

山中有很多道路,突然會需要攀上一個高石台,這個時候如果非常疲勞了,

就不要來完全使用腿部的力量上升身體,

因為腿在上山的過程種一直沒有停止使用,

肌肉在極度疲勞的時候會有些痙攣,

不靈便,所以上下肢進行搭配是最好的,可節省很多體力,又保證安全。

調整步伐

大步行進時,膝蓋得不到有效活動,乳酸積累過多會引起酸痛、疲勞。

小步慢走可以有效減少乳酸的積累,

多活動膝蓋可以讓乳酸得到迅速釋放。容易疲勞的原因大多是在平地跨大步,

加快速度來走路。這破壞了有規律的節奏性。如果是長時間走路,不要慌忙。

你可以這樣做

調整好步幅,把步幅放小,以同節奏速度來走路。

不要大步躍進,小步慢走。多活動活動膝蓋。

龜步與休息,讓你不知疲倦的戶外徒步方法

是否有一種永不疲倦的走路方法用在山野的徒步行走中呢?

答案是有的。只要能理解和掌握下面幾種方法,靈活運用,戰無不勝。

龜步

在長途行走過程中,不要以為昂首闊步的大步向前就行了。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要知道步幅大是利用腿部肌肉的爆發力,

這畢竟是有限的。

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種持久力,凡事都不能一步登天。

所以步幅小一些並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充分利用我們腿部肌肉的韌性,它們對持久戰是相當有辦法的。

吹氣

跟著就是要調節我們的呼吸了,要努力讓自己的呼吸與運動呈有節奏的狀態。

令肌肉持續緩慢而不休止地運動,再加上平穩均勻的呼吸。

簡單的說就是幾乎每走一步呼吸一次。

馬拉松運動員在比賽中就能做到平均每兩~三步就換氣一次。

如果我們不習慣的話,也可以強迫自己呼吸,只要大口地吹氣就可以了。

但要注意,不要太過強求,不然會拉傷肺部和肋間肌的。

調勻呼吸是保持體內能源的好方法。

利用肌肉

要使走路變成有節奏的最自然的有氧運動,上下坡時,

也要隨著這種節奏儘量利用肌肉的運動,儘可能的減少骨骼和關節的負擔。

尤其是在下坡時,特別是那些長程的下坡路,這是要善於利用雙腳,

使其可發揮立刻停止的作用。因為與其在長程下坡後骨骼和關節有不良影響的話,

倒不如讓肌肉承擔多一些會比較好。

休息補充

還有在路上要合理安排休息時間,以及適時補充能源。每走上相當一段時間或路程後,

要適當地休息片刻。休息時應攝取一些馬上能轉化成能源的糖類和水份,

使身體及時得到補充,以求快些恢復體力。並可鬆開鞋帶,

但必須記住未到宿營地前,千萬不要脫下鞋子。

因在長途行走中,雙腳會稍微發脹,中途休息脫鞋,下段路只會叫您苦不堪言。

閉上嘴少說話

少說話,少說話,多觀察,多體會,是成熟驢友的標誌之一。

說話耗費的體力是非常大的,

說話需要調動口腔肌、咽喉肌、肺肌等多處肌肉組織,

需要從心臟調用血液來供應這些肌肉運動之需,

更嚴重的是,說話消耗的氧氣數量是非常巨大的,

我們說話的時候,幾乎所有肺部吸入的氧氣都被用來供應說話,

血液中的氧含量迅速下降。如果是大聲吆喝、連續說話,

耗費體能的更巨大的。所以,途中儘量少說話,

是節省體能的一個重要方法。

上山時儘量把重心壓低

從物理學角度很好理解,重心低,

不僅步子穩,也會節省體力。比如個子小的人,就比個子高的人登山節省體力。

上身略微前傾到一個適合的角度,讓重力幫忙你登山。

如果是陡坡,最好手腳並用,這樣會非常輕鬆,前面的斜坡剛好彌補手臂的長度,

使人可以和獸一樣四肢行走,這是非常節省體能的方法之一。

有裝備的可使用手杖來達到這一效果。

深呼吸

很多登山友在上坡的時候呼吸短促淺粗,

沒有規律,這樣會越來越疲勞。

正確做法:

上山的時候,要保持步履和呼吸適當的節奏,有意地去控制達到習慣的狀態。

負重陡坡儘量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疲勞的時候加深呼吸,

有意略微減緩節奏,使體能隨呼吸分布均勻。

急促的呼吸是對肺肌運動的浪費。

同樣的運動量卻不能吸收足夠的氧氣,這是驢友應該注意的。

提醒:

好的步履和呼吸節奏,可以堅持數小時徒步而不用停下休息,並且不感到疲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