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老司機教你如何2億變16億

@ 2016-07-14

來源:微信公眾號 山石觀市

喊半天轉型,結果放水了;行業大邏輯講得很清楚,落實到標的,都是底部放量的;說要找心有靈犀清新有內涵的,最後選了個胸大的。

是時候討論一下A股老司機的套路秘訣了!

畢竟,我們不要做燒腦日劇《我的危險妻子》裡的男一號小明——始終處於全劇智商食物鏈最底層,只能靠蠢萌圈粉。

底部放量是不是無腦買入信號?股東人數變化可以預測股價走勢?大單流入後市看漲?三根陽線果真改變信念?

從這週末倒推到今年三月,勤奮的興業證券(8.050, 0.31, 4.01%)定量研究團隊(任瞳/徐寅)出了系列良心研報——揭開A股老司機的套路真相。

徵得興業證券團隊同意,予以精簡翻譯,將內功心法化為可見招式。

底部放量不太適合實際投資

經驗之談

底部放量是指某支股票股價處於低位時成交量放大。這是坊間流傳的用於選股的一條經驗法則。

有人說,底部放量振倉都是為了吸貨,洗籌,然後,拉升,到頂部,則藉利好發牌。做股票,大致如此。

有人說,股票位於底部時,絕大部分的籌碼肯定已經被高高地套在上面,而且手拿資金準備買進該股的投資者也不敢輕舉妄動,因此出現大成交量的理由就是主力所為。

還有人說……

很多人心中想像的底部放量形態可能類似於下圖:

策略實現

仿照上圖的特點,構建一個簡單的底部放量選股策略,測試它在過去十多年的表現情況。

1.定義底部:最近半年以來,價格的5日均線回撤超過50%,則將該隻股票納入考察。

2.定義放量:待考察的股票中連續兩天的成交量均是之前成交量的3倍以上。

3.確認趨勢:放量時的價格比放量前的價格高。

4.執行交易:買入滿足1-3條件的股票,如果當前持倉中有n隻股票,滿足條件的股票有m只,則調整倉位,分配m/(m+n)的資金用於買入新股票。

5.止盈止損:持倉中漲幅超過80%的股票止盈賣出,下跌超過10%的股票止損賣出。

興業證券構建的底部放量策略,最後跑出這樣一張圖:

說人話解釋這張圖就是:底部放量形態的股票並非一定帶來超額收益,並且策略對於定義參數的敏感度過高,單純的底部放量形態不太適合於實際的投資。

股東數結合成交量才能判斷後勢

備受關注的股東人數數據

通常認為股東人數的縮減,意味著持股集中度的增加,則未來股票上漲的機率大;而股東人數的增加,意味著持股更加分散,股票上漲壓力大,則未來股票下跌的機率大。這一結論的得出,其實是基於投資者對「主力資金」操作手法的分析,主力資金在拉升股價之前通常都會進行所謂的「洗盤」和「吸籌」,經過洗盤和吸籌之後,主力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散戶手中的籌碼,這時候股東人數下降,持股變得更加集中。隨後主力開始拉抬股價,在浮盈達到一定水平之後,主力開始派發籌碼,散戶投資者成為接盤俠,這時候股東人數顯著增加,持股也變得更加分散。這套邏輯貌似還是比較具有說服力的,因此不少投資者對上市公司股東人數也非常關心,紛紛在上交所或深交所的投資者交流平台去諮詢上市公司當前的股東人數,如圖1所示。但是從股東人數的變化數據真的能洞察主力操作,進而預測股票未來價格的走勢嗎?一如既往地用數據說話,用推理驗證。

圖1、投資者交流平台問答示意圖

數據來源和研究框架

1數據來源和處理

數據來源

所使用的股東戶數數據來源於wind金融工程資料庫中的「中國A股股東戶數」表,資料庫中股東戶數的更新主要來源於上市公司定期報告、機構調研報告以及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投資者交流平台。每個公司的月度股東數據為當月月末所能獲得的該公司股東戶數的最新數據。

數據處理

通過整理得到的每月月末的股東戶數,計算每月股東戶數變化率:

股東戶數變化率= 本月股東戶數/上月股東戶數-1

在戶均持股指標的基礎之上,計算每月的戶均持股變化率:

戶均持股變化率= 本月戶均持股數/上月戶均持股數-1

2研究框架

採取構建投資組合的方式來進行研究,研究區間為2005年3月至2016年5月;組合的調倉月份定為為3月、4月、8月和10月,在調倉月月底根據指標取值進行選股來構建投資組合,通過對投資組合收益的分析來判斷相應指標是否會影響股價走勢。

單純的股東人數變化是否能預測股價走勢?

