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到菲律賓寶寶】南海仲裁,菲律賓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組圖)

@ 2016-07-14

建立在菲律賓共和國阿基諾三世政府非法行為和訴求基礎上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就涉及領土主權及海洋劃界等仲裁庭並無管轄權的事項作出了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

菲律賓國內有些人對所謂最終裁決頗為歡欣鼓舞,但不少菲律賓的有識之士已經對南海仲裁案、域外國家干預南海問題等明確說「不」。

菲律賓前官員質疑所謂最終裁決

13日,菲律賓前教育部副部長瓦爾德斯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作出所謂的最終裁決有失公允。

「裁決必須在雙方都參與的情況下才能產生,但是在一方沒有參與的情況下,南海仲裁庭只聽取了另一方的意見,能做出什麼裁決呢?這根本就不是裁決。另一方不承認南海仲裁庭的仲裁員對此案的意見是正確的。所謂的仲裁是無用的,是不恰當的。

菲律賓應該之前就同中國談判,但是前總統阿基諾的想法不正確。阿基諾不是一個好領導,所以他堅持要仲裁。因為他跟隨美國,美國許諾援助菲律賓兩艘船,但不是真正的戰艦。」

「指島為礁者瞎眼了嗎?傻了嗎?」

瓦爾德斯表示,所謂最終裁決有失公允,最明顯的一個例證就是將太平島認定為「礁」。

台灣控制南沙群島中最大的一個島,他們修建了機場,上面有醫院,還有另外兩三個建築,而且有自己的水源。但是所謂的仲裁,明確地說這不是一個島。

「美國是仲裁案背後的推手」

瓦爾德斯說,南海仲裁案實際上是美國在背後當推手,而日本也緊跟美國一起行動,要警惕美國會利用仲裁結果抹黑中國。

菲律賓前教育部副部長瓦爾德斯:

「美國和西方媒體會利用此事妖魔化中國、詆毀中國,這是美國和西方媒體常用的一種方法。他們對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俄羅斯都是這麼做的。

他們在不同的程度上想要占領這些國家,因此妖魔化這些國家,讓全世界都認為這些國家很壞。雖然事實上並非如此,但是他們仍然會尋找同盟來支持他們對這些國家的攻擊。他們現在就打算對中國這麼做。」

菲律賓前眾議員薩圖爾·奧坎波說:

「阿基諾三世政府不應把南海爭議問題訴諸仲裁庭。中國和菲律賓如發生衝突,將給美國藉口插手該區域事務。」

「阿基諾政府撒謊,總是受美國指使」

長期在菲律賓外交部從事海洋工作的菲律賓外交部海事中心前秘書長阿爾韋托·埃恩科米恩達日前接受採訪時說,阿基諾政府時期的外交部稱,中菲進行了數十次談判但未能解決爭端,只得提起仲裁。這是外交部在撒謊,因為當年正是他負責這方面的工作,對來龍去脈很清楚,中方一直試圖與菲方談判,但菲方一直沒有回應。

埃恩科米恩達說:

「菲律賓沒有獨立的外交政策,總是受美國指使。阿基諾在執政期間提什麼東西總要講到『基於法制』和『法律框架』,這些『法』其實就是美國決定的。」

埃恩科米恩還表示,美國正在用《加強防務合作協議》把菲律賓變成美國的軍事基地。

此外,菲律賓《旗幟報》專欄作家羅德•卡普南建議,為使兩國儘快坐到談判桌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是終止菲美2014年4月簽署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

卡普南形容這個協議為「一堵橫亘在菲中兩國之間的牆」。「終止協議是杜特爾特走出南海爭議困境最簡單的辦法。」卡普南還指出:「只要我們的領土上還有外國軍事基地,菲律賓就不可能有獨立的外交政策。」

「阿基諾當局的錯誤決策讓在菲華僑華人成受害者」

菲律賓僑領、亞太經濟與文化交流協會主席施乃康見證過中菲關係史上不少譜寫友誼的節點性事件。他說,過去,在中菲有爭議海域,兩國漁民自由捕魚,並沒有分歧。他們甚至在遭遇極端天氣時共同躲避風雨,這樣的和平共處難道不好麼?」

施乃康說,2012年阿基諾挑起黃岩島事件後,受影響的不止是菲律賓漁民。菲律賓重要的出口水果香蕉對中國出口受到影響,中國赴菲遊客也在減少,最終損失的是菲律賓的經濟利益,受到最切實傷害的是菲律賓人。

談到華商這兩年在菲律賓的境遇,施乃康說,阿基諾當局的錯誤決策直接影響菲中關係,菲律賓華僑華人也成為受害者。「有些帶有民粹色彩、戴著有色眼鏡的菲律賓政客逼迫早就加入菲律賓國籍的華人站在屋頂上宣誓效忠。」

「仲裁庭反而給杜特爾特政府添亂」

菲律賓《世界日報》13日發表社論文章批評,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亂點鴛鴦譜」,並不能解決南海爭端。

