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要半開,酒要半醉~~~

@ 2016-07-17

常言道:「花要半開,酒要半醉。」因為鮮花盛開嬌豔的時候,也就是衰敗的開始;「行醉神不醉」。「醉」只是迷惑對手的手段,人生也是這樣,要學會裝醉。

在電視劇《水滸傳》中,武松醉打蔣門神的片斷非常精彩:武鬆手握酒杯,仰脖而幹,身子東倒西歪,步履虛浮,蔣門神於漫不經心之際,鼻樑突著一拳,尚未回過神來,眼額又遭一腿……..當其終於醒悟這絕非是酒鬼的「歪打正著」之時,其身已受重創而無還手之力。武松所用的「醉拳」,乃武術中一種高難度拳術,委實厲害之極。「醉拳」的厲害,在於一個「裝醉」,表面上看來跌跌撞撞,釀釀蹌蹌,不堪一擊,而其實呢,醉之中卻殺機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時,卻被「醉鬼」打趴在地。

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那些自認為有才華的人,要做到不露鋒芒,既有效地保護自己,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不僅要說服、戰勝盲目驕傲自大的病態心理,凡事不要太張狂、太咄咄逼人,更要養成謙虛讓人的美德。

杜甫有句名詩:「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後來也不知是哪個聰明人演繹出一個推論:「出頭的櫞子先爛」,應當說,這句話在客觀世界中反映了客觀事實。對此「屋簷下的小雨」可能理解得更深。君不見,一年四季,風吹雨淋,年複一年,日久天長,出頭的櫞子先爛是自然而然的事。「槍打出頭鳥」也是這個道理,在客觀世界中,類似的事情很多。

所以,這種隨時保持「一半」警醒、「一半」低調的哲學,已經漸漸深入人心。

半塘主義代表的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太苦的日子會使人沮喪失望,非我們所願;過甜的日子容易讓人不識甜為何物,不懂珍惜,也許生命的最佳狀態就是不迴避煩惱與苦難,並學會給自己的日子加半勺糖,在若有若無間體味生命的香甜,領悟甘苦參半的人生真諦。

比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國的一句老話「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實與半塘的主張有異曲同工之妙,有一點親密,有彼此的關心,但又不會太近,不會妨礙他人的私密空間;比如我們對事業成功的追求,應該努力爭取,頑強拼搏,但又不急功近利,不奢求強求;比如我們對婚姻的態度,應該常常在一起,但又懂得親密有間的道理。甚至我們的穿衣打扮、一日三餐,都該學會半塘——不過分、不過度、剛剛好,這樣才會最好的摒棄生命裡的哭,品嘗到生活中的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