首先,考察單純依靠股東人數的變化是否能預測股價未來的走勢。

結果表明,股東人數的變化率指標對股票未來的收益具有一定的預測作用,整體來看,股東人數變少的公司所構成的組合未來,相對於基準具有一定的正向超額收益,但超額收益並不十分顯著;而相反,股東人數增加的公司所構成的組合,未來相對基準則具有顯著的負收益。

戶均持股變化效果如何?

除了股東人數之外,另外一個常用來衡量持股集中度的指標為戶均持股,接下來考察戶均持股的變化對公司未來股價的預測能力。

結果顯示,戶均持股變化指標對股票未來的收益同樣具有一定的預測作用,戶均持股增加(持股集中度增加)的公司所構成的組合,未來相對於基準具有一定的正向超額收益,但超額收益並不顯著;而相反,戶均持股減少(持股集中度降低)的公司所構成的組合,未來相對基準則具有顯著的負收益。

結合前期股價走勢呢?

前面對股東人數變化以及戶均持股變化這兩個衡量持股集中度的指標的有效性進行了研究,但有投資觀點認為這兩個指標不應單獨來作為對未來股價走勢的判斷指標,還應該結合前期股價的走勢。通常認為主力資金在進行吸籌操作時,股票的集中度增加,而與此同時為了盡量降低獲得籌碼的成本,主力資金會盡量壓低股價。而在主力拉高股價並逐漸派發籌碼的過程中,股票的集中度降低,股價不斷上漲,。下面就具體分這兩種情形來構建投資組合進行分析。

1股東人數減少&股價滯漲

首先,考察第一種情形,即股東人數減少且前期股價下跌,根據前面的分析,通常符合這一條件的股票未來上漲的機率較大。

結果顯示,從整體上來看,股東人數減少且前期股價滯漲的股票所構成的組合相對基準並不能獲得正超額收益。

2股東人數增加&股價上漲

接下來,討論第二種情形,即股東人數增加且前期股價上漲,通常認為符合這一條件的股票未來下跌的機率較大。

從股東人數變化結合前期股價走勢的分析來看,股東人數減少且前期股價滯漲的股票構成的組合,並不能獲得相對基準的正超額收益收益,而相反股東人數增加且前期股價上漲的股票構成的組合,則相對於基準有顯著的負超額收益。

結合前期成交額的變化呢?

除了過去的股價走勢之外,還可以結合股票成交額的變化來進行研究。通常認為隨著主力資金資金不斷低位吸籌,持股集中度增加,主動賣出的籌碼減少,股票的成交額會出現縮減。而隨著主力拉抬股價並逐漸派發籌碼,不斷有散戶投資者接盤,持股的集中度降低,股票的成交額也將會出現放大。下面對以上兩種情緒來進行分析。

構建成交額變化率指標來衡量股票成交額的變化,如下公式所示:

成交額變化率=過去一個月日均成交額/過去三個月日均成交額

1股東人數減少&成交縮量

首先,考察股東人數減少且前期成交額縮小的情形,通常符合這一條件的股票未來上漲的機率較大。

2股東人數增加&成交放量

同樣地,分析股東人數增加且成交放量的情形,通常符合這一條件的股票未來下跌的機率較大。

從股東人數變化結合成交額的變化的分析來看,股東人數減少且成交縮量的股票構成的組合,能獲得相對基準的正超額收益,而相反股東人數增加且成交放量的股票構成的組合,則相對於基準有顯著的負超額收益。

同時考慮前期股價走勢和成交額變化呢?

前面分別對股東人數變化結合前期股價走勢和成交額的變化進行了研究,那麼如果同時結合前期股價走勢和成交額的變化又會有怎樣的結論呢?

1股東人數減少&股價滯漲&成交縮量

首先,考察股東人數減少,同時股價滯漲且成交額縮小的情形,通常符合這一條件的股票未來上漲的機率較大。

2股東人數增加&股價上漲&成交放量

同樣地,分析股東人數增加,前期股價上漲且成交放量的情形,通常符合這一條件的股票未來下跌的機率較大。

從股東人數變化結合成交額的變化的分析來看,股東人數減少且成交縮量的股票構成的組合,能獲得相對基準的正超額收益,而相反股東人數增加且成交放量的股票構成的組合,則相對於基準有顯著的負超額收益。

組合淨值表現(股東人數變化結合前期股價走勢和成交額變化)

結論

通過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股東人數變化和戶均持股變化這兩個反映持股集中度的指標,可以部分反映主力資金的操作動向,對股票未來走勢有一定的預測能力,相比與股東人數減少而言,更傾向於建議投資者盡量迴避股東人數增加的股票。

