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架正式塗裝殲-20帥照曝光,距離服役還有多久?

@ 2016-07-17

導語:近期,中國「20家族」曝光率可謂是相當的高,7月6日中國正式服役至少兩架運-20大型戰略運輸機;7月4日網上出現數張中國最新塗裝「八一」空軍標識的殲-20照片,這張照片讓軍迷們沸騰了,更有網友標識很可能殲-20戰機已經服役解放軍先遣部隊。

最新消息顯示,7月10日網上再次曝光兩架量產型國產第四代重型隱形戰鬥機——殲-20在同時段升空試飛。從公布的圖片顯示,這兩架殲-20整體採用灰色塗裝,與上一架相同都已經不採用「20xxx」編號,而是直接將其抹去,機翼下方兩個中國空軍「八一」標誌清晰可見。

殲-20距離服役還差些什麼?

軍事專家尹卓在2016.7.4央視《今日關注》中表示,「殲-20戰機很可能已經服役」。而就在本周二下午,中國空軍在官方微博上說:目前殲-20尚未裝備空軍部隊。殲-20和運-20飛機正按計劃進行相關試驗和試飛。在不久的將來,他們會陸續裝備部隊,有效提升空軍履行使命任務的能力。

那麼殲-20距離服役還差點啥?對比剛剛服役的運-20我們可以發現,「胖妞」服役之後發生了一些變化很明顯,第一垂尾出現國旗標誌、空軍編號、「八一」標識,這三個標識是中國戰機服役的最終標誌,在殲-20上我們除了空軍序列號沒有發現之外,其他兩個都已經塗裝。筆者估計,殲-20今年服役不成問題。

軍事評論員符義鵬告訴記者,現在看到的殲-20所謂的最終量產機,其實很可能是中國在結合前三架2011號、2015號、2016號之後的最終完整版,其中很大的改進主要是在發動機和雷達上,從這個意義上講,航空發動機的研製比航天發動機困難的多。俄羅斯AL-31F跟美國F100/F110推力相當,但使用壽命和大修間隔只有美國的一半,應該說設計上並不差,主要差距還在於材料科學和加工工藝,可喜的是我們的WS-10使用壽命和大修間隔都優於AL-31F。

殲-20用國產發動機的信心已經有了,裝備WS-15的原型機成功試飛令國人鼓舞,但是要定型成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要解決可靠性和耐用性的問題仍然困難重重,航天發動機(火箭發動機)是一次性用品,工作時間最多只有十幾分鐘,航空發動機要使用幾千小時,耐用性非常重要。

隱身能力是四代機的重要標誌,美國F-22除了機身採用復合材料和隱身氣動設計之外,發動機所產生的熱量和紅外噴火已經幾乎看不出來。從殲-20數次首飛發動機發出聲音判斷,絕對是新型的大涵道比發動機,它的涵道比超過殲10、SU27和F22三種戰機。流傳的視頻顯示了「殲-20」的起飛過程,從中看到,起飛時並沒有看到發動機尾部的噴火,這足以顯示中國「殲-20」的發動機噴口紅外隱身技術已達到了世界四代機的先進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