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 飲食是養生的方法之一, 飲食上關於「顏色」的學問很多, 尤其對於老人來說, 某些「白色」和「黑色」食物的養生保健作用大相徑庭。 老人飲食要遠「三白」近「三黑」, 下面就來看看怎麼吃更長壽。
推廣內容
「三白」指的是鹽、糖、脂肪, 這三樣食物要少吃。
吃鹽過多易導致血壓增高、血管硬化, 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一般來說, 鹽的每日攝入量以6克 為宜。
糖是人體必需的基礎物質, 但過量攝入容易引起高血壓、肥胖、肝功能損傷等。 做菜時, 可採用淋湯汁、勾芡或將水煮的食物蘸汁吃的方法, 把甜、鹹的味道 淺淺地鋪在食物表面, 既可以滿足口欲, 又不會糖、鹽攝取過量。
動物脂肪會加劇血管硬化, 增加膽固醇, 不可多吃, 但也不能不吃。 在每人每天食用油25克—30克的前提下,
推廣內容
植物油與動物脂肪的比以10:7為宜。
「三黑」指的是蘑菇、黑木耳、黑米。
蘑菇能防癌抗衰, 尤其是香菇, 對膽固醇有溶解作用, 可降血脂、血清膽固醇, 預防骨質疏鬆。 做法上首推「黑綠配」的香菇燒油菜。
黑木耳是天然的抗凝劑, 有補血、活血、防治冠心病與動脈硬化的功效。
推廣內容
但是建議每週只吃2次左右。
黑米外表墨黑, 營養豐富, 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譽, 尤其適合腰酸膝軟、四肢乏力的老人, 故黑米又有「藥米」之稱。 將黑米熬成清香油亮, 軟糯適口的黑米粥, 容易消化吸收, 還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