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發出最強硬聲明:誰想執行非法仲裁你試試!敢挑戰中國捍衛領土決心你就來!一個毫無法理地位的仲裁庭,誰鳥你?阿邊個邊個,你們是乜水?
國務院新聞辦今天上午發布了2萬多字的《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從歷史歸屬、爭議由來、早前共識、菲方侵權、處理政策等五個方面詳細敘述了由一場非法仲裁炒熱的南海問題。
長安街知事App上午在現場聽了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的講話,感覺有點燃!劉振民說,國際法不承認國際警察,南海若受到威脅,中國即可劃設防空識別區!
6連問炮轟仲裁庭:您哪位?
劉振民說,中國政府已聲明對菲律賓前政府單方提起的關於南海問題的仲裁結果沒有約束力、中方不執行裁決的態度。他從仲裁庭組成人員開始「起底」這個「草台班子」。
(國新辦發布白皮書)
「這 個仲裁庭不是國際法庭,與位於海牙聯合國系統的國際法院毫無關係,也不是位於漢堡的國際海洋法法庭的一部分。與位於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PCA)也不是一 個系統,常設仲裁法院只為仲裁庭提供了秘書服務,僅此而已。這個仲裁庭在庭審的時候使用了常設仲裁法院的大廳,僅此而已。」劉振民說。
仲裁 庭的組成有違公正原則,是政治操作的結果。仲裁庭的5名仲裁員,除菲方指定的來自德國的沃爾夫魯姆教授外,其他4名仲裁員是由時任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日本 籍法官柳井俊二指定的。柳井俊二不僅是國際海洋法法庭的法官,還是日本安倍政府安保法制懇談會會長,在協助安倍解除集體自衛權、挑戰二戰後國際秩序方面起 了很大作用。各種消息證明,這個仲裁庭的組成完全是他操縱的。
劉振民質問:「仲裁庭五位仲裁員,四位來自歐洲,另外一位來自加納的仲裁員也長期居住歐洲。「這樣一個仲裁庭了解亞洲嗎?了解亞洲文化嗎?了解南海問題嗎?了解亞洲複雜的地緣政治嗎?了解南海的歷史嗎?憑什麼相信他們能做出公正的判決?」
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有的仲裁員在仲裁中完全背棄了他們原來的學術觀點。仲裁庭選擇的證人也背棄了之前著作中關於南海地位的觀點,而仲裁庭不做任何調查、不做任何辨別,就採信他的建議。
劉 振民還透露,裁決南海問題的仲裁庭,實際上是個「收錢辦事兒」的「商業機構」。「這個仲裁庭是掙錢的,誰支配他們?誰支付他們?是菲律賓及其他國家。」劉 振民說,國際法院法官、海洋法法庭法官們的酬金、薪水是由聯合國支付的,目的是保證他們的獨立性、公正性。而此仲裁庭五名仲裁員,掙的是菲律賓的錢,可能 還有別人給他們的錢,他們是有償服務的。
防空識別區?我們想劃就劃
在回答路透社記者提出的「中國是否會在南海增加軍事設施」的問題時,劉振民堅定表態:南海是中國領土,中國海軍隨時可以在南海活動。南海如果受到威脅,當然要劃設防空識別區。
「中 國海軍在南海活動是很正常的,因為這是我們的海域。但是大家看到的是,有一個國家派了龐大的航母艦隊在南海活動。」劉振民說:「要說清楚的是,中國有這個 權利,防空識別區制度不是中國的發明,是其他一些大國的發明,中國在東海劃了,在南海是不是需要劃,要根據我們受到威脅的程度。如果我們的安全受到威脅, 當然有權劃,這取決於我們的綜合判斷。」
(劉振民現場答問)
劉振民表示,希望其他國家不要藉機來威脅中國,希望其他國家能夠與中國一起努力,相向而行,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不要把南海變成一個戰爭的發源地。中國的目標是希望南海成為「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
國 新辦負責人表示,《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這個白皮書的主題,是中國政府的政策,我們也希望跟南海周邊國家一起,按照中國 與東協十國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共同維護好南海的和平穩定,維護我南海的航行與飛越自由,這個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
對有記者提出的「如果相關國家執行這張『廢紙』,中方如何應對」的問題,劉振民表態斬釘截鐵:「誰要想試試按照這個『裁決』去執行,只會構成新的不法行為,中國政府會採取必要的手段阻止他們。」
國際法不承認國際警察
仲裁庭無視中國於2006年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做出過的排除性聲明,判定中國聲明不影響它的管轄權。對這種侵犯締約國權利的做法,引發了包括俄羅斯、英國和法國三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內的各締約國高度關切。
劉振民說,1982年《公約》談判當中,制定了這樣一個條款,即允許締約國在批准和加入公約的時候,依據《公約》第298條做出一個聲明,把海洋劃界、軍事活動等問題排除在強制解決爭端程序之外。此舉是為了保持一個穩定的國際海洋秩序。
「國 際法上不承認國際警察,國際法、海洋法是靠各國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協議來解決的,海洋劃界爭議要靠當事國之間共同的合意來解決。」劉振民說,之所以允許 把劃界爭議、軍事活動、執法活動排除在強制解決爭端之外,就是出於維護穩定的國際海洋秩序的需要,出於維護穩定的國家關係的需要,這是國際現實的需要,也 是國際法的需要。
《公約》自1994年生效以來,做出這個聲明的有30多個國家,包括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當中除了美國之外的其他四個國家,即中國、俄羅斯、法國、英國都做出這個聲明了,美國沒有加入《公約》,一直在《公約》之外指手劃腳,讓我們締約國遵守《公約》,他自己不加入。
「在做出聲明的三十多個國家當中,他們對這次裁決的結果也非常關注,因為這次仲裁庭裁決的結果不僅侵犯到了中國的權利,也損害到了《公約》第298條的法律效力,一定意義上也損害到了《公約》的完整性,損害了《公約》所確立的爭端解決程序的完整性。」劉振民說。
南海問題中國也是有底線的
白皮書顯示,南海歸屬十分清楚,自古至二戰後、20世紀70年代前都無異議。南海問題是菲律賓部分政治人物不斷挑起矛盾的產物,暴露了菲律賓在某些國家的支持下企圖侵占中國海上權益和領土的不法目的。
被 仲裁庭否認的南海九段線,是中國在二戰結束並收復台灣、澎湖列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原屬於中國的領土,恢復了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後,於1948年即昭 告世界的。南海諸島屬於中國,是二戰後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構成了戰後領土安排和國際秩序的組成部分。而戰後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百科全書、年鑑、地圖也都記 載和標繪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
劉振民告訴記者,談判是解決中菲南海問題的惟一途徑。「《公約》自1982年簽署後,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的海 洋爭議也就呈現到了檯面上。為了處理這些爭議,中國與各個南海周邊國家都建立了雙邊溝通的渠道。例如,中越完成了北部灣海洋劃界、中國與馬來西亞及汶萊都 在保持雙邊的溝通和合作等。」
劉振民說,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提起仲裁終端了中菲之前關於南海的合作。他表示,仲裁裁決肯定沒有效力,中方也不會執行,希望菲方還是回到談判桌上,通過談判解決爭議,回到合作的軌道,通過合作來分享共同利益。
「無論漁業的合作也好、油氣資源合作也好,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是可以達成協議的,我們有這個信心,這是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我們也有這個信心。」劉振民說。
但中國政府對南海問題的解決也有底線。劉振民說,如果菲律賓方面不願意回到談判桌,中國和菲律賓的關係必然會受到影響,目前這種狀況就很難改變。
(誰敢執行這個非法的裁決?不服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