文章認為,杜特爾特政府對南海的政策顯然有別於上一屆阿基諾政府,不願意被美國利用,希望通過雙邊談判解決問題。「仲裁庭亂點鴛鴦譜,反而給杜特爾特政府添亂!」

文章批評,美國一直充當南海問題的幕后角色。「美國像一隻烏賊一樣,希望把南海水攪渾」。中菲雙邊對話「實際上阻力不小」。這種阻力,主要來自於美日兩國。

「菲律賓不可錯過中國機遇」

談及南海仲裁案對菲律賓帶來的負面影響,菲律賓前教育部副部長瓦爾德斯說,菲律賓目前已經出現了中國旅遊團退團的跡象,他擔憂這會對菲律賓的經濟造成一定的打擊。瓦爾德斯說,中國的亞投行和一帶一路提供了很多機遇,這才是菲律賓所急需的。

在過去四五十年里,菲律賓已經放棄了基礎設施建設。現在我們的電和水是全世界最貴的。這兩樣昂貴的花銷讓菲律賓全體人民都很貧窮。我們寄希望於中國,通過亞投行能夠儘快地給予我們幫助。我們希望現在這一屆菲律賓政府能夠利用這一點。這是我們唯一能夠拯救菲律賓的方法。

「建議菲政府馬上與中國對話」

瓦爾德斯表示,在菲律賓前阿基諾政府的主導下,菲律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幾乎全境淪為美國的軍事基地,菲律賓水域已經布滿了美國的軍艦,他對美國製造的地區緊張局勢表示擔憂。在這一情況下,他建議菲律賓新總統杜特爾特馬上與中國展開各層面的對話。

菲律賓前教育部副部長瓦爾德斯: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必須馬上與中國展開對話,從高端層面、學術層面、商業層面,與不同的團隊展開對話,來討論如何迅速地創造一個環境,把菲律賓從衝突中拉出來。

菲律賓前副外長羅薩里奧·馬納洛則認為菲律賓應該儘早與中國進行雙邊談判。她認為,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的行為激怒了中國,致使南海局勢惡化。

馬納洛建議兩國共同開發南海,緩解緊張局勢。「我相信雙方能夠達成雙邊協議。」

馬納洛同時指出,美國是域外國家,不應該插手關於南海的談判。

【新聞多看點】

公道自在人心,在所謂的南海裁決案上,世界上有正義感的國家和人民紛紛對中國的立場表示了支持。

俄羅斯高官:西方國家試圖圍堵中國

針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的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卡拉什尼科夫認為,這是西方國家針對中國的又一次圍堵,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以法律為掩飾,公然干涉地區問題。卡拉什尼科夫呼籲,各方本著維護地區穩定這一出發點,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現有矛盾。

如今,西方國家不僅通過所謂的法律途徑,還使用軍事、經濟等手段企圖制約中國。其中,美國不僅在太平洋地區增加軍事基地,還通過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來限制中國的對外貿易,而此次所謂的法律途徑也不過是西方國家手段的一次加強。

俄羅斯也曾遭受來自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的不公正干涉,對此,俄羅斯始終呼籲遵循歷史因素的重要性。各方應本著維護地區穩定這一出發點,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現存矛盾。

巴基斯坦支持中國南海問題立場

13日,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言人扎卡里亞表示,巴基斯坦支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嚴正立場。扎卡里亞表示:

巴方認為,南海爭議應由直接有關當事國根據雙邊協議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通過磋商和談判和平解決。巴基斯坦相信維護和平與安全是南海各方的共同責任。域外國家應充分尊重中國和東協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並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歐洲華文媒體支持我南海問題立場

羅馬尼亞《歐洲僑報》12日發表題為《中國的領土主權不需要別人仲裁,中國的一點都不能少》的評論,強調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違反國際法,仲裁庭的所謂仲裁也是非法的和無效的。

《歐洲時報》德國版12日發表社論指出,菲律賓和美國蓄意挑起和操縱仲裁的目的,就是企圖煽動和利用國際輿論損害中方國際聲譽,從中套利。同時,南海仲裁案仲裁過程的違法性、目的的針對性,令國際法和國際爭端調解機制陷入尷尬境地。

瑞典《北歐華人報》12日對所謂最終裁決發表社論《中國領土寸土不讓,對仲裁案決不妥協,海外華人與祖國發出最強音》。社論指出,從歷史角度看,南海諸島是中國固有領土,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國際上某些勢力妄圖以國際非法裁決損害中國領土和主權,最後必將自食其果。

巴勒斯坦:中國的主權不容侵犯

13日,巴勒斯坦國外交部部長助理馬金表示,巴勒斯坦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即中國政府對於南海諸島的主權毋庸置疑、不容侵犯。馬金強調: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的所謂最終裁決根本無助於實現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巴勒斯坦始終支持中國同有關國家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和平解決領土和海洋爭議問題。巴勒斯坦堅信,中國政府有能力、也有智慧通過談判協商來解決領土爭端,實現睦鄰友好。

賴比瑞亞和塞內加爾支持中國立場

賴比瑞亞外長卡馬拉:

賴比瑞亞政府支持中國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支持中國不接受、不承認該裁決,反對且不接受任何以仲裁裁決為基礎的主張和行動。對於南海問題,賴比瑞亞政府認為應通過和平談判和根據相關的國際法來解決利益雙方的衝突。

在中國的積極推動下,中國與東協國家早在2002年就達成和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宣言》明確由直接當事國通過談判協商解決有關爭議。

塞內加爾外長恩迪亞耶表示:

塞方注意到中菲此前曾就談判解決南海爭議達成過共識。塞內加爾呼籲有關國家遵守共識,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議,維護南海和平與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