2、從股東人數變化結合前期股價走勢和成交額變化的分析結果,建議投資者關注股東人數減少且成交縮量的股票,而盡量迴避股東數據股東人數增加,股價上漲且成交放量的股票。

小單流入才是顯著反向指標

自帶「神秘光環」的資金流指標

提及資金流,大多數投資者便感到無比的興奮,彷彿一種的神秘的力量,擁有了它就能把握個股的漲跌,預知大盤的走勢。正是如此,資金流指標已經悄然成為各類行情軟體的標配,「主力資金」,「大單買入」等吸引眼球的字眼也不停地跳躍在行情軟體的主介面上。但是,這些資金流指標真的有那麼神秘嗎?用起來真的靠譜嗎?

行情軟體部分資金流指標示意圖

揭開資金流指標的神秘面紗

1資金流指標說明

由於各類行情軟體對資金流指標的定義不盡相同,這里以wind金融工程資料庫中的「中國A股資金流向數據」表中的資金流指標來作為研究對象。

特大單、大單、中單和小單的判斷

根據單筆成交金額的大小將每一筆成交劃分為特大單、大單、中單和小單,並認為各自分別對應機構、大戶、中戶和散戶的交易行為。具體的劃分如下表所示。

表1、特大單、大單、中單和小單的劃分

在以上兩點說明的基礎之上,定義以下資金流相關指標。其中散戶、中戶、大戶和機構量差分別指散戶、中戶、大戶和機構的主動買入量與主動賣出量之差。淨流入率(量)= (當日主動買入量-主動賣出量)/ 當日成交量。

主動成交和被動成交

根據成交價格與對手方報價的關係來判斷該筆成交是主動成交還是被動成交,如下表所示。

表2、主動和被動的判斷

在以上兩點說明的基礎之上,定義以下資金流相關指標。其中散戶、中戶、大戶和機構量差分別指散戶、中戶、大戶和機構的主動買入量與主動賣出量之差。淨流入率(量)= (當日主動買入量-主動賣出量)/ 當日成交量。

表3、資金流相關因子定義

2測試框架

測試區間

以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作為測試區間。

測試流程

1)分別以過去一個月、10個交易日和5個交易日為窗口,計算表3所示的因子值。

2)按照因子測試的流程,以月度因子數據,計算因子的RankIC相關統計指標。

3)根據RankIC的t統計指標來判斷資金流指標的有效性。

結論

大單資金流指標並不能很好地預測股票未來的收益率,而小單資金流卻是一個非常顯著的反向指標,且小單資金流在小盤股和高估值股票中的有效性更強。

A股是一個散戶為主的市場,而散戶往往傾向於追漲殺跌,在上漲趨勢臨近結束時追漲買入,而在下跌趨勢臨近結束的時候割肉賣出,使得表徵散戶交易行為的小單資金流成了明顯的反向指標。進一步地,由於小盤股股票市值小,而高估值股票往往成長性好且附帶各種題材,兩類股票容易成為散戶投機炒作的對象,因此小單資金流指標在這兩類股票中更為有效。

三根陽線要害在第一根低開高走

沒有什麼事情是一根陽線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根,如有還有,那就三根。

正所謂一根陽線改變情緒,二根陽線改變觀念,三根陽線改變信信念。

如何定義「改變信念」?反映到市場層面就是指在三根陽線這一K線形態組合的前後市場指數收益率具有顯著的差異,且三根陽線出現之後的市場的收益率要顯著高於三根陽線出現之前。

基於這一定義,基本的測試框架如下:

測試框架

研究對象

鑑於「三個陽線改變信念」這一說法主要是對市場指數而言的,選擇6個主流的市場指數來作為研究對象,即上證綜指,滬深300(3282.868, 9.69, 0.30%),中證500,深證成指,中小板指(11958.152, 92.76, 0.78%)和創業板指。

研究區間

以2005年1月4日-2016年5月13日為測試的區間。

測試步驟

1)找出各個指數歷史上出現三根陽線的時點,計算三根陽線前後各N(我們取N=5,10和15)個交易日的累計收益,計算二者之差(之後收益- 之前收益)。

2)得到所有的收益差時間序列之後,計算t檢驗統計量,通過t檢驗統計量是否大於2來判斷三根陽線之後收益是否顯著高於之前的收益,以判斷「三根陽線是否真的能改變信念」。

基於以上框架,將對以下問題進行研究。

1、三根普通陽線能改變信念嗎?

