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俄新社7月11日報道,俄羅斯戰略火箭兵將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大規模練兵,從西邊的特維爾到東邊的阿爾泰的所有部隊都將參加拉練,而參演裝備則更是包括了最新式的射程上萬公里的「白楊M」飛彈和「亞爾斯」飛彈——後者兩個月前剛剛在紅場閱兵上閃亮登場。
三天以後,《華盛頓每日郵報》發表文章稱,俄羅斯兩個飛彈師居然在俄公布演習命令後的一夜之間神秘失蹤,這引起了美國和北約高官的極度恐慌:對如此重要的目標喪失監視無疑將作為情報部門失職的又一例證。駐歐洲的北約部隊和美軍更是動用了一切手段試圖找到這兩個師,不過一無所獲。但48小時後,俄羅斯的這兩個飛彈師又忽然出現在了美國偵查衛星拍攝的高清照片中,而且樣子十分高調,根本不進行任何偽裝,不過地點由烏拉爾山脈以東的西伯利亞軍隊營房變成了莫斯科以東下諾夫哥羅德附近的歐洲地區。《防務新聞》特約撰稿人約翰.阿爾尼斯認為,這是俄國人在炫耀自己高超的欺騙偽裝能力和飛彈的機動能力。但阿爾尼斯也注意到,中國方面似乎沒有對俄國飛彈師的失蹤表示任何關切,十分淡定。「這恐怕是中俄之間早已達成的戰略協商和默契,這次飛彈師的調動中國方面早已明白是俄針對美國的,不會產生任何誤會。正遭受美國步步緊逼的中俄兩國正笑而不語的看著西方被兩個飛彈師耍的團團轉。」阿爾尼斯這樣評價。
這次失蹤事件的主角是俄羅斯戰略火箭軍近衛飛彈第33集團軍下屬的近衛飛彈第39師和近衛飛彈第51師。整個集團軍的駐地基本都在荒蕪的遠東,其中近衛39師在新西伯利亞,近衛51師則在以嚴寒而著稱的伊爾庫茨克。
從「近衛」的榮譽稱號可以看出,這兩個師都是功勳卓著的部隊。的確,兩個師的前身是炮兵師,均在衛國戰爭期間立下了卓著功勳,而在60年代改編為飛彈師後,則一直擔負著蘇聯—俄羅斯的核飛彈戰略值班任務。普京在2006年時就訪問過該部隊。
這兩個師具備強大的實力,每個師擁有30餘枚洲際核彈頭。原先兩個師的裝備都是白楊M飛彈,但近衛39師從去年開始已經換裝了最新式的「亞爾斯」飛彈發射車。
很多網友覺得「亞爾斯」飛彈和白楊M飛彈在外形上很相近,但那其實只是發射車和發射筒類似,其內部構造已經進行了很大改進。「亞爾斯」著重提高了飛彈的精度、末端機動能力和載荷。其射程內精度居然已經達到了200米半徑的可怕程度,完全可以承擔對北約和美國核發射井的打擊任務。
亞爾斯的有效載荷已經提高到了1.5噸,可以攜帶8-10枚分飛彈頭,每枚當量可達20萬噸。多枚小當量核彈頭的威力其實比單枚大當量彈頭的威力要大的多,生存能力更是呈幾何數增長。亞爾斯的最大射程達到11000公里,如果朝北極方向發射,可以覆蓋美國全境。
亞爾斯基本沿用了白楊M的MAZ7917 8軸超重型發射車,整個飛彈發射筒連同發射車一起的重量超過了一百噸。但憑藉MAZ車超強的機動能力和巨大馬力,其在西伯利亞的茫茫雪原中仍然可以健步如飛,在很多次演習中都十分上鏡,成為了世界機動飛彈發射車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