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將身處荒島,如果選擇隨身攜帶某種藥物的話,那麼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阿司匹林。」
達特茅斯醫學院的研究者John A. Baron教授如是說,可見阿司匹林對人類的貢獻。
作為最常見的解熱鎮痛藥之一, 自19世紀問世以來, 這個學名叫「乙醯水楊酸」的藥物, 在治療感冒、發熱、頭痛、 牙痛、關節痛、風濕病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而且阿司匹林最大的貢獻還是, 大大降低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 可是, 對於阿司匹林, 許多長年服用的人卻也心有餘悸, 因為它可能會引起消化道出血。
阿司匹林有啥副作用 Side Effects ▽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藥劑科主任李桂茹 :
假如血小板在血管內過多地聚集,就可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導致心肌缺血甚至心梗、腦梗。
阿司匹林的作用就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達到防治血栓的目的。但是血小板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在血管損傷時聚集於傷處,促進止血。所以,貿然服用阿司匹林有增加出血的風險。這就是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之一。
阿司匹林最大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症狀和出血傾向。
很多人服用阿司匹林後或多或少有反酸、食慾差、腹脹、腹痛等症狀,因為阿司匹林會抑制一些保護胃黏膜的激素的合成,嚴重時會引起胃黏膜糜爛,導致上消化道出血。
其他副作用還包括:尿酸增高、藥物性皮炎、過敏性哮喘、抑制凝血功能、性功能減退等。
哪些人適合服用阿司匹林
已經發生過心腦血管疾病和極可能會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都該遵照醫生建議服用阿司匹林。
發生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沒有禁忌,應該終身服用阿司匹林,藥不能停。抗血小板的藥不少,除了最接地氣的阿司匹林,還有氯吡格雷、替格雷洛等。
冠心病患者,可能會需要在阿司匹林基礎上結合服用氯吡格雷或替格雷洛一年左右,除非有禁忌症或嚴重併發症,阿司匹林是真正應該長期服用的。
阿司匹林該怎麼吃
阿司匹林可用於解熱鎮痛及心血管疾病的預防,不同的適應症服藥劑量亦不相同。目前單獨的阿司匹林製劑已較少用於解熱、鎮痛,而主要用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一日1次,需長期用藥。
飯後服用阿司匹林非腸溶片劑,可以讓其混合在食物中,減少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因此建議餐後服用阿司匹林非腸溶片劑。
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後發生消化道症狀顯著高於中年患者,建議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同時加服胃黏膜保護藥物。
腸溶與非腸溶口服製劑的區別
考慮到阿司匹林導致的消化道不良反應,部分藥廠將其製成腸溶劑型,讓它到達腸道後再溶解吸收,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這就是阿司匹林腸溶製劑。
空腹服用阿司匹林腸溶製劑可以減少其在胃內的滯留時間,減少藥物的胃內溶解。若飯後服用,首先食物會增加胃內的pH值,使藥物釋放增加,其次,食物會減慢胃排空速度,藥物在胃內停留時間延長,反而會刺激胃黏膜。
因此,若口服的是阿司匹林非腸溶口服製劑,建議飯後半小時服用;若口服的是阿司匹林腸溶製劑建議飯前服用。
作者:頭條號 / 大連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