首先,考察三根普通陽線是否能改變信念,在這裡不對陽線的形態作任何限制,只要滿足連續三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大於開盤價,即是滿足要求的K線組合形態(如圖所示)。

對6大主流市場指數的測試結果顯示:對上證綜指、滬深300指數等偏大盤價值的指數而言,三根普通陽線的組合就能夠對投資者的情緒產生比較顯著的影響。而對於偏中小盤成長且波動性較大的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和中證500指數,三根普通的陽線所帶來的情緒上的衝擊顯然不夠強,三根陽線前後的收益差也不顯著。

另外,從前後5、10、20個交易日的累計收益差可以看到,三根陽線所帶來的情緒上的衝擊是隨時間跨度的變長而逐漸衰減的。

為進一步說明上述結論的穩健性,對任意三根K線組合前後的收益之差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可以看到任意三根K前後的收益差基本維持在0附近,且在統計上也是不顯著的。

2、三根大陽線效果如何?

前面對三根普通陽線的效果進行測試,發現三根普通陽線帶來的效果是有限的,那麼三根大陽線的效果又如何呢?

下面考察實體大小不同的三根陽線的效果。我們用R=(收盤價-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這一比值來衡量陽線實體的相對大小。表3和表4給出了三根中等以上陽線(R>0.3)和三根大陽線(R>0.5,如圖2所示)組合的測試結果。

三根大陽線示意圖

從結果可以看到,隨著陽線實體相對大小的增大,三根陽線對中小創指數帶來的市場情緒的正面衝擊明顯增強,而對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指數則有所減弱。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指在三根大陽線前後的收益差尤為顯著,且隨時間跨度的增加,幾乎沒有衰減。

3、前期市場漲跌影響幾何?

除了陽線實體的相對大小以外,前期的漲跌幅是否會影響三根陽線組合的效果呢?如果前期市場下跌,緊接著連收三根陽線,後市反轉的機率是否更大呢?

分別測試了前期(N個交易日)下跌和上漲情形下,三根陽線的效果。

得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結果,如果前期市場上漲則三根陽線前後的收益差顯著為負,相反如果前期市場下跌則三根陽線前後的收益差顯著為正。並且,收益差非常顯著。

眾所周知,A股具有非常強的短期反轉效應,那所得到的結果是否是由反轉效應所致,而非三根陽線自身的效果呢?

為了回答這一問題,對前期上漲和下跌情形下,任意三根K線前後的收益之差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任意三根K線前後市場表現同樣呈現出明顯的反轉效應。這表明,K線組合形態本身帶來的影響較小。

4、第一根陽線日內走勢有無影響?

除陽線實體大小之外,第一根陽線的日內走勢是否會影響三根陽線的效果呢?

例如,第一個交易日低開高走收陽線,而隨後出現連續的兩根陽線(如圖4所示),這樣的三根陽線的效果是否會有所不同呢?對第一根陽線低開和高開兩種情形下,三根陽線的效果進行了測試。

結果而言,在第一根K線低開收陽線之後連續出現兩個陽線,這一形態帶來的情緒的正面衝擊更明顯,除中小板指外的所有主流指數在這一形態後短期內收益均有顯著提升。且滬深300、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表現尤為顯著。

相反,如果三根陽線且第一根陽線高開,則三根陽線前後收益差別不顯著。

5、兩根陽線是否足以改變信念?

前面對三根陽線的組合的效果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可能許多讀者會問改變陽線真的需要三根陽線嗎?或許兩根就已經足夠呢?

兩根陽線的測試結果顯示:所有標的指數在不同時間跨度上的測試結果都是不顯著。看來相對三根陽線而言,兩根陽線還是圖樣圖森破啊。

結論

總結研究,有以下結論:

1、對上證綜指、滬深300指數而言,三根普通陽線的組合就能夠對投資者的情緒產生比較顯著的影響。而對於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和中證500指數,三根普通的陽線所帶來的情緒上的衝擊顯然不夠。

2、隨著陽線實體相對大小的增大,三根陽線對中小創指數帶來的市場情緒的正面衝擊明顯增強,而對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指數則有所減弱。

3、如果前期市場上漲則三根陽線前後的收益差顯著為負,相反如果前期市場下跌則三根陽線前後的收益差顯著為正。但這一現象更多是由市場自身的反轉效應所造成的,三根陽線組合本身帶來的影響較小。

4、 相比任意三根陽線結果而言,三根陽線且第一根低開高走所帶來的情緒的正面衝擊更明顯。相反,如果三根陽線且第一根陽線高開,則三根陽線前後收益差別不顯著。

5、相對三根陽線而言,兩根陽線所帶來的情緒上的正面衝擊明顯偏弱,不足以改變投資者的信念。

現在,回到標題提出的問題:如何2億變16億?

《我的危險妻子》已經給出了答案,讓一個智商超群的白富美女王愛上你,然後,騙保。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